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75篇
综合类   1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三维非理想低磁雷诺数磁流体问题发展了五波模型算法,建立了低磁雷诺数下模拟磁流体的五波模型.模型由带有源项的Navier-Stokes方程组和Poisson方程构成,并且考虑了Hall效应.对Navier-Stokes方程组采用严格保证熵条件的熵条件格式,而Poisson方程则采用中心差分格式;推导了低磁雷诺数下磁流体Rayleigh问题和Hartmann流动问题的解析解,和数值模拟结果比较说明该算法和程序可靠性较高;将该算法用于低磁雷诺数磁流体管道中单对电极流动的计算,结果表明Hall效应引发了电流密度和电势等值线的扭曲,且在正极的上游边界和负极的下游边界集中,该效应还导致从负极出发的电流偏离对应的正极.  相似文献   
42.
定向多壁碳纳米管-M140砂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M140砂浆、定向多壁碳纳米管.M140砂浆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压缩、弯曲性能和折断面显微结构.使用市售普通材料通过变速搅拌工艺在常温水浴养护下制得M140砂浆,该砂浆强度尺寸效应不明显、后期增长缓慢;对定向多壁碳纳米管(A-MWNTs)的羰基化分散体和水分散体两种分散体增强M140砂浆进行了对比研究.添加0.01%(质量分数)的A-MWNTs后,A-MWNTs羰基化分散体-M140砂浆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分别比相同条件下制得的M140砂浆的增加了5-4%,8.4%.而A—MTWNTs水分散体.M140砂浆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分别比相同条件下制得的M140砂浆的增加了20.7%,15.9%.对A-MWNTs水分散体-M140砂浆复合材料断面显微分析得出碳纳米管与砂浆基体间界面结合适中;增强机理主要是碳纳米管对M140砂浆空隙的显微填料效应和碳纳米管的拔出、脱粘.在本文的研究中碳纳米管的水分散体与砂浆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43.
固化污泥中重金属的溶出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化污泥在天然条件下经受风化作用,其内部碱性物质会不断流失,已被固定的重金属可能会再次溶出.通过酸性中和容量试验和渗透溶滤试验,研究了生活污泥固化体中重金属的溶出特性.酸性中和容量试验结果表明,当浸提液的pH〈6时,污泥固化体的酸性化崩解和重金属存在形态的改变会导致重金属大量溶出.渗透溶滤试验结果显示,在渗透初期,部分重金属可以溶解并被渗透液带出固化体,而在渗透的中后期未见重金属溶出.基于以上试验的结果,建立了预测污泥固化体中重金属稳定化时间的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说明,与水泥的掺加量相比,降低渗透系数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固化体中重金属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4.
针对现有GPSR协议中边界节点消耗大、丢包严重以及在遇到路由空洞时路由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会转发的改进路由:O-GPSR。它使用距离、方向和邻居节点密度三个参数来计算转发决策节点传输范围内各邻居节点的判决度量值,依据度量值选择下一跳转发节点。仿真结果表明,O-GPSR能够降低端到端时延、减少路由负载、增加投包率,有效地提高了路由效率。  相似文献   
45.
提出了一种新型3-DOF串并混联拟人机械臂及这种机械臂的基于性能图谱的概率参数设计方法, 对这种机械臂进行了运动学性能分析, 推导出这种混联机械臂的位置反解方程、速度传递平衡方程和静力传递平衡方程, 定义了速度传递性能评价指标、力传递性能评价指标及各全域性能评价指标, 绘制了各全域性能评价指标的性能图谱, 应用基于性能图谱的概率参数设计方法, 为这种机械臂选取了合理的结构参数, 同时, 考虑加工与装配工艺性, 设计了一种 3-DOF串并混联拟人机械臂, 为这种机械臂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这种机械臂具有运动灵活、刚度大、惯性小和工艺性好等优点, 在精密抛光、航空、造船、汽车等现代工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种机械臂与球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串联在一起, 可构成 6-DOF串并混联拟人机械臂.  相似文献   
46.
大坝之问     
因地震、火山、泥石流等作用形成的各种堰塞体和湖泊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大坝和水库”,比如九寨沟的五花海。动物们出于本能也会建“坝”,比如海狸会像蜜蜂喜欢建造完美的蜂巢一样,在河流上筑起漂亮的大坝。人类筑坝,一方面是为了抵御洪水的侵袭,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灌溉取水之用。后来,水库和大坝还产生了改善航运、养鱼、发电等多种效益。  相似文献   
47.
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了超微粒锡酸锌(Zn2SnO4)气敏材料,利用浸渍法对Zn2SnO4材料进行了掺杂,用XRD和TEM对其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合成材料为均匀颗粒状,粒径小于0.1μm,该材料对可燃气体具有高的灵敏度,通过某些贵金属掺杂可提高Zn2SnO4对C2H5OH气体的选择性,SiO2的掺杂可大幅度提高Zn2SnO4对氢气的灵敏度,Zn2SnO4材料有可能在可燃气体、选择性酒敏元件上取得应用。  相似文献   
48.
天然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会对地震波及范围内的含油气层产生作用,通过流固耦合的方式直接传递动能来推动油气运移;另一方面,地震波产生的动应力可以改变含油气层的微观孔隙结构,促使原有的裂缝体系再次发育,产生大量新的裂缝,微裂缝,短时间内致使体系连通性增强,从而改变地下流体的流动状态。运用分形统计理论,给出了分形裂缝体系的含时理论模型;并利用该模型从理论上分析解释了震后地下岩层渗透率突增并在之后一段时期内缓慢回落的现象。利用川西某两口井2008年生产数据及陕西某地震台井水流量观测数据,得出了井所在地,震后地下含流层的裂缝结构参数,估算出了新发育的裂缝体系最大缝宽的数量级;并给出了体系分形裂缝参数随时间的演化曲线图,为深入研究震致油气运移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9.
油气二次运移是油气勘探中,作为油气储存和输运的载体,孔隙介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研究运移规律,必须首先搞清楚地下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行为及其与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其微观力学机制,进而得出运移规律。针对区域离散分布型油藏,建立了油团喉道模型,数值模拟了在地震冲击波作用下,储层中的宏观小尺度分散型油团穿过喉道发生迁移的过程,得出该类型油团发生迁移所需外力加速度的阈值与喉道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理想状态(无黏滞阻力)和存在黏滞阻力两种不同情形下的结果,做出了外力加速度阈值与喉道半径之间的曲线图,为深入研究外力促进油气运移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实验室模拟和理论研究均表明含流体填充介质常常导致地震波发生不同程度的频散和衰减,利用地震波衰减方法来预测储层的油气分布情况文献较为常见,而利用含烃储层导致地震波的频散方法来进行储层的流体识别较少。本文从原理出发,推导了频散AVO反演公式,印证了频散AVO近似式应用于地震勘探领域的精度是可行的,应用频散AVO反演方法对大牛地气田致密碎屑岩储层的含气性进行了预测,取得的结果与实际钻井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