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7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搜索引擎是目前最主要的WWW信息检索的工具 ,然而 ,用户对当前搜索引擎的检索效果并不满意。论文给出了基于文档文本内容和文档间超链信息的混合相似度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基于混合相似度的模糊(软 )聚类算法HTSC。对HTSC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对其中的核心算法进行了初步的实验验证。该算法可对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进行模糊聚类 ,以方便用户从中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32.
平行板多层介质径向波导的本征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平行板多层介质径向波导(径向均匀)进行分析是采用径向模式匹配法分配介质加载圆柱腔的基础。从理论上首先采用了赫兹矢量法分析了平行板多层介质径向波导TE^Z模和TM^z模的场分布,然后利用Sturm-Lowville本征值理论讨论了本征模横向矢量场的正交完备性。  相似文献   
33.
根据复合桩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式,建立了考虑桩基-承台-地基土三者共同相互作用的可靠度极限状态方程.介绍了各基本变量的概率分布和利用JC法求解可靠度指标的过程.针对具体的算例,采用编制的程序对多种工况下承载力可靠指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土性参数μφ,μc及其变异系数δφ,δc,承台底土反力群桩效应系数ηc,荷载效应比ρ等指标对复合桩基承载力可靠指标β具有显著影响,其中μφ的显著性强于μc,δφ的显著性强于δc;安全系数K与可靠指标β之间存在对应关系,K越大,β越高,可靠性越大.  相似文献   
34.
基于脑电波复杂度的麻醉深度监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脑电(EEG)是能反映麻醉深浅程度的电生理信号,为了能从非线性、非平稳的脑电信号中提取与麻醉深度相关的有效信息,笔者采用由Lempel和Ziv提出的复杂度算法,对实测SD大鼠在不同麻醉状态下脑电信号的复杂度进行计算,比较了不同麻醉深度下脑电复杂度的变化情况.从实验观察的现象与数据比较结果可见,利用复杂度来表征脑电信号的特征值可以很好地反映麻醉的深浅程度,而且算法简单、实时性好,是一种量化庆醉深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5.
密尔继承培根的排除归纳法的思想,提出著名的五种实验研究方法,并对因果关系给以定义,其定义的核心是普遍因果律.既然密尔不接受康德的先验理论,他就必须为普遍因果律的合理性给以经验主义的辩护.他把普遍因果律奠定在简单枚举法的基础之上,他的这一辩护一般被认为是不成功的.关于因果关系,密尔在休谟的两类事件恒常汇合的基础上加进了"无条件性"的限制.这一限制带来两个严重后果:使原因和结果之间的时间次序成为不必要的和使因果关系的载体由现象或事件变为实体与其属性.  相似文献   
36.
设X={X(t),t∈RN }为以d×d可逆矩阵B为指数的N指标Rd值算子稳定Lévy过程,讨论了X在R N的子区域上的像集Hausdorff维数问题,证明了dim X([1,2]N)=min{d,αkN sum from j=1 to k dj(1-αk/αj),k=1,…,p},a.s.,其中α1>α2>…>αp为B的p个不同的特征值实部的倒数,d1,…,dp分别为它们所对应子空间的维数.该结论表明X在R N的子区域上像集Hausdorff维数完全由B的特征值的实部来确定.  相似文献   
37.
戴维森的非则一元论基于三个前提即心理-物理因果相互作用原则、因果特征的律则性原则和心理-物理的非则论原则。前两个原则所谈的对象是个别事件或个体,后一原则所谈的对象是一类事件或性质。这三个原则合起来断言,单个心理事件可以还原为物理事件,但一类心理事件或者心理性质不能还原为物理性质。因此,非则一元论又叫做"非还原的物理主义"。金在权着重从两个方面批评非则一元论:其一是指出它的非则性论点将导致心理性质失去因果效力,从而沦为副现象论;其二是指出严格规律和非严格规律区分的相对性,这使它难以避免向还原论回归。  相似文献   
38.
生物学与目的论的关系历来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达尔文的进化生物学把自然选择作为进化的重要原因。这排除了神学目的论,但也使进化丧失了哲学根基。尽管迈尔把进化生物学定位为关于远因的研究,远因解释与目的论密切相关,但迈尔所谓的目的论是生物学目的论或经验目的论,因而不能作为进化的深层根据。与之不同,康德目的论具有先验性的特点,这恰好为进化提供了哲学基础。康德目的论在进化生物学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价值,不应被生物学研究忽视或边缘化。  相似文献   
39.
斯特劳森正确地指出,罗素把限定摹状词的存在性预设当作存在性断定,进而把一个违反存在性预设因而没有真值的语句看作一个假命题,这是对预设和断定的混淆。笔者进一步指出,唐奈兰把由世界语境和交流语境造成的关于适合于摹状词的对象是否存在的差别,错误地归结为,在适合于一个摹状词的对象不存在的情况下关于该摹状词的归属性用法和指称性用法的差别。笔者认为,无论归属性用法还是指称性用法,只有在适合于那个摹状词的对象存在的情况下才有指称;关键在于,适合于那个摹状词的对象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