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用椭圆偏振仪测量了O+2 注入Si后的椭偏参数Φ和Δ ,给出了离子注入辐射损伤与注入剂量和注入能量的关系 .同时 ,对离子注入片在N2 气氛中进行等时热退火 ,测量了Φ和Δ ,给出了O+2 注入Si的退火特性 .结果表明 :O+2 注入Si的退火特性曲线 ,对不同的注入剂量和注入能量分别为“V”形和“W”形 .对此结果 ,我们进行了初步地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2.
The sequence of the rice genome holds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for its biology, including physiology, genetic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as well as information on many beneficial phenotypes of economic significance. Using a “whole genome shotgun” approach, we have produced a draft rice genome sequence ofOryza sativa ssp.indica, the major crop rice subspecies in China and many other regions of Asia. The draft genome sequence is constructed from over 4.3 million successful sequencing traces with an accumulative total length of 2214.9 Mb. The initial assembly of the non-redundant sequences reached 409.76 Mb in length, based on 3.30 million successful sequencing traces with a total length of 1797.4 Mb from anindica variant cultivar93-11, giving an estimated coverage of 95.29% of the rice genome with an average base accuracy of higher than 99%. The coverage of the draft sequence, the randomness of the sequence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sistency of BIG-ASSEMBLER, a custom-designed software package used for the initial assembly, were verified rigorously by comparisons against finished BAC clone sequences from bothindica andjapanica strains, available from the public databases. Over all, 96.3% of full-length cDNAs, 96.4% of STS, STR, RFLP markers, 94.0% of ESTs and 94.9% unigene cluster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draft sequence. Our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the data set shows that our rice draft sequenc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omman standard accepted by the genome sequencing community. The unconditional release of the draft to the public also undoubtedly provides a fundamental resource to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unities to facilitate genomic and genetic studies on rice biology. 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相似文献   
123.
中国有组织开展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百余年历史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四个阶段采取的组织方法既有继承又各有特点。新时期要认真研究百余年来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在现时的客观条件下,以组织方法创新为基本手段,推动审定工作向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4.
以水合联氨为原料,经酯的氨解反应合成了2,5-二苯基-1,3,4-噁二唑(总收率78%),获得了中间体和产物的单晶,进行了晶体结构分析。针对SPC-A1、EC109、A549、MCF-7、MDA-MB-231五个肿瘤细胞系进行了抗肿瘤活性测定,其对EC109和A549肿瘤细胞表现出较优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25.
为探讨一定收割年限后芦苇湿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以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湖滨湿地人工恢复的芦苇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控制实验方法,研究了芦苇收割移出和自然保留两种处理下湖滨湿地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土壤蔗糖酶活性对芦苇收割最为敏感,碱性磷酸酶次之,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两种处理下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土壤有效磷在两种处理对应土层的差异性都较为显著,而其他土壤养分含量在两种处理下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极显著相关。说明芦苇收割导致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可能是土壤酶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6.
多属性综合评价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多属性的综合评价问题, 提出了一种先分类后排序的综合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可使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的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 从而避免了排序的“串套”现象。此外, 该方法还具有简单、合理, 便于应用等特点。最后, 应用本方法对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并与用原有方法的评价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7.
本文提出一类可用于实时数字仿真的Hybird方法,对这类方法的基本理论作了分析,在K=2时给出了具体的几组算法公式,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这类实时算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8.
背角无齿蚌碱性磷酸酶的功能基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一定条件下,分别采用PMSF,DTT,PCMB,NBS,TNBS,SUAN,BrAc及IAc等化学修饰剂,选择修饰背角无齿蚌碱性磷酸酶的多种氨基酸残基,并测定其酶活力变化。结果表明,PMSF,NBS,TNBS,SUAN和DTT的修饰能显著抑制酶的活力,而且活力的降低程度与修饰剂的浓度相关。BrAc,IAc和PCMB的修饰不表现对酶的抑制作用。初步认为,Ser,Lys和Trp残基是背角无齿蚌碱性磷  相似文献   
129.
本文运用子结构概念和矩阵位移法,以结构造价最小为目标函数,抗震墙的片数和厚度、框架柱截面边长为设计变量,我国高层建筑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地震区框架——抗震墙结构体系抗震墙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研制了结构优化设计电子计算机程序。文章探讨了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墙优化设计的可行域分布,研究了结构造价与抗震墙刚度的关系及如何实现抗震墙的最优配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0.
本文应用控制网优化理论对测角网观测纲要的优化作了理论推证,并以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对于指导生产实践、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