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低碳海洋平台用钢E40-Z35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室热模拟实验确定工艺参数,开发了连铸坯生产海洋平台用钢E40-Z35的控轧控冷工艺,并进行了现场工业试制.结果表明:采取低碳(w(C)≈0.08%)微合金化成分设计,利用Ca球化处理MnS夹杂物,以及轧制过程中进行高温慢速大压下,未再结晶区开轧温度为900℃,终轧温度为800℃,终冷温度为640℃左右.热轧后产品的-40℃常规冲击和时效冲击吸收功高于200J,厚度方向断面收缩率高于45%,具有良好的抗层状撕裂性能,满足船级社对海洋平台用钢E40-Z35的要求.  相似文献   
242.
变形速率对2205双相不锈钢形变诱导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单道次压缩热模拟试验,研究了2205双相不锈钢在热变形过程中组织组成相奥氏体相(γ)和铁素体相(δ)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分析得到:2205双相不锈钢在热变形过程中存在奥氏体相和铁素体相之间的相互转变,且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两相之间的相互转变也是2205双相不锈钢热变形过程中的一种动态软化机制.变形速率对2205双相不锈钢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相转变的影响规律为:变形速率很小时,δ→γ的转变占较大比重;随着变形速率的升高,γ→δ所占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243.
蓄电池剩余电量的模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铅酸蓄电池剩余电量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基于蓄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电量模糊预测方法.根据蓄电池电动势与电量的实测数据,拟合出一个经验方程,作为电量预测模型的负反馈环节,从而提高了模糊控制器的精度与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44.
孟强  杨晓辉  刘振  贾利新 《河南科学》2009,27(10):1270-1273
针对可扩展模乘算法进行研究,设计出了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可支持任意密钥长度的可扩展RSA模幂电路,使RSA公钥密码芯片能满足任意安全等级需求.基于Altera公司的StratixII EP2S30F672C3 FPGA器件,实现并验证了可扩展至2048位的可扩展RSA模幂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很好的解决了RSA公钥密码芯片扩展性问题.  相似文献   
245.
基于流动单元分类的非均质砂岩储集层渗透率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岩心分析测试和测井资料,对松辽盆地新站油田D404区块葡萄花油层进行流动单元划分,建立中低孔、中低渗非均质砂岩的渗透率预测模型.首先,将葡萄花油层划分为4个特征明显的流动单元,分类后的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明显改善;其次,筛选最能表征储集层储集性能的补偿密度、深感应电阻率和中感应电阻率为变量,建立了流动单元指数FZI的测井响应多元回归方程,为应用测井曲线划分流动单元奠定基础;第三,应用与孔隙度关系最密切的补偿密度测井预测孔隙度;最后,应用基于流动单元分类的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预测非均质储集层渗透率,精度明显提高.研究结果为中低孔中低渗砂岩储集层解决非均质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46.
Petri网图形建模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面向对象思想引入Petri网建模、仿真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设计了基于图形界面的普通Petri网建模仿真工具软件,构造了相关的普通Petri网核心类,给出了普通Petri网点火机制的计算机实现方法,通过可视化开发工具Delphi实现了该建模仿真工具,通过该工具,可以以人机交互的方式建立、编辑、分析、仿真普通Petri网模型  相似文献   
247.
以新型含铌高强细晶IF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进行了冷轧以及轧后模拟连续退火实验. 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退火时间,晶粒变得细小、均匀,同时存在一定量的饼形晶粒. 由于添加Si、Mn等固溶强化元素,增加了钢的固溶强化作用;而合金元素Nb的添加,在组织中形成了细小的碳氮化物Nb(C,N),这些碳氮化物弥散分布,通过细晶强化和沉淀析出强化增加了钢的抗拉强度,因而高强细晶IF钢的强化机制为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和沉淀析出强化. 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存在PFZ带(无析出物区)而使实验钢呈现高强度低屈服现象. 与传统的IF钢相比,含铌高强细晶IF钢不仅具有细小的晶粒,而且具有低的屈服强度、较高的r值等良好的成型性能.  相似文献   
248.
为了更好地利用铸轧薄带表面溶质富集层,对高磷钢薄带表面磷富集层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工艺参数,磷含量较高的铸轧薄带表面附近将有一个磷富集层出现,但在相同条件下磷含量较低的铸轧薄带中磷的分布基本均匀.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铸轧力驱使枝晶间富磷的液相回流到薄带表面附近,导致了磷富集层在铸轧薄带中的产生;表面磷富集层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当源于铸轧辊表面的两凝固层相遇时Kiss点位于辊缝之上,且其下方附近区域横截面上的温度均处于液固线之间.  相似文献   
249.
谁有资格按下创造人工人的按钮?这不仅关涉到人工人是否有资格获得道德主体身份,也关涉到人类赋予人工人某些目的或需求是否道德。事关道德主体,托伦斯和布赖森主张伦理身份的有机体观点,机器人本质上是人工物,不可能成为道德主体。彼德森针锋相对地反驳,人工人完全有资格成为道德主体,尤其是人工人i。人类为具有道德主体身份的人工人设计基础欲望和生存目的,沃克认为这是新型的奴隶制,彼德森则认为并不存在奴役。意欲辩明创造人工人是否合乎道德,首先要分析人工人具有道德主体身份的可能性,然后厘定人工人奴役与否的核心要件——自主性。最后,人工人有尊严存活于未来世界的图景将被清晰揭示:设计人工人i的行为应该被禁止,因为设计与尊重其自主性不能兼容;金属橡胶机器人获得道德主体身份的可能性,皆依赖于其心灵觉醒;对机器人而言,其存活于世的尊严注定摇摆于被设计与另寻之间。  相似文献   
250.
本文对我们开发的大学外语四、六级报名程序的开发背景、开发思路、开发过程和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说明了程序的特点、作用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