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19篇
系统科学   66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8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120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201.
在对经典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近似最佳一致逼近原理的FIR滤波器设计方法.介绍了近似最佳一致逼近原理的理论基础,并将它应用于FIR DF的设计,给出了用近似最佳一致逼近方法设计FIR滤波器的具体过程,然后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设计的滤波器在通带和阻带内具有较好的特性,且计算简单、计算量小,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2.
风浪扰动引起大型浅水湖泊内源磷暴发性释放的直接证据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1  
在太湖水温最低的一周, 野外观测了太湖大风浪过程和静风期间水体悬浮物(SS)、总磷(TP)、总溶解性磷(DTP)、反应性活性磷(SRP)的含量及悬浮物中有机质(LOI)和藻类可利用磷(AAP)的含量变化. 所观测的2004年1月23, 24, 26和30日的风速分别为8, 12, 0和0 m/s. 结果表明, 23日8 m/s的风速持续1 h以后, 水体SS平均含量达258mg/L, 24日大风浪持续一天后并且风速增至12m/s时, 水体SS含量也增至507mg/L, 当风速减弱到2m/s以下持续半天后, 26日水体SS含量降至51mg/L, 而继续保持静风5天后, 30日水体SS含量又降至21mg/L. 说明8m/s以上的风速可以引起太湖沉积物的大量悬浮, 且悬浮量随风力的增加而增加. 伴随着底泥的大量悬浮, 大风浪期间的23和24日水体TP, DTP和SRP含量分别达0.210, 0.048, 0.035, 0.299, 0.054及0.026 mg/L, 而静风期的30日则分别为0.076, 0.045和0.017 mg/L, 说明风浪扰动引起的底泥悬浮也引起了内源磷的暴发性释放. 风浪引起的水体SRP含量变化可达100%. 另外, 23, 24和26日水体悬浮物中的AAP含量分别为132, 97和226 mg/kg. 大风浪也带入水体大量的AAP. 据此观测结果估算, 一次风浪过程可以增加水体987t的TP和80t的SRP以及167t的AAP. 太湖地区每年出现风速大于8 m/s且保持1 h以上的天数多达125天, 如此高的大风浪扰动频率, 势必使得水动力扰动成为太湖水体内源磷释放的主要方式, 对水体蓝藻水华暴发前营养盐的供给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3.
末次冰盛期以来中国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勇  丹利  董文杰  季劲均  秦大河 《科学通报》2005,50(11):1119-1124
利用AVIM(植被与大气相互作用模式)模拟了末次冰盛期(21 ka BP)、全新世中期(6 ka BP)及现代中国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大小与分布特征, 计算了3个时期陆地植被NPP的碳总量. 研究结果表明, 冰期-间冰期尺度下的东亚夏季风的变化是影响中国陆地植被NPP变化的主要原因, 21 ka BP时期中国陆地植被NPP最小, 平均值为208 gC/m2·a, NPP碳总量为2.05 Pg/a; 6 ka BP时期NPP最大, 平均值为409 gC/m2·a, NPP碳总量为3.89 Pg/a; 现代陆地植被的NPP年平均值为355 gC/m2·a, NPP碳总量为3.33 Pg/a, 温暖湿润时期中国陆地植被的NPP比寒冷干旱时期要高. 对3个不同气候时期温度和降水与陆地植被NPP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温度是影响21 ka BP中国陆地植被NPP的主要气候因子, 而降水是影响6 ka BP以及现代植被NPP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4.
采用GPS技术研制具有区域识别功能出租车计价器中的关键部件——定位模块,编制了相应的运行软件,并进行了调试和试运行试验;对区域识别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区域识别的算法——弧长法:为了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和工作的稳定性,从软、硬件两个方面采取了抗干扰措施。依据交通需求管理理论,能够有效地解决交通拥挤问题。  相似文献   
205.
控制棒水压驱动机构单缸步进动态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控制棒水压驱动机构单个水压缸的步进性能,通过实验获得了水压缸步进的动态过程。结合水压缸的结构特点,分析了步进过程的动态机理和特征动态参数随配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压缸步升动态流量峰值是由于水压缸内套步升到上止点,内套上升导致缸内容积增大而引入的附加流量达到最大值所致,该点与步升压力动态曲线拐点相对应;步降动态流量峰值是由于水压缸内套步降到下止点,内套下落而引起的出缸流量达到最大值所致。该分析为水压缸步进动态过程理论建模以及水压缸密封结构泄漏流阻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6.
为了探究植物光信号蛋白FHY3及其同源蛋白FAR1在叶片细胞死亡调控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在拟南芥fhy3far1双突变体背景下分别在维管束及叶肉细胞中表达FHY3。结果表明:在fhy3far1双突变体维管束中特异性表达FHY3可完全改善fhy3far1的细胞死亡表型,而在fhy3far1双突变体叶肉细胞中特异性表达FHY3仅可部分缓解fhy3far1叶片细胞死亡表型,揭示了FHY3调控细胞死亡过程主要是在维管束中行使功能。  相似文献   
207.
剑麻皂素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目前市场供不应求。我国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发出酸水解醇提制备剑麻皂素工艺技术,之后众多研究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工艺改进和技术优化,并获得许多产业化的研究成果。为此,本文综述从剑麻渣中制备剑麻皂素工艺技术,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重点介绍目前产业技术进展及科研成果,指出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该产业绿色、高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8.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利用太阳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化合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图1),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能量和物质转换工程,是几乎一切生命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诺贝尔奖基金委员会评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209.
张家口市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理论研究, 对河北省张家口市1990, 2000和2008年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估算, 探讨土地利用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张家口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草地和林地为主, 草地面积减少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幅度较大。不同土地类型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耕地、草地、水域、湿地, 其中林地、耕地、草地产生的价值之和约占总价值的90%。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在1990-2008 年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尤其2000-2008年减少幅度显著, 其中草地、湿地的减幅最大。在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 价值结构变化不大, 1990-2000年气候调节的服务价值显著减少, 原材料和水源涵养的服务价值增加幅度较大; 2000-2008年由于湿地和耕地面积的增加, 尤其是湿地面积的增加, 气候调节和食物生产的服务价值随之增加, 其他服务功能价值均减少。  相似文献   
210.
流域水循环的“自然-社会”二元演变是导致近年来水问题和水危机的本质原因. 实现缺水地区供用水、水环境、水生态安全的国家目标, 必须依靠以流域水循环为统一基础的水资源科学调控, 其首要的科学基础是对高强度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流域水循环与水资源演变的内在机理及其规律的认知. 本文从我国二元水循环演进历史、流域二元水循环理论、典型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式与概念模型4 个方面进行探讨, 为变化环境下水循环的基本认知模式、现代环境下水资源衰减规律等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