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人为干扰对桫椤群落植物种间协变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种间协变的Perason积矩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r公式),以及X^2检验公式测定种间联结,对重庆市涪陵区磨盘沟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自然保护区的2个受人为干扰程度不同的样地里的桫椤与12个主要草本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经过种间联结X^2检验后,得出以下结论:①在样地l中,正协变的种对较多,这说明在人为干扰较小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植物种利用资源时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种间多度在多数情况下随之增加;在样地2中,负协变的种对较多,表明由于人为干扰,生境破碎化,桫椤种群呈斑块状分布,以致其间杂草大量侵入,种间竞争激烈,一种植物的生长会抑制其它植物的生长.②X^2检验公式和r公式能够较好地反映桫椤群落在不同干扰强度作用下主要种间的协变关系,较客观地指示了联结种对在植物空间结构中的格局.  相似文献   
32.
在采用样方法调查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巫溪县白果林场珙桐群落的结构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白果林场存在着以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为主的珍稀濒危植物群落,其组成中珍稀濒危植物种类丰富,除珙桐外还有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红豆杉(Taxus chinensis)、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巴山榧(Torreya fargesii)和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s);群落中珍稀濒危植物多为建群种或共建种,其植株高大,优势地位突出;由于群落处于顶极阶段,群落的香农-威纳指数较低,为2.358-2.789,生态优势度和均匀度较高,分别为0.172-0.376和0.752-0.838;群落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33.
鄂西狮子关电站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鄂西狮子关电站库区森林的群落样方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其森林典型植物群系的特点及演替动态,并结合数量分类,将该地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北林划分为13个群系。  相似文献   
34.
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生态梯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NMDS排序,研究了该区植物群落分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NMDS排序较好地表达了植物群落与环境的变异;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类型及分布主要决于海拔(温度)梯度和土壤水分(湿度)梯度。  相似文献   
35.
缙云山风灾迹地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缙云山风灾迹地森林群落在11年恢复过程中的幼苗动态、群落结构、植物物种组成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恢复的前2年,马尾松、大头茶的幼苗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川灰木、小叶栲的幼苗,其他树种的幼苗较少;恢复后的8年,川灰木、小叶栲和其他树种的幼苗增加,马尾松和大头茶的幼苗养活;恢复后的第11年,川灰木、小叶栲和其他常绿阔叶树种的幼苗占优势,林下无马尾松幼苗,大头茶的幼苗也较少。(2)群落的垂直结构日益明显,群落的水平结构指标盖度、密度和胸面积都有大幅度增加。(3)群落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增加,生态优势度降低,群落向着复杂化、多样化的常绿阔叶林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6.
缙云山风灾迹地生态重建过程中的竞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缙云山风灾迹地生态重建过程中主要优势种四川大头茶,川灰木、小叶栲、马尾松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对象木种竞争较其们生树种间的竞争剧烈。2)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胸径呈幂函数关系,3)对象木的生长速度与竞争指数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7.
自然环境中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植物的内部生长特性和外部环境信息.提出了既考虑植物的内部生长特性又利用植物生长的外部环境信息的森林环境模型,即在开放的L-System的基础上应用外部光照原理来模拟森林植物的生长过程.重点解决了模型之间数据传输以及模块的控制问题,并利用遗传算法对外部环境信息进行优化,尽量地避免了植物在空间位置上的交叉和遮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光照模型原理建立的森林环境模型,很好地反映了森林生长的空间特性,充分体现了植物的趋光性和植物间的相互影响,真实地再现了森林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38.
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主要乔木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四面山常绿阔叶林20个主要乔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重叠,并对生态宽度,生态位重叠以及种间联结性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群落中主要优势乔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乔木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乔木种群与其它乔木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种间正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种间负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小.  相似文献   
39.
南川金佛山甑子岩灌丛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Levins,Hurlberty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金佛山甑子岩灌丛群落中9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以及种间联结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灌丛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宽度较大,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它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种间正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种间负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小。  相似文献   
40.
重庆缙云山降水化学组成的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1998-1999年126个降水雨样的主要化学组成成分特征和季节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山降水pH平均值为5.23,电导率为33.90μs/cm,降水的酸化与污染程度低于重庆市市区,降水pH值和各主要离子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总体表现为冬、春季污染程度高于夏秋季,这可能与降水量的季节分布等有关,降水中NH4^-和Ca^2+的大量存在极大地中和了酸根离子(SO4^-、NO3^-、Cl^-)对雨水的酸化作用,提高了降水pH,降低了酸雨发生频率,降水pH与各主要离子在冬季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碱性阳离子(K^+、Na^+、Ca^2+、Mg^2+、NH4^-)与SO4^2-的相关性在冬季极为显著,在夏季则较弱,电导率与SO4^2-的相关性表现出同样的季节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