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教育与普及 | 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7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3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4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2篇 |
2008年 | 4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以17世纪意大利/法国的天文学家卡西尼(G.D.Cassini,1626~1712)命名的行星际探测器“卡西尼”于1997年发射升空后,经过7年的长途跋涉,到2004年6月下旬飞临土星外围天区,向地球发送一幅从2 000千米距离处拍摄的一个土星最外围的卫星的图像。对这个卫星的称谓,我国的媒体有的称其为“菲比”(Phoebe),有的则称之为“土卫九”。为什么一个天体有两个名字?如果两个全对,哪个是我国的规范名称?“卡西尼”探测器按计划将于2004年12月末向土星的最大卫星投下“惠更斯”着陆器。这个大卫星有的称它“泰坦”(Titan),又有的称为“土卫六”。哪个是规范称谓?自从1610年伽利略用手制天文望远镜发现木星的4个卫星之后,到20世纪60年代的350年间,天文学家用地基望远镜共发现了除月球之外的太阳系行星的32个天然卫星,它们是2个火卫、12个木卫、11个土卫、5个天卫和2个海卫。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了行星际空间探测的新时代。在最近30多年内,空间望远镜和大型地基望远镜相继发现了许多前所未知的直径不大的小卫星,到2004年上半年,已发现的总数达135个,翻了几番。它们是2个火卫、63个木卫、31个土卫、27个天卫、11个海卫和1个冥卫。可以说,空间探测的成就是空前的。宇宙中有形形色色的天体,在太阳系中有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雨,在银河系内还有恒星、变星、双星、聚星、星团、星云、射电源、X射线源,在大宇宙中有星系、星系群、星系团和多种类型的河外天体。所有的天体都有名称,有的是专名,例如,织女、大角、天津四、武仙大星团、仙女星系;有的则是星表的编号,例如,NGC 5194、M 82、3C273。天文学家是如何给行星的卫星取名呢?得先从行星的得名说起。人类文明之初,已确知夜空有5个亮星,与其他满天相对位置似乎永恒不变的星辰不同,它们在天穹上的群星中穿行,虽然移动有的快些,有的慢些,但位置总是在变。观星者遂称之为“行星”。西方文明以古代神话中的神灵分别称为“爱情之神”(Venus)、“大神”(Jupiter)、“信使之神”(Mercury)、“战神”(Mars) 和“农神”(Saturn)。我国最早的取名是“启明”和“长庚”、“岁星”、“辰星”、“荧惑”和“填星”。时至西汉改按五行之说命名,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随后,一直沿用至今。17世纪伽利略首先观察到4个木星卫星,之后就依照行星的传统取名沿革,用罗马神话中与大神朱比特关系密切的女性神灵之名,称呼它们。从木星向外,依次是:伊欧(Io)、欧罗芭(Europa)、甘妮梅迪(Ganymede)和卡丽丝托(Callisto)。1655年 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Ch.Huygens ,1629~1695)发现了土星的一个很大的卫星,遂也按前例,以农神萨特恩的亲随力士泰坦(Titan)为名。在1671~1684年之间,卡西尼又陆续发现了土星的4个卫星,也按先后顺序为它们冠以与农神关系密切的神灵之名:亚培土斯(Iapetus)、雷阿(Rhea)、特图斯(Tethys)和戴欧娜(Dione)。在随后的一百多年内,随着天文望远镜的优化,到1851年,在卫星世界又增添了新发现的3个土卫、4个天卫和1个海卫。它们仍沿古例,均以所从属的行星之神相关的神灵为名。1851年,英国传教士A.Wylie将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J.Herschel,1792~1871)的名著《天文学纲要》的最新版引进中国。清代学者李善兰(1811~1882)翻译此书,将中译本定名为《谈天》。在讲述行星的卫星的章节,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许多西方神话中的神灵之名。李善兰深深感到,在译文中,行星之名用的是中国传统固有的金、木、水、火、土,而它们的卫星的称谓却是神话中的神灵,无论是音译,还是意译,都十分不协调。再者,国人大都不认知西方神话故事,更不熟悉神话中神灵的大名和身世,这岂不给读者增添困惑。李善兰得悉,就在当时天文界又建立了另一种卫星命名法:用行星西文的第一个字母,加上一个罗马大写数码。该数码或表示与行星的距离远近,或表示发现的先后顺序。例如:JⅡ——木星第二个卫星SⅥ——土星第六个卫星UⅢ——天王星第三个卫星NⅠ——海王星第一个卫星李善兰遂采用这一新问世的命名法,将行星缩写汉化为木月、土月、天王月、海王月等,还将罗马数码也汉化为一、二、三、四等。这真是天文学家兼译者的大手笔,既科学又符合国情。李善兰用“月”表示行星的卫星,也就向读者指出卫星乃是和月球同一层次的天体。于是《谈天》中就有李善兰创造出的新天文术语木月二、土月六、天王月三、海王月一等等。20世纪20年代中国天文学会下属的天文学名词审查委员会传承了李善兰的汉语行星卫星的命名法,并将“月”改成“卫”。此后,在中国问世的天文书刊就有如木卫二、土卫六、天王卫三、海王卫一等的规范卫星名称。1952年新中国的文化教育委员会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于1952年公布的《天文学名词》的副编中更刊出西文和中文对照的卫星名称表,入载当时已发现的22个太阳系天然卫星,继续传承李善兰和中国天文学会的行星卫星命名法。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83年组建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公布的规范的《天文学名词》(1987)第一版的副表中刊载了已知的43个天然卫星的汉文名和对应的国际通用名,继续遵循中国传统的卫星命名法。修订之处是将之前的天王卫、海王卫和冥王卫分别改为天卫、海卫和冥卫。21世纪初,《天文学名词》第二版问世。在天然卫星副表内刊出62个卫星的规范名称。规范的行星卫星汉文名命名法的优越和方便之处有:一、从文字中就明确显示卫星所从属的行星,如火卫、土卫、冥卫。而对于西方神话精灵身世知之不详的读者,也包括西方天文学家和读者在内,则很难准确无误地指出如Thebe、Pandora、Desdemona、Galatea ,它们究竟是哪一个行星的卫星。二、根据卫星的编号,可以有效地得知发现的先后排序。例如木卫十四的发现时间肯定早于木卫二十七。而神话人物的名字并不含有与发现时间的先后有关的信息,即便熟知西方神话的人事,也难以判断木星的卫星Metis 和Erinome ,哪一个发现在前。三、按照卫星的编号,还能有效判定卫星的相对大小,例如,可以肯定土卫二十四要比土卫九小得多,也暗得多。而神话人物的命名则完全没有卫星大小和明暗的内涵。希望我国的传媒能品味清代学者李善兰首先倡导的行星卫星命名法的优越性,继承并推广发扬它。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拟愈唇汤治疗剥脱性唇炎2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25例均系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6—15岁11例;16—25岁9例,26—40岁4例,40岁以上1例,病程最长者8年,最短者15天。二、治疗方法1、自拟愈唇汤组成:当归、丹皮各10s,黄连、黄柏各15s,白藓皮、地肤子各10g,升麻5g,生地15g,桔梗、甘草、白蒺藜各10g。若伴便秘者加大黄5g(后下),破裂流水,如无皮之状者,加木通、泽泻、车前子各109。2、用法:上药水煎,头煎H煎混匀,分两次温服,日一剂。第三煎外洗唇部。三、治疗结果1、疗效标…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车载加速器中子源锂靶出射中子衰减的问题,提出了冷却水在侧面流动的边缘冷却靶结构,研究其辐照损伤、冷却效果和出射中子品质等性能。在靶结构中引入由钒制成的中间层,从氢原子扩散和辐照损伤的角度分析了质子对靶结构材料的影响;基于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了不同质子束流轰击下的共轭传热模型来预测锂靶温度,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比较了靶结构的前冲方向中子产额,并对边缘冷却靶结构的感生放射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钒中间层的引入可以有效促进氢原子的扩散和容纳过程,减轻氢脆对铜基板的影响;对于功率为250 W、半径大于0.75 cm的高斯分布质子束斑,边缘冷却靶结构的最高温度可以控制在140℃以下,冷却模拟结果相比于实验结果更为保守;边缘冷却靶结构在前冲方向的中子产额损失更小,具有10%左右的优势。边缘冷却靶结构在保证高效冷却的基础上,提高了前冲方向的中子产额,在车载加速器中子源上具有长寿且可靠运行的潜力,可为靶结构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紫金山天文台学术委员会于1957年2月6日到11日在南京举行成立大会,同时召开了中国天文学会第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参加大会的除全国各地的天文学家外,尚有测绘、计量、天文普及、天文教学等部门的专家。出席大会的还有北京、上海、南京,昆明、青岛等各分会筹委会的代表。列席的有天文台 相似文献
16.
苏联科学院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克里米亚科学研究站最近制成了一架崭新的无线电望远镜。为了建造这架无线电望远镜,使用了一具巨型落地式碗状体的无线电干涉仪。采用无线电波“扫描”法,当日冕掩金牛座点射电源 A 时,用这架无线电干涉仅对日冕进行了研究。这架无线电望远镜是一具水泥浇灌的、直径达31米的、不转动的抛物面碗状体(反射镜),凸面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二溴代三苯基膦和对位取代的苯胺类化合物反应 ,采用同一种合成方法 ,分别得到了五个 N-苯基取代的溴代三苯基膦亚胺系列化合物 ,并讨论了不同的取代基存在时 ,对反应的影响。其中一个化合物ph3 PNHBr丱CH3 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就要来临。本世纪将于哪一年结束,1999还是2000?下世纪哪年起始,2000还是2001?这是学术界有争议的纪年法则,已有百年以上的议论历史,尚无定论。迄今国际社会,例如,联合国,也未制定出权威的、对会员国均具有约束力的规定。我国该如何行事?在我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最早关注这一问题,于1990年要求其下属的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对“世纪”与“年代”的纪年方法提出意见和建议。鉴于对“年代”的纪年方法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和各种媒体多已约定俗成地采用0到9的规定,遂将关注目标聚焦在争议大的“世纪”上,并具体化为“21世纪始于何年?”。1991~1993年,天文学名词委经过三次年度审定例会的研讨,于1993年提出在确悉当时国际社会仍没有作出具有约束力的规定的前提下,为了减少混乱,建议我国确认:21世纪起始于2000年1月1日。1994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简称IAU)在荷兰召开第22届大会,中国天文学家代表团将这一建议提交大会并以公开信形式发表于大会会报中,以期听取世界各国天文学家的意见。可能由于与会代表对这一历史性争论兴趣淡漠,没有得到强烈的反响。在此之后,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不时出现对诸如“到本世纪末”、“世纪之交”等一类用语的不同理解和解释而引起的混乱和矛盾,全国名词委和中国天文学会联名于1996年4月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申了21世纪始于2000年的建议。关于“世纪”的纪年方法的争议由来已久。最近的一次发生于19~20世纪之交的西欧和北美的学术界和社会某些阶层。英、法等国的人士认为“世纪”的纪年当然始于1,终于0。20世纪的第一年是1901年,最后一年是2000年。理由是公元无0年,而始于1年;以美国为代表的一方,则认为“世纪”的纪年的人定因素高于学术传统,始于0,终于9,更符合于现代的计数方式,且公元无0年之规定,并无科学依据。结果,争论的双方各自于1900年或1901年迎接各自认同的20世纪的到来。至于我国,当时正值晚清。除知识阶层中的极少数人士之外,绝大多数公众只知光绪二十六年,即庚子鼠年,或光绪二十七年,即辛丑牛年,而不识西历与公元计年。所以,我们面临的“世纪”纪年方法的选择和判定,乃是新课题,在我国并无先例可循。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和公众,纷纷认定1999年12月31日为20世纪之尾,并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活动,迎接2000年1月1日的21世纪的到来,还同时欢庆2000年这一新的千禧年的光临。全国名词委和中国天文学会提出21世纪始于2000年的建议,与国际动向和趋势一致,并不受个别国家的个别机构或组织的没有约束力的规定或说法的影响。这一建议的理由是:一、在信息时代,必须考虑到计算机(电脑)的计数方式,它的个位计数是0到9;十位计数是10到19,60到69,等等;而百年的统计计数是从00到99。二、21世纪始于2000年与我国已初步认同的新千禧年始于2000年协调一致。三、“世纪”始于0,终于9的纪年方法与在我国已公认的“年代”始于0,终于9的纪年方法相互符合一致,比较科学。四、与新的天文历元始于2000·0年完全一致。五、本建议只涉及了21世纪的起始年、月、日,不涉及历史旧事。如采纳本建议,即可避免将来每次世纪之交和千年之交都要发生的关于世纪起始年的争论。 * 李竞研究员是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前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9.
手性分子的螺旋结构与其光学活性的关系,是有机化学家长期关注的问题.本文详细地分析了1,2-二取代环已烷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并建立起结构与旋光方向的联系,从中揭示出物质结构与旋光方向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天文学家都坚信,在恒星世界中,行星系的存在是宇宙的普遍规律.然而用天文方法发现和检测太阳系外行星(extrasolar planet),也就是"外星行星"(exoplanet)却是一项艰巨的观测难题.天文学家都知道行星在它所从属的恒星引力作用下,围绕恒星运行.同时还知道,行星质量比恒星小得多,引力也比恒星弱得多,但对恒星同样也有影响.在行星引力作用下,恒星随着行星的公转而作周期摆动.天文学家将因行星的存在而叠加在恒星空间运动上的附加值,称为"反映运动"(reflex mo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