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1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模口膨胀是聚合物加工中的重要现象, 通常用流变效应来解释. 射流自由面上温度分布不均匀, 必然会产生表面张力梯度驱动的热毛细对流. 采用二维非定常有限元方法, 数值模拟喷涂于运动固壁上的流变流体的模口膨胀问题. 计算中考虑了流变效应和热毛细效应的耦合作用. 结果表明, 流变效应和热毛细效应两者均使射流截面增大, 非Newton流体的流变效应是模口膨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2.
数值模拟研究表明,不可燃气体对火焰传播有重要的影响.当不可燃气体为N2时,在分析中可不考虑辐射再吸收的影响,热传导是火焰传播的主要驱动力.而当不可燃气体为CO2时,辐射再吸收对火焰结构和传播速度有较大的影响.在静止微重力下,火焰对燃料表面的热辐射和热传导在火焰传播机理中的作用几乎相同,火焰传播速度具有最大值.随着逆流速度的增大,辐射再吸收对火焰传播的影响逐渐减弱,热传导又成为火焰传播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43.
采用低雷诺数κ-ε模型,计算分析了Cz法大型砷化镓单晶生长中熔体内的热量、动量输运特性。结果表明:适当的坩埚旋转能有效抑制晶体旋转产生的对流和浮力对流,增大晶体转速能使晶体/熔体界面附近等温线更加平直,适当的坩埚、晶体转速匹配能够抑止晶体/熔体界面附近的温度波动,热毛细力对强烈熔体流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对较弱的熔体流动影响较大。文中还给出了较为适宜的坩埚、晶体转速匹配方式。研究结果为生长高质量大型砷化镓单晶提供了有重要价值的数值依据。  相似文献   
44.
概述了国外和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分析了我国发展非常规油气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非常规油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5.
针对一台外场试验风电机组,采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 LES)耦合致动线模型的方法,构建了中性大气边界层和风力机风轮的气动耦合求解模型,模拟风力机在中性大气边界层中的流场.通过连续小波分析、频谱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了中性大气边界层中风力机前、后的湍流演化过程及其与叶根载荷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自然来流从风轮前1D(D为风轮直径)处运动到后1D处时,大气中的湍流强度逐渐增大;在风轮平面处出现了较强的小尺度湍流结构,这些小尺度的湍流结构在向下游运动过程中不断耗散,并在风轮后1D处能量基本耗散殆尽;叶尖位置处的高频湍流出现频率约为1.82 Hz,此频率正好与叶片通过频率相对应.风力机的叶根挥舞载荷对大气中的湍流结构响应明显,低频湍流结构对叶根挥舞载荷的低频段影响显著,高频湍流结构对叶根挥舞载荷的高频段影响明显;叶尖高频湍流结构相对于叶根高频湍流结构,频率更高,能量更大,其对叶根挥舞载荷高频段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叶尖高频湍流与叶根挥舞载荷的高频部分表现出了一致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6.
本文数值研究微重力条件下浅液池中大Pr数流体(Pr=105.6)热毛细对流的转捩过程.当液池两侧的温度差超过临界温度差时,在液池中会出现热毛细振荡对流.振荡对流的涨落值远小于时间平均值,涨落值表现为从冷端向热端传播的热流体波.起振时,涨落值的胞元分布在液层的中心区域;随着外加温度差的增加,涨落值的胞元逐渐充满液层.本文的结果显示了有限延伸矩形容器液层中热毛细对流及其起振过程与其它类型热毛细对流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47.
该文研究了在变形影响下的液滴热毛细迁移运动的瞬态行为.研究采波前追踪法描述可变形液滴的运动界面,整个控制方程使用有限差分法进行离散求解.随着液滴向高温区域迁移,液滴界面上平均界面张力不断减小,导致液滴变形不断增大.为此我们引入了一个实时毛细数以描述迁移过程中液滴在不同温度下的界面张力大小.研究发现随着液滴变形不断增大,密度小于/大于母液密度的液滴迁移速度会持续降低/增加.  相似文献   
48.
微重力流体物理是微重力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简单流体的许多新体系、气/液两相流动和传热以及复杂流体力学. 微重力流体物理除其本身学术和应用的重要意义外, 还与微重力燃烧学、空间生物技术和空间材料科学密切结合, 促进了交叉学科的发展. 利用我国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 进行了一批微重力科学的空间实验, 使我国微重力科学迅速进展. 本文主要介绍近10年来我国微重力流体科学的空间实验研究和主要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49.
50.
根据两流体同心环状流线性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对微重力气/液两相流地面模拟实验所应遵循的相似准则进行了探讨,得到了一个新的重力无关性准则,即Bond数和环形区流体相的毛细数之比的绝对值不大于1.此外,微重力气/液两相流模拟实验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流量比和气相表观Weber数应与所模拟的流动中对应数值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