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杨梅 《科技信息》2011,(5):I0174-I0174
写作一直是英语学习的难点,是学生学习英语时最头痛的问题。本文列举了由于受汉语干扰因素的影响,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62.
作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网络,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校园网络管理水平和信息安全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育人和对外宣传交流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信息平台建设,对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改革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探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就高校校园网安全管理和维护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63.
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杂交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为杂交松人工林养分管理和森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以15 a生杂交松纯林为研究对象,设计3种间伐强度,分别为弱度间伐(LT:15%)、中度间伐(MT:35%)、强度间伐(HT:50%),以未间伐林分为对照(CK).间伐3 a后,分析不同间伐强度下杂交松人工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差异,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土壤容重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土壤持水量和孔隙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CK相比,间伐均能提高土壤pH及有机质与养分含量,其中,除20~40 cm土层铵态氮外,其余化学指标均表现为MT处理最好;不同间伐土壤酶活性存在明显差异,MT处理的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K,增幅分别为50.00%~101.89%和141.94%~184.62%,间伐后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显著高于CK,增幅为9.02%~22.30%;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之间关系密切,各指标间相关性较高.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因子综合得分为MT>LT>HT>CK.间伐能够改...  相似文献   
264.
为了实现低复杂度高性能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同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2 bit非均匀量化的低复杂度同步方法.采用幅值映射的方法,将接收信号和本地序列用1 bit符号位和1 bit幅度位进行表示,从而将同步过程中的相关运算转化为简单的比特异或和加法运算.同时,针对2 bit量化过程中的量化门限和映射幅度选择问题,提出了一种最优量化门限及映射幅度仿真搜索算法.通过仿真对所提同步方法在AWGN和EPA多径信道条件下的同步性能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2 bit量化条件下可获得逼近传统3 bit量化的同步性能.通过对同步模块的FPGA实现,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较低的实现复杂度.  相似文献   
265.
乳制品安全事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暴露出安全监管的缺失。乳制品供应链中存在信息篡改、伪造等风险,使用传统的溯源方法已不能解决信息篡改伪造等问题。本研究旨在采用物联网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同时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多方共同记录溯源信息,使用区块链技术作为整个系统的底层技术构建商品溯源平台,真正实现商品生产加工销售信息的独立上传,避免中心化系统超级管理员对数据的污染,有效降低数据被篡改的可能,做到商品的可信溯源,从而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价值。  相似文献   
266.
267.
传统的秸秆焚烧不仅烧掉了土地肥力和能源资源,而且污染环境,给交通与航空带来不便。秸秆还田具有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团粒结构等优点,加强秸秆综合开发利用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有效途径,是目前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利用方式。本文介绍了秸秆还田形式,分析了当前农民秸秆还田技术欠缺,突出了自己的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