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着重介绍了虚拟空间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空间形式、基本概念、主要范畴;论述了与虚拟空间紧密相关的一些重要特性:如虚拟性、虚构性、模拟性、想象性、构造性、主观性、赛博性、概念性、可航行性、无实体性、非现实性等基本特性。至于虚拟空间地理学所涉及的信息社会地理学问题,则着重讨论了虚拟空间对社会空间和物质关系发生的作用与影响,以及有关虚拟城市的建构等内容。  相似文献   
32.
长期以来,人们都无视身体的认知功能和价值,只把认知归功于大脑。其实,正是人的整体性身体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身体场、知觉场、实践场、身体的意向性、认知冲动、探索行为、身体的感知力、认知的超越功能、概念化和范畴化作用等身体要素、身体智能和身体思维,一起构成认知和才智的源泉。因此身体才是人类从事社会实践、获得知识、创造历史的根本,只有把人的身体放在第一位,才更有利于推动人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33.
居维叶(G. Cuvier, 1769—1832)与圣提雷尔(E. Saint-Hilaire, 1772—1844)之间于一八三○年二月展开的一场著名论战,是生物学史上一桩十分令人感兴趣的重大事件,这次论战不仅在当时轰动了整个欧洲,而且迄今人们谈起来依然津津乐道。那么这次论战的真正魅力究竟在哪里呢?它是否象通常人们所认为的是一场进化论与反进化论之争呢?  相似文献   
34.
科技哲学也需关注“日常生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当我想起波普尔的一句话:“在人类正遭受毁灭性灾难时,哲学家还喋喋不休地争论‘世界是否存在’,这是最大的哲学丑闻”,就常为自己花费许多精力研究实在论问题感到不安。尽管这方面的研究也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是我一看到中国今日哲学依然多半是一种平庸。乖戾的教条或纯粹的逻辑,愧疚的心绪就油然而生。那些枯燥乏味的内容常因缺少一种最本质的生命之爱,而没有朝气与活力。那些空话连篇的哲学论证,自以为拥有一切真理,实际上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充满虚夸和欺诈。那些以权威自居的哲学家虽然地位显赫,却无人能有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35.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有过辉煌时期,给当代中国哲学留下不可磨灭的光彩和绚丽。然而在进入新世纪后,似乎就显示出日渐萎缩和边缘化的迹象。造成这种趋向的因素很多。复兴自然辩证法势在必然:一是回归日常生活,二是抬升自然观的认识价值,三是丰富和开放辩证法内涵,四是加大与人本主义哲学以及其他相关应用学科的结合,以推动自然辩证法在未来的理论和创新实践中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