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35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计算机技术涉足于各个领域,高校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本文阐述了计算机技术在其教学中的作用。并依据现状,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
从<一把尘土>与<河湾>的比较分析中,发现两部作品在文化主题、作品个性化及创作风格方面有着诸多的相同点,奈保尔和伊夫林在文化血缘上有着继承与开拓的关系.  相似文献   
73.
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现代化农业中组织领导作用,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实现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相融互动。近年来,四川省创新党建理念,通过支部加协会的方式,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建的多种新模式,通过把党支部的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展群众等方面的优势与专业协会具有的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优势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  相似文献   
74.
唐宋牡丹诗与牡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一种花卉,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在唐宋时期,更成为一种共同的民族审美风尚。诗人为此也写下了数量众多的牡丹诗。这些诗或直接咏叹牡丹的形貌之美,或借花抒怀,托物寓意。借咏牡丹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反映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一种极富时代和民族特色的牡丹文化。  相似文献   
75.
以D-甘露糖和L-酒石酸二甲酯为原料合成4∶5,7∶8-O-二异亚丙基-3-去氧-D-甘露-2-辛酮酸甲酯及其对甲基苯硫苷衍生物。首先,D-甘露糖通过缩酮反应制得2∶3,5∶6-O-二异亚丙基-D-甘露糖1;然后,L-酒石酸二甲酯2经过氧化水解,磷酰化和硅烷基化制得磷酸酯4。化合物1和磷酸酯4经Wittig-Horner反应缩合得到化合物5,脱除硅基制得4∶5,7∶8-二异亚丙基-3-去氧-β-D-甘露-2-辛酮酸甲酯6,总收率为34%。化合物6通过端基乙酰化和硫取代反应得到硫苷衍生物8,六步总收率为26%。产物结构经NMR和HRMS确证。  相似文献   
76.
武术之美学因子亦是武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提炼出武术审美的理想追求对当代武术的创新性发展乃至武术学科的多元化建构均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史料整理与分析,发现武术审美追求呈现出“三部曲”的态势。形美只是武术审美的初始阶段,随着武术审美文化的不断纵深发展,神美转而成为武术追求内在美的重要向度。形美和神美是构成武术动作评价的二维指标,武术动作之“完美”的和谐性、统一性最终聚焦于武术审美的理想追求——形神兼备。明确形神兼备的武术审美追求之终极指向,能为当代武术的创编与展演、教学与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7.
杨静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5):108-108,107
我国中小国企改革中存在诸多问题,而根据我国新《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化及十六大中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有进有退”的原则等可见,中小国企向非公有制经济转变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可能性.而对我国国企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的MBO,在现阶段是适合我国中小国企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8.
用硅胶、二氯化锡为原料,经浸渍、焙烧后在硅胶里形成二氧化锡纳米粒子,在室温下,用40%HF酸将硅胶溶解,可获得尺寸为10nm的二氧化锡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79.
80.
本文通过提取、分离、鉴定连翘(Forsythia suspensa)中酪氨酸酶抑制成分,并检测其酪氨酸酶抑制活性.采用的方法是利用蘑菇酪氨酸酶对连翘进行抑制活性筛选,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分离、鉴定酪氨酸酶抑制成分.结果发现,对连翘的乙醇提取物及其二氯甲烷、正丁醇、水萃取物进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检测结果均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活性,尤其是连翘的二氯甲烷萃取物显示最强的活性,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分离得到有效成分,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分析手段有效成分被鉴定为白桦脂酸,其酪氨酸酶的半数抑制率IC50值为138.5±1.57μmol/L.结论:连翘具有较强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为连翘的有效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