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9篇
系统科学   43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克服经典一维模糊逻辑系统的不适应性,提出了扰动模糊命题逻辑的概念.用二维扰动模糊命题逻辑最大子代数I^2R的有限子集I^2Rn取代最I^2R,并在其中引入∑-广义矛盾式理论.结果表明:任意公式至多经过2n-μ+δ次就可降级为矛昏式;证明了矛盾式表示定理,表明关于一种有限值扰动模糊命题逻辑系统而言的广义矛盾式必可升降级为关于另一有限值扰动模糊命题逻辑系统而言的矛盾式.为模糊信息处理的方法和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2.
波形整形器是实现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恒应变率加载的重要手段之一,为研究整形器对入射波形的影响规律,本文以紫铜、黄铜、铝等软材料为研究对象,在37 mm霍普金森压杆(SHPB)设备上开展了整形器直径和厚度、撞击杆速度、长度等因素对入射波形状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并结合数值模拟仿真研究与量纲分析,给出了入射波T1和T2拐点的量纲一应力、量纲一时间的定量表达式,T1拐点的量纲一应力σ/σ*与量纲一参数Y/σ*,(d/Db)2和h/Lb分别呈线性关系;T2拐点的量纲一时间t/t*与量纲一参数h/Lb、Y/σ*都是呈线性关系的.   相似文献   
63.
本文给出了有界线性算子的定义,证明了线性算子,有界性与连续性等价。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CT征象评价支气管肺癌侵犯纵隔结构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支气管肺癌97例,对14种(共750个)纵隔结构的CT表现与手术、纤维支气管镜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记录原发肿瘤与纵隔结构的接触程度,判断该纵隔结构是否扭曲及是否有气管、支气管腔内肿瘤等。结果:以肿瘤与纵隔接触角大于0°(CT分级3~6级)为CT阳性征象,CT评估纵隔结构侵犯敏感度为72.5%,阳性预测值为80.6%;以肿瘤与纵隔结构接触角大于90°(CT分级4~6级)为CT阳性征象,CT评估纵隔结构侵犯的敏感性为47.5%,阳性预测值为82.6%;以纵隔结构与肿瘤接触角大于180°(CT分级5~6级)为阳性CT征象,病理结果为全部受累,其中结构扭曲占7/40,管腔内肿瘤侵犯占2/40。结论:CT检查对于发现支气管肺癌纵隔侵犯有重要价值,改进CT扫描技术并制定特定判断标准有助于提高CT对支气管肺癌纵隔侵犯的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65.
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近郊区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近郊区乡镇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据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布局规划,成都市19个区(市)县12390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被分为3个圈层。第一圈层为外环路(绕城高速公路)以内,五城区全部与龙泉驿区、新都、温江、郫县部分区域,共598km~2,系中心城区;第二圈层为外环路以外,龙泉、新都、温江、青白江、双流、郫县6区县范围共2660km2,,为都市近郊区;第三圈层,其余8个县(市)区域为远郊区。 进入21世纪,成都市也步入了城市郊区化(suburbanization)进程。市区人口、就业、工商业向郊区迁移,这是世界城市发展新潮流。成都市区东郊工业结构调整,大批东郊大中型企业向郊区搬迁;近郊区如龙泉、华阳、温江等7个卫星城兴建大  相似文献   
66.
考虑有m个健康状态J1,J2 ,… ,Jm 和n个死亡状态 D1 ,D2 ,…… ,Dn 的疾病死亡模型,在某些假设前提下,得到了各种状态的转移概率及极限概率.  相似文献   
67.
68.
采用改进的溶胶乳化法制备了纳米SnO2粉末,由X射线衍射实验测定了纳米SnO2粉体的晶化动力学,并采用穆斯堡尔谱技术研究了它超精细场参数与颗粒精细结构,随着处理的温度升高,无论晶化长大或超精细场参数均分二个阶段发生变化。当热处理温度低于500℃时,SnO2粉末的平均晶粒尺寸小于15nm,纳米SnO2颗粒由近似非晶态的表面相与晶态的体相构成。  相似文献   
69.
本文针对城市中由主干道和次干道相交而成的交叉口,提出了在排队全部消散后适当延长主干道方向的绿灯时间的感应控制准则。并用排队论的基本定理对该控制准则下的交通特性作了理论分析。本文还建立了交叉口交通流的仿真模型,运用仿真优化技术(SOT),确定出最佳控制参数,使得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平均延时最小。  相似文献   
70.
基于突变理论的拥挤控制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道路交通拥挤问题,试图提出1种可行的交通拥挤控制的模型和方法.首先提出道路交通拥挤的3种空间形态,简单叙述突变理论的研究内容;阐述道路交通系统发生突变后具有的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利用势函数和动能函数描述拥挤空间交通系统变量之间关系,确定拥挤空间的突变临界点、稳定点和分叉集点,基于突变理论提出限制交通流的拥挤控制模型和可行方法,并用多个例子分析说明其应用的可行性;最后,提出缓解道路交通拥挤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