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本文对由聚己二酸丁二醇酯(数均分子量为2000),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扩链剂1,4一丁二醇形成的聚氨酯溶液的 C—13NMR 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_1)与温度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在氘代二甲基亚砜溶液中,应用JEOL FX—60Q 核磁共振仪测定了不同温度下(40—90℃)聚氨酯链上不同嵌段上 CH_2及 CH 碳的 T_1值,利用所得数据对聚氨酯分子链运动随温度的变化及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平喘酮又名1,1'-双异薄荷酮,它的2个几何异构体经立体化学研究证明:θmp=166-168℃的异构体是内消旋1,1'-双异薄荷酮,其构型为1R,1'S,4S,4'R.θmp=137-139℃的异构体是外消旋1,1'-双异薄荷酮,它的构型为(+)旋光异构体是1R,1'R,4R,4'S,(一)旋光异构体是1S,1'S,4R,4'R.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联盟模式及实现机制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当前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联盟的3种模式,并分别就纵向共享与横向共享联盟模式的运行环境与实现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该校各学科教师的信息行为习惯、信息需求、信息能力、培训需求等做了调查、统计和分析,揭示了各学科教师利用信息的行为特征和需求,提出了当前学科服务的主要方向,为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探究教学在我国开展的现状,指出将探究教学理念引入高校课程改革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制约高校课程改革的因素,论述了如何应用探究教学理念来构筑新的高校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统一采用国际计量单位(如米、克等等)是科技发展的大势,它含义明确,克服了多种旧制并行所造成的混乱。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大家都采用国际计量单位,可以减少误解,便于交流,优点是很多的。原则上讲,不符合国际计量单位的旧制,应该予以废除。但各国都有自己的传统用法,其中有一些涉及人民大众生活习惯的计量单位要慎重从事。我们认为,要有一个限度,只要是无关大局,就不一定要“一刀切”,非改不可。所谓过犹不及,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在市面上,尽管卖家用的台秤是“千克”刻度,买卖双方却都视而不见,仍然论斤论两。这个局面恐怕要持续很长很长的时间。“千克”固然好,是国际计量单位,但似乎不应该强行“推广”到“一刀切”的程度。我国的度量衡尺、升、斤,是与国际计量单位成简单的3、1、2的比例关系的,其中尺是10寸,斤是10两,这种易于换算的旧制,即使继续沿用,与公制并行,也无损于“科学性”,大可不必予以改变。它比起1米=3.28英尺,1英尺=12英寸,1英镑=16盎司要简单优越得多了。因此废除旧制应该有一个限度。在化学方面,废除“当量浓度”是有道理的,但“当量”一词不应全面取消。例如法拉第定律,96500库伦的电流涉及一个摩尔的电子转移,作为一个“当量”,是一个明确的概念。把一个多价金属的每一个摩尔,根据反应的具体情况,折合为“当量”数,是明确无误的。例如,若价的变化是3,则1/3摩尔(兹以“1/3M”表示)就是一个当量。按照现在的规定,人们须把1/3M叫做一个摩尔才算符合要求。这是很不合理的,是“讳用”当量一词所造成的尴尬后果。对“当量”似不应谈虎色变,连名词委员会审定的“化学名词”一书中也不敢提“当量”二字。全面废除当量的概念,打击面未免太宽了一些。以下想再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首先,有一些“封闭”体系,是不应该强求一致的。例如,旧制热量单位“卡”按规定应改为“焦耳”,但在食品的热量方面就没有改的必要。食品热量的“卡”的表示法,既是习惯用法,又不会引起交流上的误解,改起来毫无好处。这种封闭体系和宝石的“克拉”一样,是不该急于改动的。另外举一个例子。血压历来用毫米(汞柱)表示,90毫米、150毫米,一目了然。现在改用“千帕”表示,上面两个数字就成了11.8与19.7千帕。这样一来,数值范围变窄了,很不方便。新的血压计上虽然毫米与千帕并行,但前者是“非法定”单位。最近一个有关献血的公告,所规定献血人的血压,只有千帕值,可见推行力度之大。千帕的读数,缺点是范围太窄。人们的血压若用毫米来表示,“120毫米收缩压、70毫米舒张压”的一般正常血压范围,用千帕表示就成了“16千帕~9千帕”。但这还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千帕的应用,在这里实际上是不科学的,是有严重错误的。需要强调的是,血压计上读数值表示的是“表压”。120毫米的血压是“表压”,其实是表明它比一个大气压要高出120毫米。倘若当时的大气压是760毫米,那么,这个血压的总值就是880毫米了。如果血压真的是只有120毫米,划破了皮肤之后就不会流血,反而是要由创口吸进空气了,因为120毫米是一个不算太差的“真空”了。与这个“表压”相应的“总压”,不是一个“定值”。倘若当时的大气压是750毫米,总压就不是880毫米,而是870毫米了。但这个120毫米的读数,在临床上是明确的,与大气压(在一般情况下)的波动无关。它像一个建筑物的高度一样,是明确的,不因所处地方的“海拔”(犹如这里的大气压)的高低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建筑物的高度若用“海拔”来表示,是很不方便的。千帕是一个不容含混的单位,千帕没有“表压”之说。16千帕就是16千帕,放之四海而皆准,它没有“表压”的含义,不能用于表示血压,它本身就是“总压”。因此16千帕只能代表一个特定的“真空度”,用真空表才能够比较方便地加以测量。对于深水作业的潜水员来说更是如此,其血压可以成倍地增长,只有表压基本不变。但千帕没有“表压”的含义,不能用于表示血压。若说某人的舒张压是11.8千帕,甚至5.4千帕(低血压患者),是要闹笑话的,因为这些都属于“减压”状态,快要达到“热血沸腾”的地步了。所以用它又来代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血压,“一身二任”,是不许可的。现在用千帕表示血压,已取得“法定”的地位。但它不合理,不科学,所以我们认为应予以取消,并恢复用毫米汞柱表示血压方法的应有地位。* 梁晓天院士是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7.
以黄浦江上游水源为原水,采用运行水量各为1 m3·h-1的两套中试设备,通过在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前预加臭氧氧化和预加氯氧化平行对比试验,测定了CODMn、UV254、TOC三种表示有机物含量的替代参数和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研究了预臭氧化工艺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对预臭氧化水的生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发现:在原水CODMn为5.56~6.50 mg·L-1情况下,预臭氧化工艺对CODMn的去除率比预氯化工艺提高2.5%,对UV254的去除率比预氯化工艺提高6%;两工艺对TOC的去除率均不高;预臭氧化工艺出水生物稳定性差,AOC明显大于预氯化工艺.  相似文献   
18.
关于Fullerene汉文规范名的讨论编者按 汉语科技名词定名时,常有少数词很难给出大多数人都赞同的好名称。本刊辟此专栏对一部分重要的、跨学科的、影响较大且十分混乱的名词进行集中讨论,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全国名词委再召开研讨会,确定规范名。上一期本栏讨论了virtual reality一词的汉文规范名的问题。本期讨论化学中的难点词Fullerene的汉文名问题,这是碳家族中的新的分子。关于它的汉文名,专家们有许多建议,例如:①富勒烯 ②球碳 ③球烯 ④碳球烯 ⑤碳笼烯 ⑥笼碳 ⑦足球碳 ⑧团簇碳 ⑨碳笼 ⑩布基球 ⑾芙(台湾已定的名) ⑿碳簇(台) ⒀碳簇烯(台) ⒁碳烯簇(台)等等。现刊登一部分专文进行探讨,欢迎广大读者发表意见,踊跃讨论。对于C60,C70等一类物质的中文译名问题,有一些争议。争论的焦点是,命名时需要考虑它们到底算是“单质”,还是“化合物”。认为必须以单质为出发点的,主要依据是它们只含碳,而不含任何其他元素,只是碳的一种存在形式而已。因而应按照“碳”的命名,造(或借用)一个以“石”为偏旁的字。对此我们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如果对C60进行加氢,可得到不同程度的加氢产物。在这些产物中,未被加氢的部分,其谱学性质表现为芳香体系,已被加氢的部分,则表现为烷烃体系。若将分子中的氢全部拿掉,整个分子就成为典型的芳香体系。别的不说,C70的C-13核磁共振谱就只出现一个典型的芳碳峰。我们不能不承认部分加氢的C60是化合物,那么丢光了氢的C70就只能被认为是去氢的最终产物,也是化合物。加氢只不过是一个例子。C60的加成反应是一个研究热点,目前还继续保持着方兴未艾的势头。在大量的有机化学反应研究方面,把C60作为化合物看待是很自然的,它与加成产物之间,没有什么“戏剧性”的差异。勉强把C60、C70等一系列化合物割裂出来,仅仅因为它只含一种元素而视之为单质,与C60研究的客观事实不符。命名法应该照顾这个客观现实,为化学研究服务,为一系列与之有关的衍生物的命名铺平道路,而不应拘泥于什么“定义”之类的要求。当然可以说C60等是“单质”。但它们必须是一身二任的,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把“化合物”的身份抹掉。从化学性质的观点出发,它们是比较活泼的芳香体系,和萘、菲等化合物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给予相应的命名,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因此,我们认为,将fullerene类译为“芙烯”,在一些必要的情况下简称为“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于C60,C70等一类物质的中文译名问题,有一些争议。争论的焦点是,命名时需要考虑它们到底算是“单质”,还是“化合物”。认为必须以单质为出发点的,主要依据是它们只含碳,而不含任何其他元素,只是碳的一种存在形式而已。因而应按照“碳”的命名,造(或借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