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7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0篇 |
丛书文集 | 16篇 |
教育与普及 | 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7篇 |
现状及发展 | 906篇 |
研究方法 | 58篇 |
综合类 | 989篇 |
自然研究 | 4篇 |
出版年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78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56篇 |
1994年 | 259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44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27篇 |
1979年 | 60篇 |
1978年 | 23篇 |
1977年 | 38篇 |
1976年 | 28篇 |
1975年 | 28篇 |
1974年 | 38篇 |
1973年 | 43篇 |
1972年 | 43篇 |
1971年 | 42篇 |
1970年 | 39篇 |
1969年 | 38篇 |
1968年 | 42篇 |
1967年 | 46篇 |
1966年 | 30篇 |
1965年 | 21篇 |
1964年 | 18篇 |
1959年 | 14篇 |
1958年 | 16篇 |
1957年 | 17篇 |
1956年 | 12篇 |
1955年 | 13篇 |
1951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中国古代园林空间模式研究——以甘泉宫、武侯墓和黄帝陵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空间理论的有关研究成果,依据空间的2种表现形式即感知空间与认知空间的特征,对园林的空间模式进行了界定与研究,并以汉代园林3大遗产地甘泉宫、武候墓和黄帝陵为例进行实地考察,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古代园林存有外向型、内向型及内外结合型3种空间模式;外向型是一种开放式的空间模式,其表现为\"宽广\"与\"博大\";内向型是一种闭合式的空间模式,其表现为\"藏风聚气\";内外结合型空间模式是上述2种空间模式的结合.研究揭示出园林空间是一个融合统一的有机整体,提示了园林的空间特征与本质,并为中国古代园林或遗产地的空间鉴赏与旅游开发提供新的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972.
大斜视角SAR成像的改进频率变标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给出了一种改进的频率变标算法。该算法适用于处理距离解线调后的聚束式SAR数据。对大斜視角数据,由于二次距离压缩误差的影响,偏离参考距离的散射点未能完全聚焦,且离参考距离越远聚焦性能越差。将非线性变标的方法加入频率变标算法对数据进行二次距离压缩,有效地减小了距离压缩误差。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表明,对给定的SAR参数,在斜视角为定值时,也能得到较好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973.
提出了一种FMS的建模方法,此方法是基于时间自动机模型。运用模型检查工具UPPAAL来进行建模,仿真和验证。由于时间的因素被考虑到建模方法中,因此FMS的调度和控制问题可以被集成到这个模型中。在系统的行为被控制的同时,可以保证系统的性能指标。从而最优调度和最优控制可以得到检查和验证。 相似文献
974.
Piotr Błaszczyk Vladimir Kanovei Karin U. Katz Mikhail G. Katz Taras Kudryk Thomas Mormann David Sherry 《Foundations of Science》2017,22(4):717-731
To explore the extent of embeddability of Leibnizian infinitesimal calculus in first-order logic (FOL) and modern frameworks, we propose to set aside ontological issues and focus on procedural questions. This would enable an account of Leibnizian procedures in a framework limited to FOL with a small number of additional ingredients such as the relation of infinite proximity. If, as we argue here, first order logic is indeed suitable for developing modern proxies for the inferential moves found in Leibnizian infinitesimal calculus, then modern infinitesimal frameworks are more appropriate to interpreting Leibnizian infinitesimal calculus than modern Weierstrassian ones. 相似文献
975.
本文介绍在PowerBuilder的数据窗口中利用DropDownDW形式的下拉列表输入枚举型数据的方法,既可提高数据输效率和准确性,又可动态更新下拉列表中枚举型数据,提高软件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76.
导电混凝土材料电阻系数的研究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研究表明:导电混凝土电气加热蓄热冷却过程中温度(t)随时间(z)变化的客观规律可用广义吴震东方程精确描述和控制。在冬季,导电混凝土墙面、地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通电加热或融雪化冰过程中的热工计算也可用广义吴震东方程精确地描述,但需要考虑0℃的冰吸热后转化为0℃的水所需的溶解热。基于这一原理建立了导电混凝土融雪化冰新的热力学微分方程及一整套精确的理论公式,其中,电功率(P)的计算与导电混凝土材料的电阻系数(ρ)密切相关,在上述的基础上对导电混凝土材料电阻系数ρ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977.
在氢气气氛下还原Fe2O3/Al2O3得到Fe/Al2O3纳米复合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样品中Fe含量的增加,α-Fe的晶粒尺寸变大,样品的矫顽力减小、比饱和磁化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978.
摘要从公元前一、二世纪的西汉时期开始,中国运用阴阳、五行等思想解释健康和疾病,建立了一个有效的、“科学”的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医学体系,在中国运用与发展了两千多年,这就是“中国传统医学(CTM)”。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之间,中国医家对中医按科学和理性精神进行了整理、消化和吸收,使之切合于当代医学知识体系,这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传统中医(TCM)”。中医在16世纪就为西方有所了解,尤其是针灸,18、19世纪之交在欧洲曾风靡一时。但接着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由于现代生物、化学、医学的兴起,中医在西方受到了冷落。到了20世纪70年代,情况又发生了变化,传统中医再次在欧洲和美国大受欢迎。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传统中医在临床上的效果,而是在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中产生了一种宽泛的思潮,即对不加区分地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人类生活、开发自然所带来的危险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在这种危机感下,西方人迫切需要一种对人体改变不大,对环境破坏较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医学体系来补充或取代西方现有的生化医学。传统中医,特别是针灸,在西方得以流行,就是得益于这种对科学技术造福人类、不断进步的观点表示怀疑,对现代科技对环境的破坏表示忧虑的危机感。文章主要是通过对欧洲的环境主义和对科学技术的怀疑主义的背景分析,解释为什么“传统中医”能在这一思想大趋势中进入到西方社会。同时在另一方面,由于“传统中医”是对“中国传统医学”科学的、理性的整理和吸收,这使得它比较容易为强调科学和理性的西方文化所接受。“传统中医”当今在西方受到欢迎,这一奇特现象当从以上两方面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979.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