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75篇
综合类   16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根据掺铒波导光放大理论和耦合器传输矩阵,建立了描述掺铒波导环形腔激光器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环形腔弯曲半径、耦合器耦合系数和掺铒离子浓度等因素对泵浦阈值和激射光输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受到波导弯曲损耗和其他机制损耗的共同作用,存在一优化弯曲半径使得波导环形腔激光器在较低阈值泵浦功率下实现较高的斜率效率;激射光输出耦合器作为激光谐振腔损耗的一部分,其耦合系数的大小影响到激光器的特性,在耦合系数为0.2附近处可获得较高的激射光输出功率;铒离子掺杂浓度在0.85×1026m?3时具有最低的阈值泵浦功率,在不引起明显上转换效应的条件下,适当的增加铒离子浓度可以提高激射光波的输出功率.研究结果为掺铒波导环形腔激光器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卫星低频电磁辐射在轨探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球空间探测双星计划探测一号卫星上的磁场波动分析仪的原始数据, 分析了探测一号卫星在轨电磁辐射的特性. 结果显示卫星的电磁辐射主要集中在30 Hz以下. 在30 Hz以上, 卫星的电磁辐射最多延伸到 190 Hz左右, 而且强度明显减弱. 在 190 Hz以下的卫星电磁辐射具有与卫星姿态相关的长周期变化. 在 190~830 Hz的范围的电磁辐射有不明显的长周期变化特征. 830~3990 Hz范围的电磁辐射没有长周期变化特征. 卫星电磁辐射的长周期变化是由卫星姿态变化造成的. 卫星姿态变化引起卫星太阳方位角变化. 卫星太阳方位角越大, 卫星电磁辐射越大. 卫星太阳方位角从90.6增加到93.6, 低于10 Hz以下的电磁辐射约增大为原来的9倍, 10~190 Hz范围的电磁辐射大约增加到原来的1.6倍. 卫星在<10和10~190 Hz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与卫星太阳方位角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0和0.91. 卫星在光照情况下的电磁辐射要比卫星在阴影情况下大. 卫星太阳能帆板电流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卫星电磁辐射主要来源, 约占整个卫星电磁辐射的87%(低频段<150 Hz)和94%(高频段>150 Hz). 这些中国首次对卫星电磁辐射的在轨探测结果对于我国未来相关科学和应用卫星的设计方案的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3.
借鉴经典动力学中约束力的思想,提出了一种编队卫星构形精确保持的非线性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非线性和摄动条件下编队卫星构形保持问题转换为带有完整约束的拉格朗日动力学系统,然后将问题转换为一组微分代数方程,通过求解微分代数方程,确定编队卫星构形保持的非线性控制律.由于借鉴了约束力的思想,该方法自然地利用了编队卫星动力学系统的力学特性,具有节省能量和高精度的特点.通过对线性和非线性条件下空间圆编队卫星构形保持问题的仿真,验证了提出的非线性控制方法的这些特性.  相似文献   
44.
本文通过渗碳、磨损、多冲、接触疲劳等试验方法,研究了硬度和碳化物形态、分布及数量对20Cr2Ni4A钢制轴承外圈寿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轴承外圈合理的硬度范围为HRC58~62,渗碳层细小均布的碳化物能改善轴承的耐磨性,提高接触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45.
普通高校街舞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查找相关体育选项课文献并结合街舞运动特点,设计出街舞选项课教学体系,经反复分析与论证后,河北理工大学于2003-2004学年上学期开设街舞选项课程。运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时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了客观的评价,结果说明: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实施情况效果良好。同时。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谈了笔者的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46.
系统理论对教育理论具有辐射作用,可以推动高校教育模式观念的更新,为高校教育模式中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教育模式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是通过对教育的培养方式、方法、手段等因素的合理组合与构建,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高等教育应在杜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需求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创新思维理念,合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对学校的教育培养方案恰当的定位,根据社会所需培养的人才目标设计动态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7.
文[6]提出了线性模型的非负优良性,并验证了几种常见随机模型的非负优良性。本文对一般线性模型的非负优良性作了一些讨论,并对一种方式分组随机模型中的先验值α以及非负可估函数qθ_1+θ_2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8.
采用焦化苯代替石油苯合成苯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产品收率高,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49.
观察直接药敏试验法在血液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选择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心医院进行检查的28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无菌操作方式下抽取所有患者静脉血样本20m L,分为2份各10m L,其中一份血液样本使用常规药敏试验法进行检测,另一份血液样本使用直接药敏试验法进行检测。以常规药敏试验结果作为标准,观察直接药敏试验法细菌鉴定结果,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所用时间。常规药敏试验法结果显示286例血液样本中,革兰氏阳性菌117例,革兰氏阴性菌169例。直接药敏试验法结果显示革兰氏阳性菌108例,革兰氏阴性菌165例,13例血液样本未检出,直接药敏试验法细菌鉴定符合率较高。常规药敏试验法所用时间为48~72h,平均(61.85±4.37)h,直接药敏试验法所用时间为8~15h,平均(11.64±3.15)h,直接药敏实验法所用时间明显比常规药敏实验法所用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细菌检测中应用常规药敏试验法与直接药敏试验法检出度均较高,其中直接药敏试验法检测所用时间更短,能迅速有效对血液细菌进行检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0.
在利用半波带法计算菲涅尔衍射的振幅时,通常不考虑半波带内的面元到场点之间光程不同引起的相位变化.笔者考虑了这一相位变化,理论推导得到了点光源照明的菲涅尔衍射的振幅表示式,得出了与传统解法不同的结果,发现二者间存在较大的误差,该误差对具体实例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利用半波带法计算振幅时应当注意半波带内的面元到场点之间光程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