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二氧化硫>这节课进行了说明.将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结构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2.
组织干预是指组织为了促进培训迁移而采取的相关措施,它是组织对于培训个体、组织实施和应用环境所进行的主动管理。增加培训迁移的措施包括:培训前组织干预、培训中组织干预、培训后组织干预和构建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水平钻井过程中接单根后只循环泥浆和开泵同时钻进两种情况下岩屑床的变形机理,研究表明,环空流场的水动力通过对床面岩屑的紊动扩散作用而携运岩屑,达到洗井的目的,根据紊动扩散方程,得出循环泥浆引起的岩屑浓度的分布规律和岩屑床的扩散速率,由此可计算出清洗岩屑床的泥浆循环时间等参数。  相似文献   
14.
采用Erik Dietzenbacher的方法,计算我国1997,1999,2000,2002年三次产业间R&D溢出效应,得出三次产业之间的R&D溢出主要由第三产业向所有产业传递的结论.增强第三产业的产业间R&D贡献者效应是政府制定政策的主要方向,可以通过增加其单位产值的R&D投入来达到增加产业间R&D溢出的目的,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产业间R&D溢出的状况和特点,对制定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各产业发展的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维应力状态下岩石各向异性结构面自由剪胀的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结构面的空间形态及其与三维应力场的关系,分析了在侧向恒应力及约束位移两类边界条件下界面剪切的滑移方向、各向异性剪胀及弧度等力学特性,研究了约束位移时应力的增量规律,并由实验结果得到验证,这些结论对正确描述与评阶界面的力学特性,分析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如井眼稳定、套管损坏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工程地质中结构面的原型出发,着重考虑了结构面的表面形态、结构面变形(法向位移及剪切位移)的约束效应及地应力作用情况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在不同剪切方向的剪切过程中剪切滑移问题,建立了各向异性结构面模型,引入了伪披坡角概念,并给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和计算公式,以求真实地反映岩体工程中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抓住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有效激发学生求知内驱力,才能促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从这一点出发我在文言文教学教法上做过多种探索与尝试,努力打破老的教学套路,践行中自感有所成效。  相似文献   
18.
从地应力场中结构面的原型出发,考虑锯齿状结构面的空间起伏形态及其与三维应力场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理论分析获得了在侧向自由位移及约束位移两类不同,边界条件下三维应力场中结构面的实际滑移方向,剪切的各向异性剪胀特性(法向和侧向)及强度特性等表达式,以及侧向约束位移条件下约束应力的增量公式。最后利用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了结构面形态及三维应力场对其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9.
电信社群网络静态几何性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抽取电信通话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了电信社群网络中节点度、子图连通性、膨胀率、聚集度、平均最短路径的分布情况,得出电信社群网络是一个无标度网络。子图连通性、膨胀率的分布符合幂律分布,聚集度符合尾部有突起的幂律分布,平均最短路径服从Poisson分布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Au/ZnO催化剂,采用催化氧化方法脱除富氢中微量的CO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中Au的合适含量 (质量分数 )为1.5%,适宜的焙烧温度为300℃,即Au(1.5)/ZnO-300。在Au(1.5) /ZnO-300体系中加入少量的PtO组分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当Pt含量超过1.0%时,会降低催化剂的催化氧化选择性。因此在实验条件下,催化剂比较理想的组成为1.5%Au,10%Pt,焙烧温度为300℃,即Au(1.5)-Pt(1.0)/ZnO-300。对制备的催化剂采用XRD,BET进行了基本表征,并应用ICP对催化剂的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