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5篇
系统科学   32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7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高铝锌合金由于其高温耐磨性较差而受限于各种重型传动领域的使用,碳化硅增强体的加入有效改善了当前的困境。然而以高铝锌合金为基体的复合材料仍然有明显的时效缺陷,且随着重载长程传动的持续而引起摩擦温度剧增,复合材料摩擦表面微观组织中固溶体的溶解度增大,耐磨α相和减摩η相均向软基β相转换引起了微观结构的不稳定,从而导致摩擦工况中复合材料使用性能的不稳定。本文采用搅拌联合熔体超声工艺制备了纳米Zn–38Al–3.5Cu–1.2Mg/SiCp复合材料试样,研究了不同稳定化处理下复合材料的干摩擦磨损行为,分析了磨损性能与磨损量、磨损表面形貌、纳米增强体的分散性以及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稳定化的复合材料内部的纳米SiCp分布更加均匀,经稳定化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随着接触表面温度的升高而在增大,未经过稳定化处理的复合材料显微硬度随着接触表面温度升高基本不变,并且稳定化工艺最优为380℃ × 6 h + 170℃ × 48 h。稳定化处理有利于复合材料中纳米增强体颗粒的分散,不仅细化了晶粒大小还增强了耐磨性,同时由于纳米SiCp的高温热稳定性还进一步抑制了在磨损时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中硬质相向软质相的转变过程,同时稳定化处理也有利于缓解纳米SiCp在基体界面处所引起的裂纹源。  相似文献   
832.
文章以某型号叉车发动机舱的散热特性为研究对象,建立叉车发动机舱的实体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分析舱内热流场的分布规律;基于数值计算结果,对散热器导风罩和聚风罩结构以及风扇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以改善叉车发动机舱内的气流组织,减小散热器热回流,提高散热器风量、进出水温差及散热量;提出一种组合优化策略,在维持液压油、传动油散热器正常工作情况下提高水散热器性能参数,使得水散热器进风量增加4.4%,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增加10.3%,散热量增加9.0%。  相似文献   
833.
 为积极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任务,提出了主动健康管理(PHM)服务模式的理念。PHM是以人为本的模式,强调个人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旨在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健康管理模式。剖析了中国健康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提出开创“主动健康模式”新时代所需要的5个发展维度,即通过提高主动健康管理素养水平,精准预测健康风险,智能预警预测健康事件,有效干预健康结局,从而促进全民健康。基于这5个发展维度,探讨了主动健康管理新模式所需的支撑条件和技术体系,包括理念变革及政策支持、信息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健康监测技术、健康行为干预技术以及推进社区示范与评价研究,总结了主动健康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学、数据生态领域、人工智能、社区实践、循证医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834.
针对具有混合时滞的分数阶神经网络的有限时间同步问题,基于Gronwall不等式、不等式放缩技巧以及一些分数阶微积分的分析技巧,推导得到混合时滞的分数阶神经网络的有限时间同步的充分判据,并通过数值模拟实验验证了所得结果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35.
为了提出更优的CRTSⅡ型轨道板碳化可靠度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轨道板碳化作用的发生机制,探究了碳化深度模型,然后结合现有研究建立了CRTSⅡ型轨道板碳化的功能函数,最后应用高阶矩法求解了轨道板碳化的功能函数随时间变化的可靠度指标,得到了轨道板碳化功能函数的概率密度函数。计算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矩法所得结果与蒙特卡洛法相近,但采用矩法仅需计算35次,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CRTSⅡ型轨道板最初服役的碳化可靠度指标满足要求,轨道板处于安全状态,随着服役时间增加,可靠度指标呈下降趋势,直至服役第15 a以后,CRTSⅡ型轨道板碳化可靠度指标已经低于规范要求,服役后期轨道板极易发生碳化失效,将会影响轨道板耐久性,可能影响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36.
雅鲁藏布江流域的造林工作对提升流域水土保持以及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北京杨(Populus×beijingensis)和银白杨(P.alba)作为该流域的主要造林树种,但这两树种对高寒环境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较少.为深入探讨雅鲁藏布江流域主要杨树人工林的生态适应性,本文以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不同海拔分布的北京杨和银白杨为对象,通过采集叶片并进行性状特征的测定,对该流域主要杨树人工林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i)树种和海拔效应对北京杨和银白杨的可溶性总糖、淀粉、果糖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都具有显著影响;(ii)在高寒环境中,北京杨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较银白杨更强.综上所述,北京杨在应对高寒胁迫时较银白杨具有更好的耐受性.未来在青藏高原杨树人工林的造林工作中,应主要考虑选择北京杨.  相似文献   
837.
为更好地探究神经红蛋白血红素铁配位情况改变对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以神经红蛋白作为血红素蛋白模型分子,在其远端引入甲硫氨酸。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动力学以及电子顺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研究,其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二级速率常数knitrite从0.44 L/(mol·s)提高到487 L/(mol·s)。结果表明,血红素口袋结构对蛋白的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38.
采用成单19号为参试品种,在四川省喜德县海拔1700mm 的孙水河谷冲积土壤上进行试验,采用营养土软盘育苗,定向移栽,施足底肥、配方施肥、化肥深施、防治病虫、人工辅助授粉,剔除老叶,授粉结束后,去雄花等配套技术。经实际验收,亩产达到1015.7kg。创造了凉山州乃至四川省玉米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