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3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多吡啶配体L(L=4′-苯基-2,2′:6′,2″-三吡啶)合成了两个镍配合物[Ni(L)2](NO3)2(1)和[Ni(L)2]Cl2·10H2O(2),其单晶结构均属于三斜晶系.中心镍离子与两个配体上的六个氮原子配位构成变形八面体结构.配合物2中由Cl2A…O6A…O5A… Cl2B…O6B…O5B构成的六员氢键环呈椅式构象.用电子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它们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DNA的加入,电子光谱的最大吸收峰明显红移(14nm)并伴随有减色效应;同时配合物也能较大程度淬灭EB—DNA复合物的荧光,表观键合常数疋,,分别为1.34×10^6和1.27×10^6mol^-1L.结果表明,两配合物均以较强的插入方式与DNA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水杨醛缩酪氨酸还原schiff碱(H2styr),合成了一个具有一维螺旋链结构的铜配合物,解析了其单晶结构,并用电子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该配合物和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当加入一定量的DNA时,电子光谱的最大吸收峰明显红移,产生减色效应;同时配合物也能较大程度地淬灭EB-DNA复合物的荧光,表明配合物与DNA存在插入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氯桥联三 (2 吡啶甲基 )胺 (TPA)双核铜配合物 { [(TPA)Cu(μ Cl) ]2 } (ClO4 ) 2 H2 O ,并通过X 射线衍射测得其晶体结构 .晶体属六方晶系 ,空间群为R 3,a =2 .8495 6 (18)nm ,b =2 .8495 6 (18)nm ,c =1.44 0 5 6 (14)nm ,α =90° ,β =90° ,γ =12 0°,V =10 .130 2 (13)nm3 ,Dx=1.5 2 2g·cm-3 ,z =3,F(0 0 0 ) =4719,R =0 .0 6 39,Rw=0 .15 0 8.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单核配合物 [(tacn) Cu Cl2 ][(tacn) Cu(OH2 ) Cl]Cl O4(tacn =1 ,4 ,7-三氮杂环壬烷 ) ,并利用单晶 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结构 .晶体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 Pbca,a =1 .31 31 2 (1 6) nm,b =1 .81 2 6(2 ) nm,c =1 .92 88(2 ) nm,V =4 .590 7(9) nm3,Dx=1 .763mg .m- 3 ,z =8,F(0 0 0 ) =2 4 96.晶体由两个单核铜单元、一个高氯酸根离子堆积而成 .两个铜都是五配位 ,处于变形四方锥的配位环境中 .晶体中存在多种氢键 ,通过这些分子间氢键构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16.
合成了一个水杨醛甘氨酸Schiff碱铜配合物.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铜离子通过配体羧基氧桥联形成一个三维的孔洞结构.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电化学、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化学核酸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参与氧化断裂DNA反应.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新奇的Ru(Ⅱ)配合物[Ru(bpy)3](dca)I 05(OH)0.5·3H2O并进行了结构表征.该化合物属于六方晶系,P6/mcc晶胞群.晶格参数为a=1.3505(3)nm,b=1.3505(3)nm,c=2.1263(6)nm,α=90°,β=90°,γ=120°.在该化合物中,配体bpy和OH-离子之间以及dca和结晶水之间都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个新型的镍 ( )配合物 [Ni(m-path) (CH3OH) 4]n(m-path)为间苯二酸 ) ,并通过 X-射线衍射测得其晶体结构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 C2 /c,晶胞参数 a=1 .693 1 (8) nm,b=1 .2 965 (6) nm,c=0 .73 40(3 ) nm,α=90°,β=1 0 9.3 83 (7)°,γ=76.763 (5 )°,V=1 .5 1 99(1 1 ) nm3,Z=4.相邻的一维之字链通过氢键和 π…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以N-氧化吡啶-2-甲醛和1,3-二氨基-2-丙醇为原料,在Co(Ⅱ)离子存在下,合成了四个含烷氧基桥的双核Co(Ⅱ)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磁性测定,并对电子光谱和磁交换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合成了4个三核配合物:[Cu_3(phth)_2(phen)_3](ClO_4)_2(1),[Cu_3(phth)_2(NO_2-phen)_3](ClO_4)_2(2),[Ni_3(phth)_2(phen)_3](ClO_4)_3(3)和[Ni_3(phth)_2(NO_2-phen)_3](ClO_4)_2(4)(phth=邻苯二甲酸根,phen=1,10-菲咯啉.NO_2-phen=5-硝基-1,10-菲咯啉).根据元素分析、红外、电子光谱、电导及磁矩的数据,推断这些配合物是以邻苯二甲酸根为桥的三核配合物.已研究在4~300K范围内配合物(2)的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交换积分J=—3.82cm~(-1).这表示在金属离子之间有一个弱的反铁磁自旋变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