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60篇
综合类   21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湿循环法制备抗菌性 5A 沸石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探索了制备抗菌性沸石的新方法———干湿循环处理法,采用5A沸石分别与抗菌性离子Zn2+、Ag+、Cu2+的溶液进行干湿循环处理,制备抗菌性5A沸石。研究了反应条件,如温度、浓度、循环次数对沸石中抗菌性离子含量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测试了抗菌性5A沸石的耐洗涤性能和抗菌性5A沸石对黑曲霉菌、大肠杆菌及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的抗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干湿循环法制备抗菌性沸石,具有抗菌性离子含量多,抗菌性能好,方法简便,反应时间短,节约原料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捕蛇者新说     
我们的工作是专和蛇打交道,整天观察蛇,研究蛇,治疗蛇伤,因此对蛇的了解就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人们对蛇的一些说法,不尽符合实际情况.现在选择几条,辩证如下:打草未必惊蛇"打草惊蛇",这句话的最早出自于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唐朝,王鲁为当涂县令,贪财如命.县民连状告发他的部下主薄受贿.鲁看  相似文献   
3.
网络课件的技术分析与模型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开展远程教育是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方式,也是拓宽网络应用领域的重要举措.探讨了网络教学辅助软件的开发模式和软件设计的几种形式,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具有自适应能力的网络教学课件模型,并讨论了其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比例原则是现代公法学中的“帝王条款”,比例原则应贯穿于看守所管理的整个过程,针对目前看守所管理中存在的有违比例原则的现象,建立看守所管理的分级管理和处遏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例原则的角度探讨看守所管理改革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近十年我国煤矿瓦斯灾害智能预警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智能预警在煤矿瓦斯浓度监测和危险预警的前景.基于CNKI文献数据库,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10-2020年我国煤矿瓦斯灾害智能预警领域相关文献的发文量、主要作者、发文机构、文献关键词、突现词,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图谱直观体现出:何学秋和宋爽是...  相似文献   
6.
机器学习方法及其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机器学习技术的内容,介绍了生物信息学的内涵和新的应用技术,同时探索了机器学习技术对生物信息挖掘应用的途径.这些方法有助于加速生物分子结构预测、基因发现、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等方面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H原子在清洁与空位缺陷Mg(0001)表面的吸附与扩散性能进行了研究.吸附能与扩散能垒的计算结果显示:H原子倾向吸附于清洁Mg(0001)表面的fcc与hcp位,其中fcc位的吸附更为有利;H原子在Mg(0001)表面扩散时,所需克服的最高扩散能垒为0.6784eV;表面结构影响H原子从Mg表面向体内扩散,表面到次表面扩散较慢,次表面至体内扩散却较快,表面结构的影响仅局限在Mg表面的顶两层;空位缺陷的存在,一方面增强了Mg(0001)表面对H原子的化学吸附能力,另一方面提供更多通道使H原子更容易实现向Mg体内进行扩散,且扩散至体内的H原子主要占据四面体的间隙位.电子态密度(DOS)的分析结果发现:相对于hcp位而言,H原子吸附于Mg(0001)表面fcc位体系,在费米能级处具有较低的电子密度N(EF)值,且在费米能级以下具有更多的成键电子数;而空位缺陷Mg(0001)表面H原子吸附能力的增强归因于空位的存在改变了Mg表面的电子结构,使表层Mg原子在低能级区的成键电子向费米能级处发生转移,从而提高了Mg表面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掺铒波导光放大理论和耦合器传输矩阵,建立了描述掺铒波导环形腔激光器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环形腔弯曲半径、耦合器耦合系数和掺铒离子浓度等因素对泵浦阈值和激射光输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受到波导弯曲损耗和其他机制损耗的共同作用,存在一优化弯曲半径使得波导环形腔激光器在较低阈值泵浦功率下实现较高的斜率效率;激射光输出耦合器作为激光谐振腔损耗的一部分,其耦合系数的大小影响到激光器的特性,在耦合系数为0.2附近处可获得较高的激射光输出功率;铒离子掺杂浓度在0.85×1026m?3时具有最低的阈值泵浦功率,在不引起明显上转换效应的条件下,适当的增加铒离子浓度可以提高激射光波的输出功率.研究结果为掺铒波导环形腔激光器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卫星低频电磁辐射在轨探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球空间探测双星计划探测一号卫星上的磁场波动分析仪的原始数据, 分析了探测一号卫星在轨电磁辐射的特性. 结果显示卫星的电磁辐射主要集中在30 Hz以下. 在30 Hz以上, 卫星的电磁辐射最多延伸到 190 Hz左右, 而且强度明显减弱. 在 190 Hz以下的卫星电磁辐射具有与卫星姿态相关的长周期变化. 在 190~830 Hz的范围的电磁辐射有不明显的长周期变化特征. 830~3990 Hz范围的电磁辐射没有长周期变化特征. 卫星电磁辐射的长周期变化是由卫星姿态变化造成的. 卫星姿态变化引起卫星太阳方位角变化. 卫星太阳方位角越大, 卫星电磁辐射越大. 卫星太阳方位角从90.6增加到93.6, 低于10 Hz以下的电磁辐射约增大为原来的9倍, 10~190 Hz范围的电磁辐射大约增加到原来的1.6倍. 卫星在<10和10~190 Hz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与卫星太阳方位角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0和0.91. 卫星在光照情况下的电磁辐射要比卫星在阴影情况下大. 卫星太阳能帆板电流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卫星电磁辐射主要来源, 约占整个卫星电磁辐射的87%(低频段<150 Hz)和94%(高频段>150 Hz). 这些中国首次对卫星电磁辐射的在轨探测结果对于我国未来相关科学和应用卫星的设计方案的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借鉴经典动力学中约束力的思想,提出了一种编队卫星构形精确保持的非线性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非线性和摄动条件下编队卫星构形保持问题转换为带有完整约束的拉格朗日动力学系统,然后将问题转换为一组微分代数方程,通过求解微分代数方程,确定编队卫星构形保持的非线性控制律.由于借鉴了约束力的思想,该方法自然地利用了编队卫星动力学系统的力学特性,具有节省能量和高精度的特点.通过对线性和非线性条件下空间圆编队卫星构形保持问题的仿真,验证了提出的非线性控制方法的这些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