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探讨纳米细菌的分离培养、形态特征、极端环境适应性,生物矿化特性,致病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纳米细菌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整合现代微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纳米细菌的研究,力求在海洋环境、极地环境及极端生态环境中发现具有嗜酸、嗜盐、嗜热、抗高压等特殊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具有降解多环芳香烃、农药等特殊生态功能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2.
染料废水生物法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染料废水的污染问题已日趋严重,生物法处理染料废水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染料废水污染的现状,概括介绍了物理、化学和生物法处理染料废水的优缺点,并从基础理论研究和下游技术研究2个角度总结了国内外对染料废水生物法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在微生物筛选过程中,99%的未培养微生物是用传统的方法无法分离的,这极大地限制了微生物生态领域中的多样性和利用生物资源等方面的研究.采用新技术成为研究未培养微生物的技术瓶颈.综述应用于未培养微生物的两种新技术--宏基因组和稳定同位素,探讨这两种新技术在寻找功能基因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生态环境中寻找功能微生物.探讨降解微生物及其功能基因对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的生物修复,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生态多样性及其功能基因的开发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河水中驯化、筛选、分离得到一株对染料苯胺蓝有降解能力的菌株WZR-B,该菌能以苯胺蓝为唯一碳源、能源生长.通过对菌株WZR-B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以及16Sr 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铜绿假单孢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研究苯胺蓝的质量浓度、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该菌株生长,以及对降解苯胺蓝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生长和脱色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合温度为30℃,苯胺蓝的最适脱色质量浓度为200 mg·L-1.此外,总有机碳(TOC)残留量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对苯胺蓝的脱色率可达83%,TOC去除率为80%以上,不仅能对苯胺蓝脱色,而且还能进行矿化降解.  相似文献   
15.
从福建云霄国家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滩涂沉积物样品中,共分离获得521株纯培养物.通过检测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荧光强度计算抑藻率,从521株菌中筛选到27株具有抑藻活性的菌株.在27株抑藻菌中,菌株O3-26对球形棕囊藻具有最高的抑藻率(高达96.71%).菌株O3-26的抑藻谱实验显示,该菌株抑藻活性表现出一定的种属特异性,对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2株测试藻株没有抑制作用,而对绿藻门(Chlorophyta)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和自养小球藻(Chlorella autotrophi-ca)2株藻株具有较强抑藻作用.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该菌株孢子丝直至螺旋状且孢子表面带刺.生理生化实验显示,该菌株在所得到的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可以产生水溶性色素;不能在棉子糖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16SrRNA基因相似性分析表明,菌株O3-26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并与灭癌素链霉菌(Streptomycesgancidicus)15412菌株具有最高的同源性(99%).生理生化实验表明,二者之间生理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综合形态特征、生理特征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鉴定该菌株为灭癌素链霉菌.  相似文献   
16.
以早期从海洋环境中分离得到的38株海洋真菌为材料,采用苏丹黑染色法初筛,摇瓶法复筛,得到1株油脂产率相对较高(27.96%)的菌株MD2,经鉴定,该菌株为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再以MD2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亚硝基胍诱变和紫外-亚硝基胍复合诱变,最终得到突变菌株MD2-1;采用酸热法提取粘红酵母MD2-1的菌体油脂,测定了其产脂能力,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MD2-1的产脂能力较强,油脂质量达菌体干质量的45.32%,较MD2提高17.36%;MD2-1菌体油脂中检测出9种脂肪酸,其脂肪酸组成与植物油近似,其中10-十八(碳)烯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1.53%,为10-十八(碳)烯酸工业化生产提供菌种资源,为其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微生物技术的厨余垃圾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厨余垃圾营养元素丰富、有害物质少,既易于专门收集又易于发酵的特点,提出了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通过生物发酵处理技术,实现了厨余垃圾循环再利用.潲水经过液态发酵得到菌体蛋白14.4 g/L,潲水中的COD、NH_3-N等均可被降解,转化为菌体生长所需营养成分.潲水的COD由32 300 mg/L降低到7 100 mg/L,去除率达78%.潲水的液态发酵在获得菌体蛋白的同时避免了潲水直接排放而污染水体,并且从源头上杜绝了潲水油(即地沟油)的产生.泔脚经过固态发酵,产品的粗蛋白含量由原来的22.75%提高到45.06%.经该工艺处理的厨余垃圾可全部实现无害化并且创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2004年5月在泉州东海一新建虾池与一池龄15年的老旧虾池,采用平板计数方法研究底泥环境中可培养异养菌(HB)、淀粉降解菌(AB)、有机磷降解菌(OPB)、无机磷溶解菌(INP)、几丁质降解菌(CB)、油脂降解菌(LB)、纤维素降解菌(CLB)、硫氧化细菌(SOB)等各种功能菌以及弧菌(VB)数量的变化情况,并对它们与可培养异养菌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整个养殖期中,新池泥样中可培养异养菌总数范围在1.95×104~7.7×105 CFU/g之间, 旧池泥样中可培养异养菌总数范围在2×104~1.88×105 CFU/g之间,两池的数量变化波动均较大,其它功能菌与异养菌相似,在整个养殖周期也是呈现较大的波动幅度, 但统计分析表明淀粉降解菌、有机磷降解菌、油脂降解菌、弧菌等与可培养异养细菌之间呈现着明显的正相关,而几丁质降解菌、无机磷溶解菌、纤维素降解菌以及硫氧化细菌与异养菌之间则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垃圾渗滤液COD、NH3-N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本文采用了微电解法和混凝法预处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研究不同工艺处理条件下,该工艺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及NH3-N的去除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电解/混凝/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特别是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具有很好的效果.当原水COD高达9 160 mg/L,NH3-N高达3 000 mg/L,经该工艺处理后COD低于60 mg/L,NH3-N低于15 mg/L,均可满足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闽南—台湾浅滩上升流区发光细菌的生态分布与种类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闽南-台湾浅滩上升流区海洋发光细菌的生态分布与种类组成,结果表明:该海区海水中发光细菌的数量波动范围为0.5~12.5CFU/ml,占总菌数的0.49%~14.67%,对所采得的共108个水样进行了发光菌数分析,其中有74个水样可检出发光细菌,占总水样数的68.7%,发光细菌在沉积物中的数量波动在0.188×10~3~2.25×10~3CFU/g之间,占总菌数的0.67%~9.44%,发光细菌由明亮发光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哈维氏发光细菌(Lu-cibacterium harveyi)、曼德帕母发光细菌(Photobacterium mandapamensis)和费氏发光细菌(Vibriofischeri)四个种组成,以P.phosphoreum为优势种,同时讨论了发光细菌的生态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其在上升流指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