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反相气相色谱法研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热熔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相气相色谱法(Inverse Gas Chromatography,简写IGC)是研究聚合物相变和测定其结晶度的一种有效方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MWPE)有一系列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本文的工作是用IGC 法研究UMWPE(M(?)=70-315×10~4)的晶相特征熔融温度和结晶度.  相似文献   
12.
13.
以间规聚苯乙烯sPS-sPS/Al2O3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测量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并用扫描电[英文作者]PA66/g复合,制备出sPS-sPS合金具有明显的增韧增强[英文作者]PA66/g镜观察了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Al2O3粒子对于sPS/PA99/g-sPS合金具有明显的增韧增强作用;随着纳米A12O3粒子质量为6g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大,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研制出以聚乙烯粉末 为载体的乙烯气相聚合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16.
乙烯高效催化聚合动力学及初生态聚乙烯的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GZ—1型(TiCl_4/MgCl_2)高效催化剂和ZS型(TiCl_4+Ti(O-nC_4H_9)4/MgCl2两种高效催化剂在常压下进行的乙烯聚合动力学.用动力学方法测定了它们的活性中心浓度及有关动力学参数。发现这雨种催化剂在催化乙烯聚合时的活性中心浓度、链增长速率常数都比普通的齐格勒催化剂大,而表观活化能△E值则都比后者低,尤其是ZS 型的△E值仅为普通齐格勒催化剂的四分之一。提出倦化剂活性中心的可能结构并阐述两种催化剂获得高效的原因.本文还研究了初生聚乙烯分子量和熔点随聚合时间而增大的变化.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不同聚合时间产生的初生态聚乙烯的形态,观察到从球状变化为珊瑚状的过程并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7.
合成3种新型的含有不饱和端基的热致液品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在80℃左右,出结晶态直接转变为向列型介晶相,山向列型介晶相转变为各向同性液体的温度随液晶化合物的组成不同而不同。液晶分子的极性增加可提高液品化合物由结晶相进入向列型介晶相的转变温度。相对降低液晶分子的硬段长度,可使液晶化合物出向列型介晶相进入各向同性液体的转变温度升高,同时利用核磁共振(NMR).差热分析(DSC),正交们光显微镜以及元素分析对液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一系列负载型钛系高效催化剂:GZ、ZS、ZE、YJ、CP、STP、SN、HE型等8类,成功地用于乙烯、丙烯、丁烯-1、苯乙烯均聚合,以及乙烯和α-烯烃之间的共聚合反应。研究了催化剂组份、聚合条件、共聚单体配比等对催化活性及多种烯烃聚合反应的影响,聚合反应动力学;并测定了催化剂活性中心浓度及动力学参数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发展 ,越来愈多的高分子材料相继问世。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更加重要。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尼龙、化纤等纺织用品 ,还是汽车和航天工业中所需要的耐高温等特殊材料 ,高分子产品每年正以迅猛的速度递增。据统计 ,每辆轿车中所用的聚合物已经由20世纪80年代的10公斤/辆提高到90年代的100公斤/辆。优质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个研发重点。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稀(PVC)和ABS,被称为高分子五大通用塑料。其中PE、PP类聚烯烃占整个塑料工业的70~80%的份额。这些材料不是天然就存在的 ,而是由乙烯、丙烯等单体经过特殊工艺聚合而成。  相似文献   
20.
单茂钛催化剂五甲基茂基三对甲氧基苯氧基钛[Cp^*Ti(OC6H4OCH3)3]/甲基铝氧烷(MAO)/三异丁基铝(TIBA)体系催化苯乙烯聚合,在不同的聚合介质中,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活性和立构选择性,聚合产物的结构和性质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