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方励之 《科学通报》1984,29(12):721-721
在复合时期之前,宇宙中可能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密度非均匀性:等熵的和等温的。它们所导致的复合时期之后的成团图景,是十分不同的。在等熵图景中,成团过程是由大到小的、分裂式的,即先形成大尺度的(例如,超星系团尺度)片状结构,然后再逐步分裂而形成星系等小尺度的天体系统。在等温图景中,成团是由小到大的、等级式的,即先形成小尺度的天体(例如,星系前恒星、星族Ⅲ天体),然后再逐步结合成星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等大尺度的天体系统。  相似文献   
12.
方励之 《科学通报》1976,21(1):27-27
1.据最近的报道,Arecibo天文台发现了一个射电脉冲星双星PSR1913 16.这是第一个由观测表现直接确认为双星的射电脉冲星.注意到迄今已知的百余颗射电脉冲星中没有一个是在双星之中(有一些理论猜测,个别的脉冲星是双星,但都缺乏足够肯定的观测证据),所以,PSR1913 16的发  相似文献   
13.
反常中子星     
方励之 《科学通报》1978,23(2):106-106
1974年,李政道等提出反常核态理论,他们预言当核子的数密度大于某个临界值n_c(其值略大于通常原子核内的核子数密度)时,将发生正常核态向反常核态的相变。由中子星结构的计算知道,这种星内的中子数密度恰好在n_c附近,已具备了中子态相变的条件。因此对于中子星自然会提出如下一些问题:(1)在某些中子星内是否已经发生了由正常中子态到反常中子态的相变?(2)是否可能存在有一种新型的致密星体——反常中子星?(3)是否可能有亚稳的致密星体,例如,亚稳的正常中子星或亚稳的反常中子星?  相似文献   
14.
方励之 《科学通报》1978,23(10):577-577
成双现象在天体上是相当普遍的,许多不同尺度的天体系统都有成双的结构,比如,成双的恒星(双星)、成双的星系(双星系)、成双的旋臂等等。由于成双系统有比较多的可观测量,并且其中存在着比较强的相互作用,因此,在研究天体的结构和演化中,它们具有特殊的地  相似文献   
15.
电子静质量随时间变化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励之 《科学通报》1974,19(10):466-466
最近,唐孝威同志为了解释河外星系谱线红移现象,提出了电子静质量演化假说,认为屯子静质量不是常数,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增长的物理量,并且,具体给出了电子静质量增长的定量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方励之 《科学通报》1984,29(23):1440-1440
前不久,我们证明了,利用吸积盘的进动章动模型能很好地说明SS 433的周期为163天的及6天的变化。最近,Mammano告诉了我们有关这些周期变化的位相的观测分析结果。在文献[1]中,我们已经提及,位相的观测结果将提供对模型的更进一步的检验。本文的目的就是利用Mammano所提供的位相数据来作这一检验。  相似文献   
17.
方励之 《科学通报》1982,27(4):201-201
中微子静质量可能不为零这一实验结果,有个直接的重要的天体物理推论,即有可能存在由中微子构成的自引力体系.这些稳定平衡的中微子自引力体系的质量大体是在星系团的尺度.另一方面,按照标准的大爆炸宇宙学,如果中微子具有静质量,例如m_ν~14—46eV,  相似文献   
18.
第一个“第一推动”一九八三年夏秋之交,几位研究神学的意大利朋友陪我们二十几个中国人去那不勒斯旅游。一个傍晚,主人领着我们匆匆走过繁华的乌博托大街,转进昏暗的圣多明哥教堂。这座建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哥特式建筑,几经损毁,墙壁灰黄,木门黯黑,早失去了当年的光彩。在一个疮痍满目的庭院里,尚存着一座十三世纪的耶稣受难像。主人兴冲冲地向我们介绍:“这就是托马斯·阿奎那半生讲授神学的地方。”话毕,主人期待着客人的反应或提  相似文献   
19.
成双现象在天体上是相当普遍的,许多不同尺度上的天体系统都有成双的结构。此为,成双的恒星(双星)、成双的星系(双星系)、成双的旋臂等…。由于成双系统有比较多的可观测量,并且其中存在着比较强的相互作用。因此,在研究天体的结构和演化中,它们具有持殊的地位,是天体物理研究的重要对象。射电天文学发展以来,又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成双天体——射电双源。它们的独特结构,不仅对射电天体物理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探讨星系  相似文献   
20.
从实验角度看,光速不变性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加以检验:1.光速与惯性参考系的选择无关;2.光速与光源运动状态无关;3.光速与传播距离(或传播时间)无关。第一种意义下的不变性有较多的实验基础,从经典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以来,不断有人进行新的实验验证。例如,Jaseja等采用氦氖气体激光光源所做的实验,其基本原理和迈克尔逊—莫雷实驗类似,但精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Champeney等应用穆斯保尔效应,精度又提高一个数量级,实验表明,相对于地球参考系来说,光速的各向异性最多不超过5米/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