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30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以展宽的激光束为加热源,在超高温度梯度条件下Al_72Ni_12Co_16合金中获得了单相、十面体准晶定向生长组织.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定向凝固组织中为单相十面体准晶相;该相呈小平面形态并以侧向方式生长.十面体准晶中的周期性和准周期性的原子结构和熔池中的外延生长条件是影响生长形态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与Toner原子结构生长模型预测相符.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量纲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电磁场作用下铝熔体中非金属夹杂附近的磁流体动力学流动以及夹杂的受力. 量纲分析表明, 不变量A = JBρfd3p/μ2f 是表征夹杂受力大小以及熔体扰动强度的特征量. A的物理意义是反映了电磁力作用的修正的颗粒Reynolds数. 电磁场作用下夹杂附近熔体扰动出现失稳的判据为A > 2×103. 计算结果表明, 在A≤1´106的范围内, 忽略惯性项的影响对夹杂受力的影响不大; 而当A > 2×103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改变反复重熔次数获得了具有不同凝固组织的母合金铸锭.结果发现,母合金铸锭的凝固组织随着熔炼次数的增加而明显细化.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母合金铸锭凝固组织对大块非晶形成合金Zr_(60)Al_(15)Ni_(25)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母合金铸锭凝固组织的细化,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_g提高;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_(rg)增大;合金的熔化焓△H_1减小,凝固过程中的结晶驱动力降低,抑制了形核,有利于非晶的形成.由于结构的遗传性,细化的铸锭重熔至同一吸铸温度时,相应的合金熔体的短程序尺寸变小,在随后的快冷过程中保留到非晶基体中的短程序尺寸减小,非晶晶化时原子的重组变得困难,因而T_g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包晶点合金 Fe-4.33%Ni(原子分数)为研究对象,详细描述了不同熔体初始过冷度(△T)下合金的快速凝固过程以及凝固组织的δ/γ相变过程.以此为基础,结合相变动力学TTT(temperature-time-transformation)曲线,系统探讨了△T同过冷 Fe-Ni 包晶合金凝固组织中δ/γ相变间的物理联系.结果表明,初始过冷度的变化不仅会使δ/γ相变的路径发生变化,而且会使不同相变机制控制下的δ/γ相变的体积分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电磁过滤Al-Si合金熔体中初生富铁相粒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流体力学分析 ,建立了电磁过滤水平流动 Al- Si合金熔体中初生富铁相粒径的数学模型 ,并对电磁过滤器进行了设计 .结果表明 ,当初生富铁相在垂直方向运动的雷诺数 Re<1时 ,去除初生富铁相的粒径 (dp)与熔体流动速度 (u)、过滤器通道高度 ((2 h) 0 .5)成正比 ,与电磁力大小(f)、过滤器长度 (l0 .5)成反比 ;当 1≤ Re<1 0时 ,dp 与 u和 (2 h) 0 .65成正比 ,与 f和 l0 .65成反比 .该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 ,为电磁过滤器的设计和电磁过滤 Al- Si合金熔体中初生富铁相技术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16.
爆炸喷涂Cr3C2-NiCr涂层及其在连铸辊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高温、高湿、磨损等综合作用将导致边铸辊的失效,采用气体爆炸喷涂工艺制备了以NiCr为底层、Cr3C2-NiCr为表层,厚约0.3mm的涂层,该涂层致密度高,不仅与基体材料有着高的结合强度,同时具有很好的抗热冲击性、高温抗氧化性与耐磨性,该工艺加工的连铸辊在宝钢炼钢厂连铸机上使用7000炉后,涂层表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而未加工连铸辊在3740炉后,表面均已出现明显裂纹,并有部分辊子因裂纹超过检修标  相似文献   
17.
摘要利用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高分辨电镜对Cu60Zr20Ti20。块体金属玻璃在低温轧制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对Cu60Zr20Ti20金属玻璃塑性变形过程中相变产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应变速率从1.0×10^-4增大到5.0×10^-1s^-1,大塑性变形后的Cu60Zr20Ti20金属玻璃从不发生相变到产生相分离、再到同时发生相分离和纳米晶化转变,发生相变的临界应变量则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18.
深过冷Fe82B17Si1共晶合金的再辉及凝固组织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大气中,采用熔融玻璃净化与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方法,使Fe82B17Si1共晶合金获得了342K(0.238TE,TE为共晶温度)的大过冷度.对该合金的冷却再辉曲线及凝固组织研究发现:(1)在6~164K及255~342K过冷度范围内该合金的冷却曲线仅呈现一次再辉,而在174~247K过冷度范围内其冷却曲线则存在两次再辉,三过冷度范围内的凝固组织分别对应于由准规则共晶和复杂规则共晶组成的混合共晶或混合共晶+非规则共晶、完全非规则共晶、初生α(Fe,Si)相+枝晶间非规则共晶;(2)在过冷条件下,该合金的共晶两相α(Fe,Si)及Fe2B相满足促发形核的非互惠原则;(3)该合金非规则共晶出现的特征过冷度△T1=63K,完全非规则共晶化的特征过冷度△T2=164K;(4)该合金非平衡状态下的共晶共生区偏向Fe2B相一边,它与共晶成分线的交点在△T=154K及△T=264K,其谷值约在△T=207K左右.  相似文献   
19.
深过冷Fe-30%Co合金的组织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熔融玻璃净化与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方法,使原子分数Fe-30%Co合金获得了高达457K的大过冷度.系统考察了合金凝固组织随过冷度的演化规律.发现合金的凝固组织随过冷度的增大存在两次细化和一次粗化过程, 即在小过冷度范围内粗大树枝晶向粒状晶的转变和中等过冷度下局域定向枝晶的细化,而在大过冷度范围内随着亚稳枝晶核数目的增加,存在一个明显晶粒粗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镧、钇稀土在过共晶铝硅合金中的作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了稀土镧和钇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合金为Al-22%Si,所加稀土为富镧混合稀土(含80%La)和Al-88%Y中间合金,加入量分别为0.6%~1.4%La和0.10%~0.18%Y.合金熔化精炼后在预热至250°C的金属型中浇铸成12mm×60mm试棒,浇注温度740°C.高温力学性能测试300°C下保温30min后的拉伸强度.实验结果表明:单独加入稀土不能细化初晶硅,结合磷的作用,镧、钇可实现初晶硅和共晶硅的双重变质,其中初晶硅可细化至22μm左右;适量La可形成有利于提高高温性能的Al5SiCu2La化合物;Y可以有效地抑制该化合物长成粗大针状.经淬火及稳定化回火热处理后,合金室温抗拉强度可达276MPa,高温强度可达174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