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68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6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202.
硫代磷酸酯羧酸衍生物的润滑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验证了水溶性润滑添加剂的分子设计观点,并据此设计了通式为(RO)2P(S)SRCOOH的二烷基二硫化磷酸酯一元羧酸衍生物,研究了它们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摩擦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类兼具油性剂和极压剂双重功效的新型、高效水溶性润滑添加剂。  相似文献   
203.
通过对现代化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旨在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明确现代化教学的内涵,树立正确的现代化教学观念,以期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实现教学最优化。  相似文献   
204.
对山西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煤系地层烃源岩的有机地化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山西组和太原组煤岩样品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其次为惰质组,稳定组分(壳质组+腐泥组)的质量分数一般低于11.2%;干酪根 H/C 原子比主要集中在0.20~0.85,O/C 原子比主要集中在0.02~0.10,属高演化Ⅲ型有机质;煤岩碳同位素普遍偏重,为-23‰~-25.6‰;沥青“A”中,饱和烃的质量分数大多数<25%,芳烃为11%~58%,饱/芳比值一般为<0.4。煤系泥岩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其次是惰质组,壳质组较低;H/C 原子比主要在0.25~0.75,O/C 原子比主要在0.03~0.20,属高演化Ⅲ型有机质,小部分属于Ⅱ2型有机质;碳同位素偏重,为-23.5‰~-25.9‰,饱和烃质量分数<25%,大部分<20%。太原组灰岩以Ⅱ2型干酪根为主,碳同位素轻于山西组及太原组煤岩及泥岩,主要在-26.0‰~-30.0‰。制定了适合沁水盆地煤系地层中煤岩和泥岩的生烃潜力评价标准,对烃源岩有利生烃区进行评价。综合认为,沁水盆地山西组煤岩总体上是中等-好烃源岩,以盆地两翼为好,中部和南部为中等-差烃源岩;太原组煤岩总体上为中等-好烃源岩,两翼大部分为好烃源岩,沁县-祁县-榆次-榆社一带以及南部地区为差-中等烃源岩;沁水盆地山西组泥岩总体上为中等偏差的烃源岩,只有西部部分地区为好烃源岩,盆地中部地区烃源岩生烃潜力比两翼差;太原组泥岩总体上为中等偏差的烃源岩,西部局部地区为好烃源岩,盆地边缘比盆地中央的生烃潜力稍大一些。  相似文献   
205.
利用气相蒸发技术成功的制备了两个CuCl团簇薄膜样品.CuCl团簇被沉积到单晶Si和石英衬底上,然后覆盖一层NaCl以防氧化.通过透射电镜和选区衍射观察得知,两个样品主要由CuCl纳米晶和少量的Cu聚集体构成,其中CuCl纳米晶的直径分别约为3nm和6nm;通过室温下测得的光吸收和荧光光谱,发现CuCl激子吸收峰并未出现,而荧光峰向低能方向移动,这可能是激子声子强相互作用引起的结果.在77K温度观察到由激子声子耦合而展宽的荧光峰,其峰值近似与量子限制模型的计算结果一致,同时观察到来自陷阱态的宽峰.通过比较300K温度下激子荧光峰的展宽和红移量,发现团簇尺寸小的薄膜样品(3nm)中激子声子相互作用更强,这与理论预测定性一致  相似文献   
206.
利用在束γ谱学方法, 通过124Sn (7Li, α2n)反应研究了125Sb的激发态, 首次建立了125Sb的高自旋能级纲图, 其中包括21条新 γ 跃迁和14个新能级. 发现1970, 2110和2470 keV 3个能级为同质异能态, 基于延迟符合测量确定了它们的寿命范围, 并确定其自旋、宇称分别为15/2-, 19/2-和23/2+. 根据粒子-核芯耦合图像和经验壳模型计算解释了125Sb的能级结构, 3个同质异能态的组态分别被指定为πg7/2 Äv(h11/2s1/2)5- , πg7/2 Ä v(h11/2d3/2)7-, 和πg7/2 Äv(h211/2)10+  相似文献   
207.
给出了一个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温控节点设计,详细分析了各硬件电路及软件结构。将传统的温度控制同现场总线技术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分布控制系统。神经控制系统仿真表明,系统的鲁棒性强,将现场总线与神经智能技术结合,能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8.
液压凿岩机推进系统建模与控制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液压凿岩机冲击凿岩原理,确定了其工作时推进力的计算方法,在分析了液压凿岩机推进系统电液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高速开关电磁阀控制的推进机构控制系统新方案.通过对该系统进行数学建模与控制策略分析,引入了模糊PID控制方法,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理论推导.通过计算机的仿真实验,论证了液压凿岩机电液推进控制系统在模糊PID控制器的作用下,能够很好地跟踪目标输出,为液压凿岩机推进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9.
提高时延估计器的运算速度和时延分辨力是实现垂直线阵水下被动声目标快速、精确定位的关键。将最小均方自适应时延估计算法中原有的按“滤波-误差更新-权系数更新”严格依次递进的顺序迭代运算,优化为只包含误差更新和权系数更新操作的全并行乘/加运算。改进后的自适应时延估计器结构紧凑,并未改变其误差收敛特性。消声水池缩比试验表明,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实现的改进型最小均方自适应时延估计器能够在不需要流水线或时序控制单元的前提下提高数据处理速度,且具有一定的抗噪声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210.
针对多个无人机的协同运动问题,提出一种多无人机协同运动的虚拟队形制导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跟随-领航者法,借鉴虚拟结构法的思路,首先,根据航路点数据和协同任务队形结构在线规划出虚拟队形期望航路,避免了虚拟结构法刚性结构的缺点;然后,设计非线性航路跟随制导律,导引无人机沿期望航路运动,完成对虚拟队形期望航路的跟踪;第三,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队形误差控制器,用来补偿由于航路机动带来的航迹切向队形误差;最后,综合制导律和队形误差控制器得到协同运动控制指令。仿真算例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多个无人机的协同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