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74篇
综合类   10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1.
本文利用域分裂法讨论了一类非线性变分不等式问题,给出数值求解此类问题的Schwarz交替法及其收敛性分析。  相似文献   
92.
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了超微粒锡酸锌(Zn2SnO4)气敏材料,利用浸渍法对Zn2SnO4材料进行了掺杂,用XRD和TEM对其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合成材料为均匀颗粒状,粒径小于0.1μm,该材料对可燃气体具有高的灵敏度,通过某些贵金属掺杂可提高Zn2SnO4对C2H5OH气体的选择性,SiO2的掺杂可大幅度提高Zn2SnO4对氢气的灵敏度,Zn2SnO4材料有可能在可燃气体、选择性酒敏元件上取得应用。  相似文献   
93.
电致变色氧化镍薄膜的制备与性能张旭苹,陈国平(东南大学薄膜研究所,南京210018)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性能(光的透射、反射和吸收)通过外加电场或电流的作用在包括可见光波长的某一波长范围内发生可逆变化的现象,氧化镍薄膜是目前发现的性能最好的电致变色...  相似文献   
94.
本文讨论变分问题的多重网格法,对变分等式问题,采用SAOR作为迭代光滑子,给出了收效性的证明,对变分不等式问题,采用PAOR作为这代光滑子,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讨论了其收敛性.  相似文献   
95.
研究了在非有机溶剂萃取过程中,温度对小分子显色剂FPNS[3-(对甲酰基苯偶氮)-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的萃取率E的影响,发现其萃取方式符合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增溶理论;由分配系数lgD与1/T线性关系,直线的斜率可得△H^Ф,由热力学关系式可计算出△G^Ф和△S^Ф,用所得热力学函数值对不同金属离子的萃取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6.
为了研究张紧器对同步带传动噪声的影响规律,针对ZA型汽车同步带建立了三轮一带传动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首先分析了三轮一带传动系统在啮合冲击激励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并以动态响应结果作为边界条件,其次基于声学边界元理论直接边界元法建立了三轮一带传动系统的声学边界元仿真模型,得到同步带表面声压分布云图及场点辐射噪声。设计了三轮一带噪声试验台,并对三轮一带传动系统进行了噪声测试,比较辐射噪声的测试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在非共振区,4个场点噪声变化规律一致,且随着啮合频率增加,噪声幅值增加;在共振区,共振噪声的噪声幅值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同;共振频率下的噪声源主要集中在带段中间,非共振频率下的噪声源集中在主、从动轮及张紧器位置附近。研究验证了仿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可行性,得到张紧轮对同步带传动系统噪声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7.
许多物种的滞绿突变体具有相似的表型特征,即衰老被延缓,叶绿素不降解或降解缓慢.但由于遗传背景不同,它们滞绿的分子机理相差很大.文中综述了滞绿突变体在生理生化(叶绿素的酶代谢途径)、遗传特征及分子生物学上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滞绿突变体在植物叶绿素代谢、叶片衰老机制以及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基础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全面介绍了在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的应用前景及潜力,其中以能显著提高农作物抗逆性及产量的类型A和B的功能型滞绿突变最为重要,同时对滞绿的分子机理的研究使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早衰的问题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8.
天然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会对地震波及范围内的含油气层产生作用,通过流固耦合的方式直接传递动能来推动油气运移;另一方面,地震波产生的动应力可以改变含油气层的微观孔隙结构,促使原有的裂缝体系再次发育,产生大量新的裂缝,微裂缝,短时间内致使体系连通性增强,从而改变地下流体的流动状态。运用分形统计理论,给出了分形裂缝体系的含时理论模型;并利用该模型从理论上分析解释了震后地下岩层渗透率突增并在之后一段时期内缓慢回落的现象。利用川西某两口井2008年生产数据及陕西某地震台井水流量观测数据,得出了井所在地,震后地下含流层的裂缝结构参数,估算出了新发育的裂缝体系最大缝宽的数量级;并给出了体系分形裂缝参数随时间的演化曲线图,为深入研究震致油气运移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9.
绿僵菌NTL基因上游调控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已经克隆了金龟子绿僵菌中性海藻糖酶基因(NTL)的编码序列(GenBank登录号:AY557612),为了解该基因的上游调控信息,采用Panhandl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mplification方法获得了长为982bp的中性海藻糖酶基因上游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5个CAAT启动子元件和一个压力反应元件(CCCCT).经PCR和Southern杂交验证表明,利用panhandle PCR法成功地获得了金龟子绿僵菌CQMa102中性海藻糖酶基因上游序列,并且该基因在金龟子绿僵菌基因组中以单拷贝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00.
油气二次运移是油气勘探中,作为油气储存和输运的载体,孔隙介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研究运移规律,必须首先搞清楚地下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行为及其与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其微观力学机制,进而得出运移规律。针对区域离散分布型油藏,建立了油团喉道模型,数值模拟了在地震冲击波作用下,储层中的宏观小尺度分散型油团穿过喉道发生迁移的过程,得出该类型油团发生迁移所需外力加速度的阈值与喉道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理想状态(无黏滞阻力)和存在黏滞阻力两种不同情形下的结果,做出了外力加速度阈值与喉道半径之间的曲线图,为深入研究外力促进油气运移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