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超低容量喷雾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主要用于地面器械和飞机的超低容量喷雾,特别适宜于森林害虫的防治。笔对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超低容量喷雾指标进行了测定。室内:雾滴容量中径(Dvm)和数量中径(Dnm)分别为85.57μm和115.24μm,扩散比(DR)为0.74;室外:雾滴DvmΦ1.2为74.86μm、DnmΦ1.2为60.64mμ、DvmΦ0.8为78.44μm、DnmΦ0.8为65.43μm,扩散比DRΦ1.2和DRΦ0.8分别为0.81和0.83,杀虫效果(第7天)为73.75%~88.82%;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超低容量喷雾的要求。  相似文献   
42.
政府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决定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市场失灵,因而需要政府的支持干预。通过建立政府与企业(产业)之间动态博弈模型,得出政府采取适度的支持力度,可以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产业)、传统企业(产业)和政府"三赢"局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43.
赵力  高攀 《中国科学(E辑)》2006,36(5):569-578
为了评价空调工况下非共沸制冷剂的循环特性, 揭示非共沸制冷剂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与换热流体间传热温差的沿程分布规律, 在制冷剂相变过程中非线性温-焓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展开了相应的理论研究. 首先, 建立了制冷剂的冷凝和蒸发换热模型, 并根据标准空调工况确定了制冷剂相变时的状态参数. 然后, 利用制冷剂状态方程得到了15种非共沸制冷剂相变过程中温度与焓值的对应关系, 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计算出制冷剂和换热流体在相变过程中的传热温差. 通过归纳换热器沿程各位置的温差变化, 得到了它们的分布规律. 最后, 在对比了不同制冷剂由于传热温差的变化而引起的附加可用能损失后, 给出了这15种制冷剂的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44.
【目的】为城市街道环境下解决拥堵城市道路中的电动汽车临时充电站的选址与每个充电站的充电桩的定容优化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方法】考虑纯电动汽车的警戒行驶里程和城市道路中车辆行驶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基于截流选址模型(Flow refueling location model, FRLM)构建电动汽车的充电站选址模型;为使电动汽车等待充电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基于排队论构建了充电桩的定容模型。最后以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的水平线道路充电桩设施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FRLM仿真结果显示随着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提高,城市主干路上充电桩的个数将会减少,并呈现出了指数衰减的形态;充电桩的定容模型仿真结果显示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提高,如果不增加电动汽车的等待时间,已有充电站需要进一步扩容,在同等等待时间下电动汽车的车流量和充电桩数量呈现出线性关系。【结论】研究结果对北京市未来城市内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合理网络布局及北京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5.
针对传统的融合方法对于可见光图像丰富的背景信息不能有效地保留到融合图像的问题,本文结合像素级和特征级融合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来自同一场景配准后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NSCT变换;其次,在保留红外图像中目标信息的基础上,出于尽可能比较完善地将可见光的背景信息融入到融合图像的目的,对于低频图像采用基于区域能量比的自适应加权平均的方法;再次,考虑到低频图像和高频方向子带中包含大量的边缘细节信息,本文在Petrovi'c多层级融合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利用低频子带边缘特征的融合以指导高频方向子带系数的融合;最后,通过NSCT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对多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实验,并对融合图像进行主客观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得到的融合图像具有非常好的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量化指标,融合性能显著地优于传统的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