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2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31.
132.
利用小波技术以沈阳昭陵古油松为样本建立的古油松年轮宽度年表与太阳黑于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沈阳的古油松生长与太阳活动的关系。油松在5~8年、10-12年和20-30年周期段对太阳活动表现出积极的响应,呈现5.8、11.5和27.2年的强周期震荡,响应信号在太阳活动的主周期11.1年左右表现最强。太阳黑子活动对油松年轮宽度年表总的影响是负效应,是多种抑、促效应的复合。  相似文献   
133.
将高精度的钻孔测井数据与三维反射地震数据相结合, 对塔里木盆地中部47井区早二叠世大陆溢流玄武岩(CFB)火山机构进行三维地震解释研究。通过时间剖面层位追索和速度分析等方法, 对火山机构的形态、结构和岩性组成进行解析, 确定塔里木盆地中部47井区火山机构下方存在玄武质高波速侵入体, 其平均地震纵波速度为5800 m/s, 围岩碎屑岩的平均地震纵波速度为3500 m/s。通过计算两个标志层(二叠系?三叠系界面“P-top”和生屑灰岩顶面“BL-top”)的测井深度, 确定玄武质侵入体导致上部标志层相对于下部标志层发生了159.1 m的向上抬升, 这相当于火山机构处地层的变形抬升量。进一步利用“速度上拉”效应计算得到的玄武质侵入体总厚度为167.7 m, 与测井计算的抬升量基本上一致。研究结果表明, 塔中47火山机构的地层抬升是由于深部岩浆注入, 导致上覆地层发生“强制褶皱”而形成, 与 Karoo大火成岩省、北大西洋火成岩省等大陆溢流玄武岩在地壳浅部的就位方式一致。  相似文献   
134.
本文通过对电主轴测试试验内容、测试原理、测试试验平台设计、测试试验方法及步骤等方面内容进行阐述,并用测试试验数据——振动频谱曲线图进行了电主轴振动特性分析,找到了电主轴产生共振的转速范围,为数控机床的动态研究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5.
针对网络规模和稠密度的增大最可靠最大流SDBA算法性能下降较快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概率和割集双过滤的状态空间划分算法DF-SDBA.首先,在状态空间划分过程中使用概率约束,针对每一个待处理的区间,筛选掉下界分布概率值小于当前最可靠最大流分布的未处理区间,有效地减少了算法迭代的次数;然后,针对不确定的区间使用割集约束,即在区间上界对应的子图中求出最大流,同时求出最小割集,根据最小割集中的边必须都出现在合格子区间上界向量中这一规则,对待划分的子区间进行筛选,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划分区间的数量.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SDBA算法,DF-SDBA算法有效地减少了需要划分的区间,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网络规模和稠密度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有效地提高了算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6.
采用拉伸试验研究了温轧态 Fe3Al- Ti合金 Fe- 2 8Al- 2 Ti的低温变形行为 .发现当应变速率为 1.2 5× 10 - 4 s- 1和 2 .5× 10 - 4 s- 1时 ,该合金在 6 0 0~ 70 0℃具有超塑性 .70 0℃时断裂延伸率可达 389%,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应变速率敏感指数一般低于 0 .3.金相组织观察表明 ,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 ,从而导致了温轧态 Fe3Al- Ti合金的超塑性 .  相似文献   
137.
为探明玄武岩纤维水泥土在低温养护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将短切玄武岩纤维按不同配比掺入取自长春地区的红土中,分两批制作历时三个月完成,试块采取自然水养,结合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观测,研究了自然养护温度、龄期、单一纤维掺入比以及纤维长度对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振捣时间、含水量和混合纤维掺入比等因素,探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