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58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江汉平原后湖农场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B、Mn、Cu、zn、Pb、Cd、农药7个评价指标,对江汉平原后湖农场42个样点的土壤进行污染调查,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农场40.81%的土壤环境质量处于警戒线水平.就单项指标而言,其中47.66%的土壤受到硼的轻度污染,35.86%的土壤受到镉的轻度污染,4.33%的土壤受到镉的中度污染,所有样点的土壤均不同程度含有微量的农药.土壤中的锰、铜、锌和铅均处于非污染水平.就污染分布看,一级地中74.47%的土壤处于警戒线水平,二级地中42.37%的土壤处于警戒线水平,三级地中37.76%的土壤处于警戒线水平,四级地中28.52%的土壤处于警戒线水平.  相似文献   
22.
模拟酸雨对杜仲光合生理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模拟酸雨对杜仲光合生理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系列模拟酸雨胁迫下,无论春、夏、秋季,杜仲叶叶绿素(Chl)含量和Chl a/b值随酸雨pH值降低而降低,呈显著正相关.pH 4.0~5.6酸雨在春、夏、秋季对杜仲叶Hill反应活力、CO2补偿点、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而在pH 3.5~2.5强酸雨胁迫下Hill反应活力逐渐降低,CO2补偿点和光补偿点明显升高,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则显著下降.另外, 酸雨各处理组最大净光合速率与杜仲总生物量、杜仲叶药用有效成分(绿原酸、桃叶珊瑚甙和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酸雨通过影响杜仲光合生理活性,进而影响其生长和药用有效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23.
斑苦竹无性系种群的数量统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生命表和生存曲线对缙云山斑苦竹无性系种群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斑苦竹竹笋-幼竹无性系种群的生存曲线介于B型与C型之间,是一条较为平缓的凹形曲线,其死亡率为40%,②斑苦竹无性系种群的年龄结构比较稳定,但已表现出轻度的衰退迹象。③生存曲线呈波状曲折的C型,各龄级竹子构件的死亡率不同,幼龄和老龄竹死亡率较中龄竹子大.  相似文献   
24.
一、前言 四川常绿阔叶林属于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本区的研究对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区划工作具有一定意义。由于自然植被是自然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因此它具有对环境条件要求的指示性,所以植被区划为农林牧的布局和发展依据。 四川植物非常丰富,约一万种左右;植被类型多样可谓中国之缩影。几十年来,在这方面作了不少工作,主要是植物分类学方面的工作,如方文培等,为植被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此外,英人威尔逊(E.H.Wilson)在峨边等西部地区进行了采集分类工作。从森林角度也曾做了不少工作,如郑万钧,曲仲湘,吴中伦,程绍行等。然而在植被区划方面,特别是对本省常绿阔叶林方面区划工作做得不够。  相似文献   
25.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分布面积广,种类组成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生物资源丰富、生产量较高的一类自然群落。对它的研究,过去主要采用样方法(Quadrat method)。样方法的准确性是无可怀疑的,但需要足够的人力和较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在山地陡坡进行样方法困难更大。不少国家在群落取样中早采用了许多间隔距离(Spacing distances)取样法,以代替固定面积样方,认为优点不少。但在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的常绿阔叶林研究中,采用此法甚少。间隔法(distance method)也称无样地法(Plotless method),我们应用其中的随机偶法和中点方角法与样方法对比,以探讨其限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6.
四川缙云山森林群落演替机理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根对缙云山森林群落中优势种生长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有的种间线性相关显著,有的不显著.对线性相关显著的优势种,进一步应用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同其它方法预测结果及实地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分析说明了在这些线性相关显著的种间,种间竞争是演替的主要动力;而那些线性相关不显著的种间,其它因子才是演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重庆北碚缙云山森林生态系统中4种群落的4种土壤酶活性的分布特征、季节动态及其与四川大头茶(Gordoniaacuminata)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土壤酶活性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即A(腐殖质层)>B(沉积层)>C(母质层).4种土壤酶活性之间,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②A,B两层的4种土壤酶活性均以含四川大头茶的群落最高.在不含四川大头茶的群落中,以常绿阔叶林高;在含四川大头茶的群落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常绿阔叶林高,转化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以四川大头茶重要值高的群落高;③土壤酶活性(A层)的季节变化规律很明显,但不同的酶类,其变化规律不同,这与四川大头茶的两个落叶高峰和环境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28.
不同地理种源诸葛菜的POD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地理种源诸葛菜的成年植株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种源之间的酶谱带、相对酶活力差异显著,它们有两条基本谱带,最多谱带为10条,最少谱带为6条,诸葛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这些特征为形态多样性提供了依据。有利于选择高产,抗病植株。  相似文献   
29.
植物种群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对植物种群生态学近20年在其各个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及其动态作如下归纳:(1)植物种群生理生态学在向宏观方向发展的同时,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兴起,也向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发展;(2)植物种群繁殖生态主要集中于繁殖分配与繁殖投资、分配通货,生殖值,生活史进化,繁殖时间和频率等;(3)无性系种群生态学主要集中于无性系性、生理整合,克隆生长格局,无性系生长型,等级选择模型和空间拓展性等,(4)植物构件生态主要集中于植物沟件种群动态和形态结构与构件的关系。(5)遗传生态学主要集中在种群遗传结构,变异、分化、适应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型及其遗传基础,多态性等。(6)植物行为生态学主要对植物觅源生态学研究,并集中在资源分配格局、表型可塑性,资源异质性以及觅源行为和进化,种群统计学主要涉及图解模型和转移矩阵模型,植物种群生理生态、生殖生态、遗传生态以及种群数量动态均与分子机制相关联,因而成为种群生态研究的前沿。  相似文献   
30.
现代生态学主要由个体水平的生理生态学,群体水平的种群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以及研究生态系统的系统生态学所构成。本文主要从这四个水平介绍当前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些主要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