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8篇
系统科学   42篇
丛书文集   44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89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针对现有电磁环境绘制研究中未考虑频段信息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多频段电磁环境绘制算法。基于光线投射算法实现,对传递函数进行了多频段设计,各频段颜色可以交互设置,同时定义了频段颜色增强因子,能够提高不同频段的颜色对比效果。最后,在统一计算设备架构下并行实现本算法,完成了实时交互的多频段电磁环境绘制。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方便、有效的展示电磁环境的频段信息,同时用户可以交互控制绘制及频段对比结果,便于观察和理解电磁环境。  相似文献   
112.
113.
114.
115.
考虑企业风险感知的基础上,借鉴传染病模型(SIS)思想,将企业状态分为未发生风险有感知、未发生风险无感知和发生风险有感知3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R&D网络风险传播的模型,并进行了数理解析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R&D网络风险传播存在稳定状态下的解,即风险传播阈值,该阈值是由企业的风险感知、风险恢复率以及企业间的合作紧密程度决定;考虑风险感知的R&D网络比未考虑风险感知的研发网络具有更高的鲁棒性;随着企业风险恢复概率的不断增大,风险在R&D网络的传播范围越小;企业的风险感知对风险传播速度与传播范围均具有负向影响。该研究成果对于提高R&D网络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6.
117.
118.
119.
国外很多产品是定制化、个性化的,产量不是很,可以直接使用3D打印设备进行生产。而中国市场则更欢大规模制造生产出来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对定制化、个化产品的接受程度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3D打印国内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0.
COPE协议成功地把网络编码应用于实际之中,但COPE协议对节点编码数据包的要求限制了系统吞吐量的提升。针对该问题,在COPE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的ECOPE协议。通过对网络中常见的一种拓扑结构进行分析,降低节点编码数据包的限制,使输出队列中的数据包被编码的可能性增大,增加节点编码的数据包个数,减少网络中成功发送1个数据包需要的传输次数,从而提高网络的吞吐量。通过改变节点输出队列的长度,找出输出队列与数据包传输消耗的关系,减少发送数据包消耗传输次数。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