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对6个月以下的20例正常婴儿及40多例有病婴儿的哭声录音进行了频谱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婴儿与有病婴儿的哭声频谱有明显区别;在哭声基频,三维动态频谱的形态,最高共振峰的频率等方面均有显著不同,从而得出有可能根据婴啼频谱分析区分正常婴儿及有病婴儿的结论.  相似文献   
42.
正2013年8月9~11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10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术研讨会暨第3届传统工艺论坛在贵阳举行(图1)。与会代表共计100余位,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江苏、陕西、广东、内蒙古、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和台湾地区以及英国、日本的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和10多家新闻出版单位、工艺企业。  相似文献   
43.
1978年,王渝生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从此开始了他的科学史研究之路.之后读博士,做博士后,当博士生导师,任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副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等.他从中国古代数学史、天文历法吏拓展到科技通史和中外科技交流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成为知名的科学史家.在此期间,他为科技史成为一级学科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2000年,王渝生研究员调任中国科技馆馆长,开始了他从科学史家到科普名家的角色转换.在6年的馆长岗位上,王渝生研究员把22年来的科技史方面的积累同科普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撰写和主编二十余篇著述,发表科普文章百余篇,主讲科普报告百余场,为中国科普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先后荣获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突出贡献奖、全国科普先进个人、全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特别贡献奖等.  相似文献   
44.
董光璧先生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副院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董光璧先生1935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丰润县丰登坞镇豆庄子村,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留校,后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工作.  相似文献   
45.
1975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合作编写《化学简史》,北京大学把赵匡华调出来参加编写,赵匡华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接触化学史研究,入门是研究世界化学史.1985年,又开始研究中国化学史,切入口是炼丹术.这时,赵匡华既要做分析化学,又要做化学史.80年代末期,他觉得祖先文化遗产方面应该有人来做,而分析化学不缺人,于是下决心转到化学史研究.在后来的研究中,赵匡华教授先后发表论文几十篇,编著的教材《化学通史》获得了国家教委教材一等奖,还撰写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中国化学史》等大书",为化学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6.
姜振寰教授于1962年考入哈师院(现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因“文革”入牛棚,后来担任工厂厂长负责电焊机等机电设备的生产,1977年在黑龙江绥化师专讲授一年的《普通物理学》课程,1979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随关士续教授攻读自然辩证法硕士,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1987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1998年任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1999年创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创办科技史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1983-1990年被借调到北京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从事中国技术发展战略研究,1990年回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姜教授从20世纪60年代,历经时代沧桑,求学始志不渝;自80年代初结缘技术史以来,在技术史和技术哲学领域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47.
戴念祖教授1964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从事物理学史研究.他在物理学史上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如对古代极光的研究、对喷水鱼洗的研究、关于明代杰出科学家朱栽堉的研究等成果都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他在收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物理学论文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编出版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物理学论文集粹>,并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他还主编了一个鸿篇巨制<中国物理学史大系>,在国内外影响很大.戴教授还翻译了多部重要的外国物理学史著作,对中国物理学教育和物理学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戴教授在中外学术交流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西民族学院科技协会的成立是学院的一件大事.科协应该在科技研究、产品创新、 科普培训、科技服务、对外交流等方面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49.
万:何先生。您是我们早已久仰的前辈。您为中国科技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年3月。我有幸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访问。在访问人文社会学院时。我提出要采访科技史界的一些著名专家。并跟黄一农教授说。我打算采访他。他连忙说:“你应该先采访我的先生何丙郁教授.”我说:“好的。但何先生在澳大利亚。怎么和他联系呢?”黄一农教授当即拨通了您的电话。于是我和您有了第一次而且是越洋通话。您欣然同意我们在参加北京国际科学史大会时访谈.这个愿望今天实现了。我感到非常高兴.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终于在北京召开了。作为中国科技史研究事业的倡导者和支持者。您几十年来为之付出了很多心血。请您谈谈国际科学史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的感想.  相似文献   
50.
朱清时院士认为,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一些精粹内容将要复兴,这是大势所趋.因为科学发展到今天,作为对“还原论”方法的补充,还需要从整体上研究复杂性事物的方法.而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又在这一方面做得最成功,积累最多的经验.中国传统科学文化最精粹的内容之一.就是从整体上研究世界、研究人类、研究事物的.离开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你要想从整体上去研究复杂性事物是非常之难的.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前一直都没有掌握这种方法,而中国早就掌握了.到现在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经验.西方文化要从头去创立这种方法很难,不是说几十年、几百年就能突破的.对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只要总结得好,去芜存精,把确实迷信、愚昧的东西去掉,保留它的精髓,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再加上学习西方文化,中国的科学文化一定会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