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富集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轮南凸起经历了晚加里东期、海西期的强烈隆升剥蚀及印支期以来的叠加改造过程.轮南凸起及其周围地区长期处在油气运移的指向上,经历了3个一级波动周期的油气成藏旋回:第一成藏旋回以破坏为特点,第二成藏旋回以改造为特点,第三成藏旋回以富集为特点。轮南地区溶洞系统有3个发育段,缝洞系统发育程度及其连通性是风化壳型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密集发育的裂缝及小断层沟通溶洞就形成油气富集区;而孤立的溶洞由于没有油气来源,钻到溶洞发育区也是出水。在断垒带顶部泄漏区含水;紧邻的斜坡高部位盖层条件欠佳为高渗漏区,是稠油分布区;斜坡低部位以及平台区,晚期油气的充注形成轻质油和凝析油分布区;中、上奥陶统的残存区是寻找早期形成的碳酸盐岩原生油气藏的有利地区.围绕轮南低凸起沿斜坡往下向着凹陷的方向是碳酸盐岩有利油气富集区.准确预测碳酸盐岩缝洞分布区是本区发现油气的前提,而准确识别裂缝及小断裂的分布更是提高勘探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2.
证明了半素分次Г-环的Maschke定理。  相似文献   
53.
在内蒙古高原荒漠区依照红砂的自然分布,按湿润度梯度,选取了4个样点进行考察、取样,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红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条ISSR引物扩增出307个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9.02%,揭示了红砂基因组具有丰富的多态性.4个红砂种群Nei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在0.1962~0.2392,Shannon信息指数的变化范围在0.3006~0.3658.分子变异分析表明,在总的遗传变异中有27.67%的变异发生在群体间,有72.33%的变异发生在群体内,种群间有高度的遗传分化.分布在极度干旱的典型荒漠中的红砂种群与其他种群的遗传距离最大,群落组成单一,具有特殊性和脆弱性,应重视保护与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