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3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544篇
系统科学   1468篇
丛书文集   659篇
教育与普及   19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5篇
现状及发展   628篇
研究方法   1000篇
综合类   7907篇
自然研究   4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581篇
  2011年   693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617篇
  2007年   742篇
  2006年   876篇
  2005年   1007篇
  2004年   795篇
  2003年   848篇
  2002年   598篇
  2001年   525篇
  2000年   622篇
  1999年   305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177篇
  1987年   189篇
  1986年   228篇
  1985年   221篇
  1984年   237篇
  1983年   215篇
  1982年   217篇
  1981年   182篇
  1980年   152篇
  1979年   86篇
  1970年   46篇
  1964年   34篇
  1959年   191篇
  1958年   300篇
  1957年   217篇
  1956年   201篇
  1955年   193篇
  1954年   202篇
  1948年   41篇
  1946年   3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在已开发的重油催化裂化十一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步法确定模型动力学参数的方法,并通过一步法得到了MLC-500催化剂多产柴油裂化的动力学参数,模型的实验室验证表明,动力学参数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2.
人们改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脆性通常只改善环氧树脂基体和增强纤维间的界面,提高环氧树脂韧性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是添加初始相容性良好的热塑性树脂如聚醚酰亚胺,在某一转化率(取决于体系的组成和反应温度)时体系发生相转变,体系最终的形态由相转变速率和环氧树脂反应速度所控制。本文作者研究了两种增强纤维(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对不同环氧树脂/聚醚酰亚爱体系形态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体系中纤维的存在不会影响基体相分离过程,但会改变体系的最终形态;形态的变化与纤维的品种关系不大;基体中不同组分的粘度是影响复合材料形态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3.
一种基于聚类的粗糙集连续属性的离散化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的处理不精确、不完全与不相容知识的数学工具。粗糙集理论只能对离散属性进行处理,而不能处理连续属性。中针对这一缺陷,利用连续数值属性有序性的性质和统计方差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的连续属性离散化算法。运用典型数据将本算法与现有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4.
顾功叙 《科学通报》1997,42(18):1919-1930
近15年来,京津津唐张地区发生出十几个4-5级的地震,通过对北京白家蝉台观测到的时间连续着力变化变化资料的分析,伴随地震孕育和发生有关的重力变化基本图象已经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5.
Diels-Alder合成反应的化学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敏 《科学通报》1997,42(20):2175-2178
化学计量学是一门将数学、计算机技术与化学交叉结合的新兴边缘学科,在化学化工及医药卫生等相关领域取得广泛应用.将化学计量学原理和方法及技术用于合成化学中便诞生了其新的分支即合成(化学)计量学.作者试验室对此进行了较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结果,并将予陆续报道.本文以著名的Diels—Alder反应为例,通过试验优化设计与多元潜因分析对其试验空间进行了系统考察和优化建模,获得满意结果.预测收率与实验收率吻合良好.1 试验(1)主要仪器和试剂.微量有机合成仪一套,无水三氯化铝(AR),用前经升华干燥处理;1,3—戊二烯(CP),甲苯(CP)作溶剂.其他试剂均为AR或CP以上纯度,使用去离子水.产物经IR,NMR,MS,UV及元素分析鉴定为目标产物(2)试验方法.按文献[4~6]进行合成提纯产品并计算产率.  相似文献   
136.
高山 《科学通报》1997,42(8):862-866
<正>深部岩石高温高压下物理性质是制约地球物理测深成果解释、建立岩石圈物质组成和结构模式、探讨超高压变质带俯冲和折返机制的先决条件,也是大陆科学钻探先行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地震各向异性(Seismic anisotropy)和S波分裂(Shear wave splitting)研究已成为揭示岩石圈动力学机制的新方向,但目前有关超高压岩石的实验数据尚十分缺乏例如,目前国际上对榴辉岩地震波速实验研究最详细的成果应属Fountain等1994年对挪威加里东造山带榴辉岩的研究,该研究系统测定了至600MPa不同压力下榴辉岩和有关麻粒岩的P波速度和波速各向异性,但未研究S波以及温度对波速的影响.本文报道了大别超高压榴辉岩及其围岩在高温高压和组构定向条件下精确测定地震P波、S波、波速各向异性、S波分裂、泊松比、密度和体积变化的初步成果,探讨了实验结果在大别超高压带深部结构、组成和莫霍面性质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7.
链霉菌lon基因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花 《科学通报》1997,42(3):309-313
lon基因存在于很多微生物乃至高等动物中,是属于热休克基因(heat shock gene)的一个家族.它编码的产物为La蛋白,是一种具有ATP酶活性的ATP依赖性的丝氨酸蛋白酶.在体内作为抗逆蛋白,如热休克蛋白存在.有关lon基因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期,虽然至今只有近十年的历史,但其结构、功能和调控方面的研究都已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在大肠杆菌,芽孢杆菌,黄色粘球菌及解淀粉欧文氏菌等原核微生物中都已发现lon基因的存在一些研究表明,lon基因对于黄色粘球菌的营养生长是必须的,如该基因缺失或被破坏,该菌株将不能发育生长在研究链霉菌发育调控启动子p_(TH4)下游序列的结构中,首次发现了链霉菌中lon基因  相似文献   
138.
季峻峰 《科学通报》1997,42(4):398-401
长期以来认为,蒙皂石的伊利石化程度主要受温度控制,伊/蒙混层矿物被广泛用作矿物地质温度计。作者在对新西兰Kawerau现代活动地热区进行有关粘土矿物水/岩反应的  相似文献   
139.
周济 《科学通报》1997,42(5):557-557
近年来,铁电薄膜的光学性质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注意.除较为常用的电光效应外,人们还发现了极化后的BaTiO_3薄膜在激光辐射下产生很强的二次谐波,表明这类材料在非线性光学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最近,我们利用sol-gel过程制备具有嵌埋结构的铁电薄膜——金属纳米微粒体系,发现这类新型材料具有很特殊的光吸收性质.本文对这类材料的二次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金属纳米微粒对铁电薄膜中二次谐波的产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实验所用的样品为淀积在石英玻璃基片上的、嵌埋Ag纳米微粒的BaTiO_3薄膜,用sol-gel法制备,具体过程见文献[2].石英基片的厚度为lmm,面积约为1.5cm~2,利用局部腐蚀法和台阶测厚仪测得薄膜厚度在1.6~2.0μm之间.样品的极化过程在两块极  相似文献   
140.
华南地块晚元古代至中生代沉积盖层显示了复杂构造图案,不同时期不同性质构造作用的交织,限制了对区域构造运动规律的了解和显生宙视极移轨迹(APWP)的建立,也产生了对其区域大地构造性质的不同认识.本文提供了古地磁和构造分析的初步解释:(1)扬子克拉通中部和东部的构造图案可能主要是由于中生代造山运动时期沉积盖层的滑脱造成;(2)第三纪印度大陆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了华南地块西部和西南部广泛的局部旋转;(3)中国东南部显生宙结构模式是中古生代中期加里东造山运动和中生代中期造山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