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证明了在各向异性网格下,双线性元插值的各向异性特征,分析了二阶双曲方程的双线性元解的收敛性,得出了超逼近结果。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热带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总有机碳、总氮、总氢的分析,揭示了末次冰消期东亚季风发生了多次快速变化的气候事件,并与格陵兰冰芯GISP2记录有较好的对比,但末次冰消期初始转暖湖光岩早于格陵兰,反映了古季风变化的不稳定性以及北半球高低纬度气候连接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3.
煤与煤系页岩生油的分子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煤系有机机质碳同位素分布受控于沉积环境及其相应生物生产力变化这一理论假设,应用气相色谱/碳同位素比值质谱技术,对比研究了煤系沉积中煤和煤系页岩可溶有机质分子碳同位素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煤较煤系页岩更富集重碳同位素,据此提出了判识煤和煤系页岩生油的分子碳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吐鲁番盆地煤成油对比。  相似文献   
64.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面源信息系统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云鹏 《科学通报》2000,45(Z1):2763-2767
利用遥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面源信息系统.(non-point 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 NPSIS), 并以深圳为例介绍了基于遥感和GIS的NPSIS的建立方法以遥感土地利用图像为环境单元,通过面源模型参数将面源模型与面源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建立了基于面源信息系统的分析计算模块,并进行了初步的面源计算与分析.(non-point 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 NPSIS),  相似文献   
65.
热带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高分辨率的生物硅、总有机碳,总氮、总氢分析结果表明,末次冰消期东亚夏季风的变化特点十分符合两步式的冰消期模式。这一结果提供了末次冰消期两步式变化特点在西北太平洋低纬度陆地区存在的证据。  相似文献   
66.
南沙海区末次冰期以来黑碳的沉积记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位于南沙海区的17962柱状样提供了约 30 ka以来的沉积记录.从中提取的反映火灾历史的黑碳数据揭示出在冰期,特别是在 18 kaBP前后的盛冰期,黑碳含量和堆积速率波动较大,而全新世则相对稳定得多.黑碳稳定同位素组成表明,从冰期到全新世,其燃烧的前身物主要是以C4植物为主的草本植物.南海南部周围地区以草本植物为主的亚高山、高山植被带是可能的黑碳来源区.冰期与全新世该地区垂直植被带的变化导致了黑碳沉积特点的变化.  相似文献   
67.
点青霉高产葡萄糖氧化酶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产葡萄糖氧化酶的点青霉(Penicilium notatum)No.8312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对单菌落进行摇瓶选育,在193个突变株中初筛选定3株.进一步对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试验,复筛得到了一株(No.T111)高产葡萄糖氧化酶的菌株,连续12次对其传代试验,该突变株遗传性状稳定,摇瓶产酶水平达到55.7U/mL,比出发株(36.2U/mL)提高了53.9%.  相似文献   
68.
刘大永  彭平安 《科学通报》2006,51(14):1696-1701
超强混合溶剂(CS2-NMP)对煤具有很强的抽提能力, 可抽出煤及镜质组中大部分沥青质组分. 通过研究镜质组及其抽余物的瞬时热解产物特征, 可加深对于镜质组支链结构及其分布特征的认识. 选取了几个典型低成熟煤样并通过手选的方法富集其中的镜质组, 进行不同溶剂连续抽提实验. 并对镜质组及其超强混合溶剂抽余物进行了瞬时热解-色谱/质谱(Py-GC/MS)实验. 结果表明, 超强混合溶剂对镜质组的抽提率明显大于其他普通溶剂. 混合溶剂抽余物瞬时热解C7+液态烃产率明显下降, 同时热解产物中各组分所占的比例也有明显变化. 混合溶剂抽提后脂肪烃产率, 尤其是高碳数脂肪烃产率明显降低. 由此可见, 可抽提沥青质组分对于瞬时热解产物、尤其是正构脂肪烃组分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9.
前寒武纪有机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超  彭平安  盛国英  傅家谟 《科学通报》1999,44(21):2251-2261
综述了寒武纪有机质研究在生物标志化合物,同位素和相关分析技术方面的进展,探讨了前寒武纪有机质研究中可溶有机质原生性,污染克服等关键问题对前寒武纪有机质研究的发展方向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70.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斜柱构件在工程设计中越来越流行,同时,也给现场的施工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详细介绍分析了从工程概况、工艺流程、施工操作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超高劲性斜柱施工技术,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