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黄一农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特聘讲座教授兼人文社会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获选为人文学科之中央研究院院士.黄一农教授的研究领域从天文科学转为人文科学,成功地从理科跨越到文科.虽然他的研究领域转变了,但他的研究热情与探索精神却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62.
在张秉伦教授的科技史教学与研究生涯中,张教授既重视科技文献史料的分析方法,也重视实地考察与模拟实验的研究方法.他认为,古代留下极为丰富的文献史料,其中含有大量的科技内容和相关信息,只有掌握了科技文献史料的分析方法,才能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实地考察和模拟实验可以填补文献记载的不足,解决许多单纯由文献资料研究所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对古代的工艺技术细节有更准确的理解,避免许多历史文献记载不详而导致的错误.事实上,张秉伦教授通过文献史料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到了十分丰硕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63.
64.
李延祥教授1985年9月起师从柯俊院士,先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于1995年6月获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是中国冶金考古和冶金史的主要研究者之一.他建立了通过炉渣揭示古代炼铜技术流程的方法,并利用这一方法对湖北大冶铜绿山、辽宁凌源牛河梁、南京九华山等多处古矿冶遗址进行了研究.为配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项目,率领研究团队对晋南、河西、辽西、长江中游地区百余处早期青铜冶金遗址进行了系统的田野调查和研究,为学术界提供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近期还开展了早期绿松石开发与产品流布、汉魏时期南方块炼铁冶炼技术、宋元时期煤炼铁等方面的研究,推动并参与的甘肃张掖西城驿炼铜遗址、北京市延庆水泉沟辽代炼铁遗址、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冶炼遗址与墓葬发掘项目,先后获评全国六大考古发现、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李延祥教授先后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及多项教育部、科技部课题,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讲研究生课程有冶金考古学、科技考古专题、世界史;主讲本科生课程有世界史、冶金史,2013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曾任民盟北京科技大学支部副主委兼宣传委员.李延祥教授多次来南宁与广西民族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并指导科技史学科建设.2006年4月起被聘为广西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和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负责指导岭南地区冶金考古工作.  相似文献   
65.
这是一本揭开敦煌学朦胧面纱、全面展示敦煌科技史的书!  相似文献   
66.
今年4月4日是活跃在海外的著名中国科技史家、德高望重的何丙郁先生80寿辰,我们特向何老表示最诚挚的祝贺,祝愿他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67.
江晓原教授一心想研究古典文学,却“误打误撞”,撞到了科学史研究的道路上,成为中国科学院席泽宗院士的第一个研究生,也成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博士.他是科学史专家,却一直关注科学文化,传播科学文化,走在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边界上.按他的说法,他的所为是“听从内心的呼唤”。  相似文献   
68.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人找到刘广定教授翻译李约瑟的论著.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发现一些疑问,刘教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甚至做了大量的实验.通过这些工作,刘教授逐渐对科学史研究产生了兴趣,从此走上了科学史研究的道路.在以后的科学史研究工作中,他有“不随意附和他人,常常在一面倒的肯定形势下,特立独行,别标一帜,经过对有关资料的仔细研究,发生怀疑,持否定态度”的质疑精神.他先后否定了“秋石是性激素”、“宫灯是蒸馏器”、“蔡伦造纸用做包袱”等名家结论.他对《平龙认》、《考工记》等古文献也有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69.
越南铜鼓和其他器物成份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韦冬萍等在对76面越南出土铜鼓及18件相关物件样品进行铅同位素测定时,用电子探针的方法进行了成份分析,但只作了单点测试.2005年孙淑云等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无标样定量法对75面越南铜鼓厦越南出土的13件其它相关器物样品进行了成份检测,结果显示与中国广西、云南出土铜鼓相比成份基本相同,但广西、云南铜鼓中锡青铜鼓占的比例高于越南铜鼓,而舍砷铜鼓越南较中国数量多而且集中出土于平定.金相组织检测结果显示,越南铜鼓金相组织与中国铜鼓相似.从技术角度进一步提供了中、越古代铜鼓文化的交流传播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0.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在银川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研讨会上,以少数民族科技史与西部大开发为主题,讨论了少数民族包括西夏在内的科技史的研究成就.此次会议还就科技文化研究和科技史的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