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49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29篇
系统科学   383篇
丛书文集   382篇
教育与普及   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0篇
现状及发展   6248篇
研究方法   776篇
综合类   9932篇
自然研究   521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480篇
  2011年   1013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612篇
  2006年   607篇
  2005年   543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507篇
  2000年   559篇
  1999年   411篇
  1992年   288篇
  1991年   252篇
  1990年   250篇
  1989年   229篇
  1988年   209篇
  1987年   226篇
  1986年   203篇
  1985年   245篇
  1984年   235篇
  1983年   159篇
  1982年   172篇
  1981年   157篇
  1980年   199篇
  1979年   445篇
  1978年   340篇
  1977年   367篇
  1976年   264篇
  1975年   322篇
  1974年   446篇
  1973年   379篇
  1972年   360篇
  1971年   421篇
  1970年   484篇
  1969年   425篇
  1968年   407篇
  1967年   442篇
  1966年   384篇
  1965年   301篇
  1959年   155篇
  1958年   231篇
  1957年   179篇
  1956年   138篇
  1955年   154篇
  1954年   1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41.
利用轮滑原理,研制出双足从动轮式溜冰机器人(BISR).根据机器人双足不离地滑行的步态特点,提出了机器人的简化动力学模型,并运用非完整约束存在时的Maggi方程,推导出机器人双足不离地滑行时的动力学微分方程.仿真算例和样机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的动力学建模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42.
受各储层段岩性、物性以及开采过程中各层段地层压力与流体物性差异等因素影响,多层油藏在采用合注合采开发时,始终存在层与层之间相互制约和干扰的问题。不恰当的注水开发模式会导致各层吸水能力、出油状况及水淹程度差异加剧,生产动态上表现出较大的层间矛盾,从而影响各层段和油藏整体的均衡动用及最终采收率。目前定义的多种层间干扰系数能定量表征层间干扰现象,但其物理内涵与实际注水开发渗流过程不符。针对前期层间干扰研究存在的不足,以海上某油田典型多层油藏X为例,结合室内实验方法、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剖析了多层合采早期实验测试及理论研究中存在层间干扰的根源和实质,确定了分段测试与整体测试之间表现出的层间干扰实质是油藏压力场与渗流场的非均衡性所致,并基于层间干扰实质研究成果,建立了考虑层间干扰的油井产能计算新方法。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层间干扰实质的层间矛盾定量评价及油井产能计算新方法更符合油藏实际情况,为多层油藏合注合采产能的预测及降低层间干扰对实际生产效果影响的策略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3.
不同海藻凝集素对鲤免疫活性物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条斑紫菜(Porphyra yezaensis)和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的凝集素作为免疫增强剂,来研究它对鲤免疫活性的诱导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投喂和灌喂凝集素后,鲤血清中凝集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提高,其中投喂条斑紫菜凝集素组比投喂对照组依次提高3.0倍、0.8倍、3.9倍、1.0倍;投喂裙带菜凝集素组比投喂对照组依次提高1.0倍、0.4倍、3.0倍、0.7倍,灌喂裙带菜凝集素组比灌喂对照组依次提高3.0倍、0.3倍、1.8倍;灌喂条斑紫菜凝集素组比灌喂对照组依次提高3.0倍、0.7倍.由此可看出:两种凝集素都可以作为一种免疫添加剂激活鲤的免疫系统,对鲤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其中投喂条斑紫菜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44.
由生物质等路线生成的乙醇资源丰富,将其作为平台分子制备含氧化学品有望发展成为新的生产大量精细化产品的石油资源替代路线.论述了近年来基于多相催化转化乙醇生成高值含氧化学品(如乙醛、高碳脂肪醇、芳香醛/醇)的研究进展,指出乙醇在金属-羟基磷灰石上转化生成芳香醛/醇是当前研究前沿.此外,乙醇高值转化利用制高碳数(n>4)含氧产品仍是后续乙醇转化利用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45.
目的:初步研究苗药八角枫发酵前后在体内抗炎作用并筛选其抗炎有效部位。方法:采用"固态发酵"法炮制苗药八角枫获得发酵炮制品,采用小鼠棉球肉芽肿抗炎试验,探讨八角枫炮制前后80%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八角枫发酵前后抗炎试验中,与模型组比较,无辅料发酵组抑制率为23.23%(P<0.01),生品组抑制率为21.21%(P<0.01),有辅料发酵组抑制率为33.33%(P<0.01)。八角枫发酵前后各极性部位抗炎试验中,与模型组比较,生品乙酸乙酯组抑制率为30.56%(P<0.01),生品正丁醇组抑制率为21.30%(P<0.01),生品总提物组抑制率为20.37%(P<0.01),辅料发酵品总提物抑制率为21.30%(P<0.01),发酵后各极性部位均有抗炎作用,但不显著。结论:采用"固态发酵"法炮制苗药八角枫,能够提高其体内抗炎作用。其生品乙酸乙酯部位为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发酵后,有效部位发生改变,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该民族药发酵炮制作用机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46.
蜘蛛抱蛋属Aspidistra是品种较多,进化较快的一个大属,具有药用价值、观赏价值,是研究系统进化的好材料。由于其花难以采集以及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变异较大,给分类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通过整理国内外学者对于该属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及结合笔者所在课题组的研究,从经典分类学研究、细胞分类学、微形态研究、分子生物学及近红外光谱研究等5个方面阐述该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进展,为建立该属植物分类新方法奠定基础,为该属植物分类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有效的开发利用该属植物与保护其野外种群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47.
贵州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脆弱的地质条件,极端气候的影响,使得滑坡地质灾害频发,如何预防和治理滑坡地质灾害仍是目前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印江县革底滑坡基本特征的分析认为:该滑坡为一特大型旋转牵引式顺层岩土体滑坡,并形成"堰塞湖",具有滑坡边界清楚、多级滑面、滑动时间长、多次滑动、滑向转向的特点,滑面发育在奥陶系下统大湾组泥灰岩间夹泥质条带,滑床为泥灰岩、滑带土为泥质条带。通过滑坡稳定性计算,该滑坡体目前处于整体稳定状态,但"堰塞湖"仍有可能产生次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灾害链,威胁下游村庄和公路,最后提出了该滑坡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48.
碱激发胶凝材料作为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在促进工业固体废料的循环使用、减少CO2气体排放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近几年针对这种材料耐久性能的研究越发受到重视,碳化作为影响耐久性能的关键因素,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从碳化机理、碳化速率、碳化影响以及抗碳化性能改善方面总结了碱激发胶凝材料碳化性能研究现状,概述了目前碳化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困难。基于已有成果,提出了研究建议,以期为碱激发混凝土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9.
采用布拉格光纤光栅(FBG)作为编解码器的跳频时延(WHTS)OCDMA系统中,FBG制作不完善会导致FBG编解码器之间的不匹配,这种不匹配会引入一种新的噪声,称之为FBG编解码噪声.就这种噪声对跳频时延OCDMA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就一定不匹配程度对跳频时延OCDMA系统的影响情况作出仿真,对其新的误码率函数进行了推导,发现FBG编解码噪声对不同的系统速率,系统性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0.
电聚合固定化介体催化强化2,6-二硝基甲苯生物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生物降解的水溶性氧化还原介体会随出水而流失,造成二次污染.采用活性炭毡(ACF)电极上电聚合吡咯单体掺杂蒽醌二磺酸盐技术制备的固定化氧化还原介体,AQDS/PPy/ACF,考察了其作为一种新型固态介体催化2,6-二硝基甲苯(2,6-DNT)生物还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体材料对聚吡咯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特性影响很大,在铂片上形成的聚吡咯呈菜花状,而在ACF上则呈现微球状;AQDS/PPy/ACF对2,6-DNT具有较强的生物催化活性和催化稳定性;它的加入可使2,6-DNT的生物还原速率提高近4倍,一级降解动力学常数达到0.0345h-1;在该反应体系中,2,6-DNT首先被还原为中间产物2-氨基-6-硝基甲苯(2-A-6-NT),后者再被还原为终产物2,6-二氨基甲苯(2,6-D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