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基于电磁波多普勒效应测速应用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电磁波多普勒效应的原理,给出了基于电磁波多普勒效应测速度的公式和方法,并给出了实验电路原理图和软件流程图,对可扩展部分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32.
为提高瞬变电磁正反演数值计算的效果和效率,选取合适的数值滤波系数是关键.通过建立参照模型,选用正演数值计算效果良好的3组汉克尔变换滤波系数和3组余弦变换滤波系数,对比分析了其不同组合正演的计算效率、精度和有效范围.利用瞬变响应的平移伸缩特性提出参数模型法,实现了针对实测数据的滤波系数选取的估算,经过反演测试,最终得出了基于全区视电阻率的最佳滤波系数组合.  相似文献   
33.
公路工程建设作为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动国家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的公路工程项目逐渐朝着规模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工程管理的要求.但是在公路工程建设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在施工、合同以及造价等方面的管理理念滞后,呈现出与市场需求明显脱轨的情况.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34.
网络处理器中的高速缓冲机制及其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缓冲机制(Cache)在网络处理器中的应用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指导新的网络处理器的设计,对cache机制的有效性进行系统化的研究.该文截取实际网络链路上的流量,对数据包处理过程进行模拟,并分析cache机制对网络处理器的各性能参数的影响.实验表明: cache机制可有效缓解数据包突发性的到达给数据处理带来的压力,提高网络处理器的吞吐量、降低丢包率和排队延迟、减少多线程机制对处理模式的敏感程度.因此, cache机制对网络处理器中已有的延迟隐藏机制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从当豫北某市饲料和饲养力水平无法再提高出发,通过对畜群结构分析,建立了畜群结构非线性优化模型,通过对模型线性化和分支定界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给出了实例,最后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36.
基于CO分子吸附在过渡金属Pt低指数表面的相互作用势模型,采用嵌入原子方法,求解了CO-Pt 体系的Schr(o)dinger方程,得到体系的本征振动能量,给出非谐性振动光谱项表达式.结果表明,CO-Pt体系的本征振动仍接近谐振动,但其本征振动能量都比自由态CO分子振动能量小,谱线红移;而且,与势能函数仅取二体势的结果相比,其本征振动能量较大,谱线红移量与文献报道的结果更吻合.  相似文献   
37.
利用分枝定界算法,首先将问题(P1)转化为其等价问题(P2),然后利用线性化技术,建立了(P2)松弛线性规划问题(RLP),通过对(RLP)可行域的细分及求解一系列线性规划问题,不断更新(P2)的上下界,从理论上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数值实验表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8.
郑凯 《科技信息》2011,(3):366-366,238
景观设计是在特定环境背景下进行的,环境背景是指所处地形土地、水源、植物、等自然要素和建筑、交通、文脉等人工要素构成,这些要素都以具体的形态对于景观设计的起点产生影响。因此景观设计在这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仿佛戴着脚镣跳舞,构出和谐完美的景观图画。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介绍了矿井提升装置主传动系统组成,控制原理。分析了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其它矿井的提升装置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0.
针对具有饱和约束的船舶航向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非光滑反馈设计实现航向无差控制.该方法结合闭环控制及开环控制两种设计手段,在保证船舶航向控制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克服舵角工作范围约束,可在初始条件已知情况下,保证船舶在任意位置实现无差航向控制.多种情况下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该非光滑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