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加入自然辩证法队伍是 1979年。主要机缘是 :我大学学的是半导体器件专业 ,而自中学时代起就痴迷哲学 ,这种爱好一直有增无减 ,愈久弥笃。所以 ,在当时全国上下向科学进军的“激动人心的年代”里 ,我毅然离开我所喜爱的共青团工作 ,选择了具备自然科学和哲学相结合特点的自然辩证法作为专业 ,跨进了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的门槛。最初 ,我花了几个月时间 ,搜集资料专门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内容体系 ,以及它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旨在认清方向 ,明确目标。接着 ,1980年上半年赴华南师院 ,参加了教育…  相似文献   
12.
全国首届薛凤祚学术思想研讨会于2010年10月29-31日在薛凤祚故里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召开。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临淄区人民政府承办。比利时鲁汶大学著名汉学家钟鸣旦发来贺辞,来自北京、上  相似文献   
13.
默顿命题的理论贡献--兼论科学与宗教的统一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社会迫切需要在宗教及其与科学的关系上进行"解蔽",应当从根本上弄清宗教的真正含义、社会作用,以及它与科学的关系,以期端正对待宗教的态度,充分而正确地发挥宗教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重温"默顿命题"、了解有关争论,领略其理论意义,当是大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利玛窦科学传播功过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那里,相对于传教,传播科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以及自身的目的性。之所以利玛窦传播的基本上是近代以前的科学,并非其有意回避近代科学,而是具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他所传播的尽管不是近代科学,但却具有明显的近代科学气质;以利玛窦为榜样,耶稣会士们为传播近代科学付出了巨大努力。利玛窦等传教士的科学传播活动,引发中国传统科学发生了一系列有利于奔向近代化的历史性转变:天文历法领域第谷体系占据主导地位;传统数学汇入近代数学主潮流;地理学初现近代化端倪等。在中国科学近代化曲折﹑漫长的道路上,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起到了扭转方向﹑扫除障碍﹑清理地基﹑准备条件的作用。其中,意大利精英利玛窦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15.
反身性是科学知识社会学所标榜的原则之一,但反身性的自我拒斥特性却使得科学知识社会学陷于反身性困境。原因何在?其源盖出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反身性之痛实际上是社会科学的科学化之痒——它仍然是沿用了传统科学观的一些先验预设(如实在、基础、恒在等)。而一些SSK学者在反思反身性难题、打破这些先验预设时(如马尔凯的新文体形式),却反向性地陷入了反身性的单向解构路径,从而走向虚无主义。要想彻底破解科学知识社会学反身性困境,为当下知识的合法性提供认识论基础,乃至使整个社会科学走出反身性怪圈,关键在于对反身性概念进行元反思,充分发掘其所蕴含的建设性意蕴。  相似文献   
16.
在默顿科学社会学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其思想资源之一,而且充当了某种理论参照系的作用;同时,默顿科学社会学强调科学的自主存在和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科学依赖经济需要和物质生产的观点,既是一种"反调",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默顿科学社会学关于科学制度的研究是开创性的.这种研究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看到的关于科学社会本性的许多内容,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观.  相似文献   
17.
与迷信、伪科学和反科学进行斗争,除了需要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人民群众中间大力普及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精神不仅要把科学精神作为灵魂和主线渗透、贯穿到知识的普及中去,同时,还需要坚持以下基本途径引导群众参与科学实践;反思科学知识;熟悉科学发展史;推进教育改革;防范科学主义等.此外,普及科学精神还有一个社会环境问题.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现代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运动,热气腾腾,方兴未艾。世界上的新技术革命浪潮不可能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运动毫无影响,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运动也不可能对世界上的新技术革命浪潮置之不理。世界上的新技术革命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背景,也是动力,或者说,是机会,也是挑战。新技术革命受到中国人的关注,是理所当然的。中华民族富有哲学传统。如果说,中国人从现象上观察新技术革命饶有兴趣,那么,从哲理上思考新技术革命,则是一往情深。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年来,在中国的报刊上,新技术革命的论文已经令人目不暇接了,而现在,一本新技术革  相似文献   
19.
20.
《全国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所提出的科学素质概念,是一个极其基本、极其核心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仅侧重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而且,以公民运用科技解决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和落脚点。对于普通公民来说,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主要是指掌握和领会科学方法的精髓;树立科学态度,主要是指具有端正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精神,主要是指逐渐培养普遍怀疑的态度、充分尊重事实的客观立场、严密逻辑思维的原则和继承基础之上的创新精神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