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混凝土中氯离子的结合会影响其侵蚀进程。且结合氯离子并不稳定,在酸化、碳化、化学侵蚀与通电作用等情况下会失稳释放,从水泥结合氯离子的机理、结合能力及结合氯离子稳定性等方面对中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了对于某些因素需要建立更合理的评价标准,需要深入研究多因素耦合作用及降低失稳氯离子对钢筋腐蚀危害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浩智  李蕙君  董浩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11):2372-2377
针对车载稳定平台水平扰动较大、方位扰动较小的特点,提出一种四轴五框架结构的车载稳定平台,由一级水平稳定与二级两轴三框架稳定实现对车体水平扰动的双重抑制。通过平台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建立一级水平稳定、二级两轴三框架稳定与整体四轴五框架稳定平台的数学模型,进而对稳定平台抑制车体扰动的特性进行分析。在车体典型的三种振动环境下对四轴五框架结构的稳定平台与两轴三框架结构的稳定平台稳定效果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四轴五框架结构的稳定平台比两轴三框架稳定平台稳定精度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13.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储层岩石润湿性变化能显著提高油气产量,因而改变润湿性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将储集层岩石润湿状态转变为亲水状态的新方法和新化学剂引起了石油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纳米材料在其他科学领域已经有较广泛的应用,但其在石油开采中仍处在探索发展阶段.综述不同种类纳米材料在改变油气藏岩石矿物润湿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讨论两种岩石矿物类型(灰岩和砂岩),总结纳米粒子的种类、尺寸等因素对纳米材料性能的影响.重点介绍测量润湿性变化的两种方法,即动态测量法和静态测量法.通过将纳米材料和其他化学剂相组合,讨论不同类型流体和不同注入过程的岩心驱替试验.展望纳米材料在提高油气最终采收率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某大楼施工合同管理中的索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浩周 《工程与建设》2006,20(5):538-539
通过对某工程施工合同的索赔情况分析,实际体现了建设项目长期性、复杂性、多变性,以及工程合同的复杂性及易出错性,同时也体现索赔管理的重要性及时效性,为今后同类型的工程合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拓展复杂岩性油藏的开采新方法,增强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MEOR)的可预测性.使用16S rDNA基因克隆文库方法,对典型复杂岩性油藏狮子沟油藏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油井的优势菌为盐单胞菌、肠杆菌、海杆菌、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注水井的优势菌为海杆菌、盐单胞菌、脱硫盐单胞菌和弯枝菌.主成分分析(PCA)对狮子沟油藏样品实现聚类分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采油井中的微生物主要为生物表活剂生产菌,而注水井中的微生物主要为石油烃降解菌;因此最适MEOR方式为采油井单井吞吐和注水井微生物解堵增注.研究结果有助于在复杂岩性油藏开展MEOR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国内外在线检测技术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实时处理计算机系统的特点,提出并实现了一个旨在提高输出信息可信度的总线监视器方案。用这种总线监视器进行的针对Intel 86/14单板机的计数和故障监测实验表明:本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对影响控制总线操作的故障有98.7%的故障覆盖率。这种总线监视器具有故障覆盖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它代表着一种新颖的总线监测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固定床微分反应器中,压力为1.2kg/cm~2,温度从360—460℃研究了丙烯在钼酸铕和钼酸铒催化剂上氧化动力学。测得了主、副反应表观活化能并对主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低掺量下钢纤维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以及抗折强度的影响,以钢纤维体积掺量、钢纤维类型、混凝土基体强度等级为主要参数,进行了钢纤维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标准试验以及小梁抗折标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以及抗折强度有显著提高,钢纤维体积掺量为0.9%时,劈裂抗拉强度提高37%,抗折强度提高18%;钢纤维的掺入显著改善了混凝土抗拉及抗折破坏形态,试件破坏后整体性较好;波纹型钢纤维和端钩型钢纤维的劈裂抗拉性能及抗折性能要优于螺纹型钢纤维.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二次烧结法制备SrTiO_3(STO)多晶陶瓷,研究瓷片介电性能与烧结温度和晶粒大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STO晶粒尺寸随烧结的温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相应的介电常数与晶粒变化类似,即随着温度升高先升后降.在保证还原性气体比例不变的条件下,STO瓷片的介电性能在1 440℃烧结2 h时达到最佳,介电常数为24 000,损耗在0. 02左右,温度系数小于20%.该结果基本达到Ⅲ类瓷技术标准,可广泛用于低频高介电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