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复合时期之前,宇宙中可能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密度非均匀性:等熵的和等温的。它们所导致的复合时期之后的成团图景,是十分不同的。在等熵图景中,成团过程是由大到小的、分裂式的,即先形成大尺度的(例如,超星系团尺度)片状结构,然后再逐步分裂而形成星系等小尺度的天体系统。在等温图景中,成团是由小到大的、等级式的,即先形成小尺度的天体(例如,星系前恒星、星族Ⅲ天体),然后再逐步结合成星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等大尺度的天体系统。 相似文献
12.
1.据最近的报道,Arecibo天文台发现了一个射电脉冲星双星PSR1913 16.这是第一个由观测表现直接确认为双星的射电脉冲星.注意到迄今已知的百余颗射电脉冲星中没有一个是在双星之中(有一些理论猜测,个别的脉冲星是双星,但都缺乏足够肯定的观测证据),所以,PSR1913 16的发 相似文献
13.
14.
成双现象在天体上是相当普遍的,许多不同尺度的天体系统都有成双的结构,比如,成双的恒星(双星)、成双的星系(双星系)、成双的旋臂等等。由于成双系统有比较多的可观测量,并且其中存在着比较强的相互作用,因此,在研究天体的结构和演化中,它们具有特殊的地 相似文献
15.
电子静质量随时间变化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唐孝威同志为了解释河外星系谱线红移现象,提出了电子静质量演化假说,认为屯子静质量不是常数,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增长的物理量,并且,具体给出了电子静质量增长的定量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我们证明了,利用吸积盘的进动章动模型能很好地说明SS 433的周期为163天的及6天的变化。最近,Mammano告诉了我们有关这些周期变化的位相的观测分析结果。在文献[1]中,我们已经提及,位相的观测结果将提供对模型的更进一步的检验。本文的目的就是利用Mammano所提供的位相数据来作这一检验。 相似文献
17.
中微子静质量可能不为零这一实验结果,有个直接的重要的天体物理推论,即有可能存在由中微子构成的自引力体系.这些稳定平衡的中微子自引力体系的质量大体是在星系团的尺度.另一方面,按照标准的大爆炸宇宙学,如果中微子具有静质量,例如m_ν~14—46eV, 相似文献
18.
19.
成双现象在天体上是相当普遍的,许多不同尺度上的天体系统都有成双的结构。此为,成双的恒星(双星)、成双的星系(双星系)、成双的旋臂等…。由于成双系统有比较多的可观测量,并且其中存在着比较强的相互作用。因此,在研究天体的结构和演化中,它们具有持殊的地位,是天体物理研究的重要对象。射电天文学发展以来,又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成双天体——射电双源。它们的独特结构,不仅对射电天体物理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探讨星系 相似文献
20.
从实验角度看,光速不变性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加以检验:1.光速与惯性参考系的选择无关;2.光速与光源运动状态无关;3.光速与传播距离(或传播时间)无关。第一种意义下的不变性有较多的实验基础,从经典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以来,不断有人进行新的实验验证。例如,Jaseja等采用氦氖气体激光光源所做的实验,其基本原理和迈克尔逊—莫雷实驗类似,但精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Champeney等应用穆斯保尔效应,精度又提高一个数量级,实验表明,相对于地球参考系来说,光速的各向异性最多不超过5米/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