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基于变形模型的肝CT序列图像分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种基于变形模型的肝轮廓提取方法。该方法以人的经验知识作为先验信息,利用灰度特征、肝CT序列图像特点、肝区轮廓的整体几何信息作为区域聚合依据进行肝区图像分割。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克服噪声和轮廓初始位置的影响,对肝CT序列图像的分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飞行试验结果验证寻的制导导弹的全数学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的制导导弹飞行试验的遥、外测数据记录了大量的过程参数,通过和仿真试验过程参数的比较,可以检验导弹的数学仿真模型的可信性,给出定量的结果。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在工程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芦岭煤矿提高煤层瓦斯抽采率的技术途径是采用人为方法预先松动原始煤体,提高煤层的透气性、水力压裂、水力割缝等水力化措施以及预裂爆破等,合理布孔和改变钻孔参数。本文以U825工作面为例.分析不同的钻孔间距、钻孔孔径、布置方式及封孔材料的钻孔瓦斯抽采效果,为特厚构造煤层顺层钻空瓦斯抽采参数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研究神经网络自组织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模拟生物群落演化的动态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自组织模型GGM,在GGM中,我们利用聚类中心的动态增生和消亡,使自组织学习调整直接局部化到单个聚类中心,从而避免了全局一局部调整的模拟退火训练过程,大大地提高了自组织学习的速度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化技术的模糊核超球感知器分类算法,该算法通过核化技术把样本数据映射到高雏特征空间,并利用超球感知器学习寻找高雏特征空间的决策超球,从而得到各类样本的决策函数.同时,样本测试中采用的模糊技术有效提高了算法的适应性.该算法学习规则简单,所得特征空间超球在样本空间的分布能很好地反映样本的数据结构,适用于不同类型数据结构样本的学习,并经大量试验显示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对于水体下安全开采主要采用防水煤柱的方法。近年来,很多矿区开展提高开采上限或缩小防水煤柱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芦岭矿810采区位于安徽淮北芦岭井田西翼,为一孤立的短轴聚煤盆地。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含8号煤层为稳定厚煤层,厚度1.14~10.OOm,平均6.39m,岩煤层倾角6~8度,属近水平煤层,适宜一次采全高的放顶煤开采。  相似文献   
17.
张湘平  贺汉根  谢红卫  胡德文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6):1347-1349,1362
从理论上给出了关于导弹落点仿真的可信度定义;运用Bayes方法推导了仿真可信度的计算公式,并利用信息似然比的概念解决了仿真可信度计算中若干关键问题;通过分析仿真可信度与仿真费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了一个有意义的结果,即: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近似用sigmoid函数来描述。  相似文献   
18.
非线性流形学习方法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线性流形学习以保持数据局部结构的方式将高维输入投影到低维空间,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内在几何结构与规律性,是近年来机器学习与认知科学中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文中分析了几种主要的流形学习方法,通过比较给出各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谱分析的非线性降维的统一框架,对于流形学习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给出了手写数字和人脸图像序列等降维的实验结果,显示了非线性流形学习在数据约简和可视化方面的有效应用;最后结合作者的研究探索,总结了非线性流形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展望其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HPGMR农垦58S为材料,研究了光周期处理前、后Ca^2+/CaM依赖性蛋白激酶(Ca^2+/CaM-PK)活性及其酶谱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幼穗的发育,Ca^2+/CaM-PK活性均有提高,并且长日照和自然条件下的酶活提高程度大大高出短日照处理。不同时期、不同处理的Ca^2+/CaM-PK酶谱带数未见明显差异,但在总体上,不育植株(LD和ND)的酶带弱于可育植株(SD)。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光学功能成像技术研究了刺激条件下SD大鼠体感区低频自发振荡信号的时空规律, 发现了左、右脑体感区的低频振荡信号在刺激后具有幅度增强、相位发生改变、趋于同步的现象, 并据此讨论了低频自发振荡的产生机理, 认为细小动脉的舒缩对绿光((546±10) nm)下皮层中的自发振荡贡献很大. 此外, 还研究了动脉、静脉与皮层三处的低频振荡信号的相对相位关系, 发现红光((605±10) nm)下静脉和皮层的低频振荡信号有明显的相位差别, 皮层领先静脉0.6~1.0 s; 绿光下, 动脉、静脉和皮层三处的相位差别不明显, 三者基本同步. 分析认为, 绿光下在血管处采集的振荡信号与皮层处采集的振荡信号的形成机理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