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1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吴海兵  王奇  王智  周吉湘 《科技资讯》2006,(32):169-169
本文从文宁和现实案件两个方面对传统用人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正确性进行了探讨,文章从《康熙字典》、《说文》、《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汉字形音义分析字典》等八种工具书对“疑”字的定义中与用人相关的解释入手,运用人本管理的有关理论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疑字进行分析,又通过剖析现实的案例,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不足进行了论证,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用人观,即“疑人试用,用人当疑。”  相似文献   
172.
将测量仪轴线矢量描述为直纹面的直母线,直母线随回转轴一起误差运动,其轨迹形成直纹面,通过建立的直纹面几何模型分析测量仪安装位姿不确定性对测量结果影响,并提出一种消除仪器安装位姿不确定性影响的评价新方法.定义了球面像误差和腰线误差去描述直纹面的误差运动范围,并通过优化得到全局不变量.采用全局不变量对主轴误差运动进行评价具有唯一性,可以剔除安装位姿不确定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Lion公司的双标准球测量仪实际测量得到主轴误差运动参数,通过3次安装实验优化结果对比,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3.
南宁市九州国际深基坑采用桩撑以及桩撑锚联合支护等多种支护体系,其周边环境非常复杂,文中针对基坑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地表沉降、环梁支撑轴力、建筑物沉降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深基坑变形情况与基坑周边环境有关,临近道路和建筑一侧变形较大;桩顶锚索能有效控制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环梁内支撑能有效控制基坑深层水平位移;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图线大致为弓形,最大侧移小于软土地区的统计结果,车辆荷载会加剧蠕变效应,增大侧移;最大地表沉降与支护桩顶侧移密切相关;周边建筑在发生沉降的同时向坑内倾斜;立柱的隆起受开挖面积和开挖时间影响较大;环梁支撑轴力值表现为环撑角撑辐射撑,支撑体系均能满足围护结构变形控制指标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同类深基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4.
浅论数据备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智 《甘肃科技》2006,22(10):81-82
数据备份是数据存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实时备份系统是保证企业数据安全性与完整性的关键所在,而如何构建企业的实时备份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介绍了目前最常见的四种备份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75.
浙江省温岭市“6.13”液化石油气(LPG)槽罐车爆炸事故发生在G15沈海高速公路的匝道附近,事故共造成20人死亡,175人受伤,引发周边民房及厂房倒塌,树木受损严重.本文通过对浙江温岭“6.13”槽罐车爆炸事故的调查和研究,详细还原了事故发生经过,对泄漏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分析了液化石油气泄漏后发生的...  相似文献   
176.
为提高胶粒储罐的使用寿命和搅拌效果,采用Fluent仿真软件模拟罐内流场情况,分析挡板对储液流动的影响,并对挡板结构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挡板最大压力降低58%,其承受压力、抵挡应变、增加稳定性的能力符合生产要求,对抑制自由液面的波动也起到良好作用;间隙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挡板反面死区的流场环境;贴板、肋板的存在使挡板更加稳定,有效避免了因挡板形变导致与罐体连接处焊缝产生撕裂的现象;储罐压力下沉、搅拌回漩下沉至6 000 mm处,可以使介质充分混合.  相似文献   
177.
通过Al–Mg–Mn–Sc–Zr点阵结构与Al84Ni7Gd6Co3纳米结构相结合制备Al–Al互穿相复合材料。采用选择性激光熔化法制备点阵结构,随后在晶格中填充Al84Ni7Gd6Co3非晶粉末,最后采用热挤压制备成形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热挤压过程中元素扩散和塑性变形使复合材料致密化,界面结合良好;样品呈均匀的非均相结构,主要由平均晶粒尺寸小于1 μm的蜂窝状点阵结构和含有大量纳米金属间化合物和纳米晶粒α-Al的纳米结构区组成。非均质结构形成硬区和软区双峰力学区,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可接受的塑性,其中抗压屈服强度和抗压塑性分别可达~745 MPa和~30%。高强度可以用混合、晶界强化和背应力的规律来解释,而可接受的塑性主要是由于纳米结构区域的约束作用延缓了脆性断裂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