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基于最大叶子子树优先策略的多敏感属性保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将多敏感属性隐私保护问题转化为多敏感属性L-多样性问题,然后给出了多敏感属性树构造方法及最大叶子子树优先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多敏感属性保护算法。最后,通过实验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保护数据隐私,减少信息泄露。  相似文献   
132.
通过调研,从青海省工业企业著名商标、名牌产品概况,消费者、企业员工对青海企业品牌认知度情况和青海企业品牌文化现状方面,分析了青海省品牌及品牌文化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3.
利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研究人血清白蛋白与樟柳碱、山莨菪碱、阿托品、东莨菪碱间的非共价作用,考察进样液pH值及质谱仪毛细管温度、锥孔电压等对莨菪烷类生物碱与人血清白蛋白非共价结合特性的影响.计算莨菪烷类生物碱与人血清白蛋白复合物的结合常数(K)和最大化学计量比,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人血清白蛋白与樟柳碱、阿托品、山莨菪碱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主要为静电引力,与东莨菪碱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主要为疏水作用力.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可用于莨菪烷类生物碱与人血清白蛋白非共价结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4.
当前,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主要出现在城市和城镇,而生态破坏则发生在山区的广大农村,最突出的是森林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因此,怎样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寻求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已成为人类继续生存和发展的一个迫切问题。在水土保持中,可以寻找一种群众乐意推广的经济价值高、保持水土好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山苍子就是一种适合推广种植的良好植物。山苍子,学名山鸡椒,俗名木姜子、山  相似文献   
135.
掺碳的钇铁金属互化物的自旋电子结构及其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自旋极化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法计算了系列模型化合物Y2Fe17Cx(x=0、1、2、3)的电子结构,讨论了该化合物的磁特性.通过系统对比,证实了体积膨胀是增加这类互化物磁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6.
本文从诗和词创作的精神及物象选择着手,分析了从唐代的近体诗到唐末五代及北宋前期诗词衍变的基本特征和精神与物象的选择对诗裂变为词的作用,肯定了唐末五代及北宋前期大量出现的以女性为写作对象和情感基调的内容较狭窄的词的积极意义,确定了它在诗境到词境的转化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7.
超声波诱导柞蚕蛹血淋巴产生抗菌物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祁国荣 《科学通报》1983,28(10):622-622
自然界中昆虫是一类具有高度适应性和防卫机能的动物,注射细菌于昆虫休内能诱导产生溶菌酶及抗菌蛋白,如鳞翅目的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家蚕(Bombyx mori)、天蚕(Hyalophora cecropia)、柞蚕(Antheraca perngy)、及蓖麻蚕(Samia cynthia ricini),  相似文献   
138.
针对数据分类问题,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噪声数据对分类结果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总类内分布的松弛约束双支持向量机模型;该双支持向量机算法从约束不等式集出发,通过模糊集的思想引入一对约束参数项来松弛约束条件,提出松弛约束的隶属度函数,以有效减少噪声数据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同时将样本总的类内分布信息引入到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构造中,提出总类内离散度矩阵正定的条件。结果表明,与4个常见的双支持向量机相比,提出的双支持向量机模型不仅有较好的减噪及分类性能,而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9.
《中国科技术语》在2007年第4期和2008年第1期展开的关于prion定名的讨论,体现了学术界的百家争鸣,目的是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很好。在讨论中,笔者写了一篇题为《“朊病毒”比其他译名好》的短文。文末也指出:其他译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在,阅读了贵刊登载的一系列讨论文章后,笔者归纳得到下列看法,并建议不要再争论了。  相似文献   
140.
1990年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生物化学名词》只有1531条。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其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1)较古老的“生物化学”与较新的“分子生物学”两门分支学科的密切关系已被广泛接受,两者相结合成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自从1991年国际生物化学联合会(IUB)改名为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会(IUBMB)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国家的和地方的生物化学学会都基本改名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同时,许多“生物化学系”、“生物化学学报”等也都相应改了名。(2)每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和化学奖的绝大部分奖项都是与生物化学领域相关的,例如,发现一种新型致病因子prion(朊病毒)是一类特异蛋白质、发现核糖核酸(RNA)具有催化功能,称作ribozyme(核酶)、发现NO(一氧化氮)是心血管系统的信号分子,以及发现断裂基因、发明PCR(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等等。(3)“人类基因组计划”已基本完成。假设1个基因表达得到1个蛋白质(酶)或者1个RNA,人体中的约30000个基因就至少产生30000个不同的蛋白质(酶)和RNA,因而,新的蛋白质和RNA名词大量涌现。(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出大量更准确、更快速、更微量的技术与方法。在这种背景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于2001年6月决定成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经过一些微调,委员会现有顾问5名,委员31名(其中先后退休的委员15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01年9月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暨第1次会议,会上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待审定和释义名词区分为12大类(见下表),每大类设负责人1~2名。其后,分别于2002年9月、2003年11月和2004年10月召开了第2次、第3次和第4次会议。每次会议参加人数在2/3~3/4之间。经过4年的努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的审定,从收集名词、初选名词、一稿、二稿,现已得到了“送审稿”,并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复审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的审定和释义是在各小组工作的基础上,主要以会议形式进行的。每次会议后,各负责人则根据会上提出的问题和意见,组织本组成员对条目具体讨论修改,并广泛征求同行意见。然后汇总给主任和秘书。主任和秘书则对各大类名词进行协调和平衡,指出可能存在的定名或释义错误,提出转变类别的意见,而更多工作则是进行技术处理,包括名词查重、查找出互不统一的定名和释义等。然后反馈给各大类负责人参考修改,为下次会议作准备。如此循环。每次会议不可能讨论太多问题,需要主任和秘书整理出一些最需要讨论、统一和解决的共性问题。经过多次会议讨论,我们总的认为:要基本确认1990年公布的第一批《生物化学名词》的定名;努力避免一词多名,尽量不用或少用“又称”;区别意义相近的名词或前缀的定名是很必须的,如repression(阻遏)、suppression(阻抑)与inhibition(抑制),response(应答)和reaction(反应),anti-(反)和reverse(逆),di-(二)与bi-(双)等。对一些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命名不一的新词,尤其需要进行取舍和统一,如:prion(朊病毒)、ribozyme(核酶)、ubiquitin(泛素)、shuffling(混编)、alignment(排比)等。对复合词、同类词的收集,很难制定一个统一标准,但达到了共识,即收集其中“重要的”。至于名词的释义,大家认为一定要准确或努力做到准确,宁缺毋滥;除少数外,释义不能过长;释义中一律不可以用“可能”、“可能是”、“功能未知”等字句表述(早先的几稿多次出现过)。还有,释义中一律不列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送审稿)于2005年6月完成,约5700条,分12大类(见表1)。这次审定和释义的词量是1990年审定出版的(没有释义的)1531条的3.7倍。其中,蛋白质和酶类约1700条,核酸和基因类约980条,技术与方法类约1000条,3类相加占总条数的65%以上。事实上,这次审定与释义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远不足现在理论上应该存在的名词的1/10,因此,任重而道远!来日方长!!此外,以我们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为基础,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双方协商进行的海峡两岸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的对照版本,也正在讨论和修改中。经过4年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和释义,有以下几点肤浅体会:(1)一定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全体审定委员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的积极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由老、中、青委员组成,他们知识渊博、一丝不苟。必须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尤其是老委员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2)科学的发展使真正的同行越来越少。有大同行、中同行和小同行。为了使各大类名词之间的委员们相互交流和加强协调,在经费许可情况下,组织会议集体讨论,甚至争论问题是有效的。所以我们4年开了4次全体会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3)需要有一个比较熟悉电脑软件的秘书,这对加快和完善名词审定和释义工作,非常重要。无论传递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绝大多数是以电子邮件及其附件形式进行的。除了主任、秘书外,各大类负责人最好也能自由地使用电脑。(4)除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拨款外,我们从一开始就考虑寻找赞助。我们争取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2个基金会,以及个人的一些赞助。推动了工作开展和进行。最后提一个建议:鉴于包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在内的各个学科的新名词不断地大量出现,靠各分支学科10~15年一个周期集中进行名词审定,显然是满足不了科学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约定俗成”的名词往往不是好的定名,有时造成混乱,日后改也难。因此建议要定名于名词出现的早期、更早期。《科技术语研究》中有“公布科技名词”栏目,很好。但尚不突出、也不够集中。建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下设一个机构,专门负责联系各分支学科,进行新名词的收集和定名,定期(例如每年)出版不分学科(例如区分为理科、工科、医科等)的专集或专刊,以罄社会需求,而不是只将其“隐藏”在《科技术语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