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5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针对连续小线段加工的平均速度低、路径不连续和振动冲击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拟合的小线段平滑实时插补方法。通过分析连续小线段路径的几何特性及加工工艺,提出了连续小线段的相邻段长度比准则和相邻段临界夹角准则来选择满足要求的数据点集。根据凹凸性准则对可拟合点集分段后拟合为参数曲线,通过直线和参数曲线混合插补实现连续小线段的高速平滑加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加工速度,减小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同时保证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72.
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的科学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政府集中了一批中外科学家进行了广泛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当时的许多研究都是属于科学实验性质的,如仪器制造、测定数据、测试、药物研究等等,而且有的规模很大。为叙述方便起见,我们将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时期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3.
高斯学说传入中国的经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斯是世界科学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他在物理学、天文学、大地测量和数学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高斯(C.F.Gauss)1777年4月30日生于德国的布伦瑞克城,他的父亲是位短工。因其数学才能引起当地大公爵的注意,于1795年进入哥庭根大学,1799年在黑伦斯太德大学获得  相似文献   
174.
介绍了一种新型智能化热电偶温度采集模板的设计及原理。该模板运用通道复用技术 ,采用电压 -频率变换器为信号变换单元 ,利用高频光耦实现与现场信号电隔离 ,并由 5 1系列单片机完成温度信号采样、热电偶线性化、以及零点校正和冷端补偿计算。该模板精度高、抗干扰性强、易调整、价格低 ,已广泛应用于退火炉的温度控制系统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5.
进行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突变体Reteplase(r-PA)基因的克隆,并在甲醇毕赤酵母(Pichia methanolica)中实现了胞外表达。以基因工程菌株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306染色体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克隆了r-PA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并进行了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克隆到的基因序列长1.1 kb,与已发表的Reteplase基因同源性达99.91%,其编码的氨基酸顺序一致。文中还构建了甲醇毕赤酵母分泌性表达载体pMETαA-r-PA,用PacⅠ单酶切将pMETαA-r-PA线性化后,采用电转化的方法将其导入甲醇毕赤酵母PMAD16中,PCR和表型鉴定表明,筛选到Reteplase基因已经整合到甲醇毕赤酵母染色体上的阳性克隆。经摇瓶初步培养及以甲醇为唯一碳源诱导表达,胞外Reteplase表达水平最高达27.93mol/(s.L)。  相似文献   
176.
太行山东麓南段是太行山一个主要的焚风中心,选择太行山东麓南段4个受影响地市(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2011—2020年冬小麦灌浆期和乳熟期(5月10日~6月10日)61个中国国家气象站逐小时气象资料,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焚风对太行山东麓南段冬麦区干热风灾害的影响.结合2019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QX/T82—2019),提出了焚风影响地区干热风统计方式,完善了焚风影响地区小麦干热风统计的相关规定.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致灾焚风和干热风年度分布相关性较高,致灾焚风是造成5月10日~5月30日干热风的主要因素,进入6月后,干热风受致灾焚风和太阳辐射增温共同影响.空间维度上,太行山东麓南段以东50 km以内受焚风运动影响强烈,干热风频次空间变化呈现出太行山东麓南段西部丘陵和山前平原为高值、自西向东强度逐渐减弱的梯度特征.基于GIS技术研究2019年5月22日典型的焚风致灾个例,将气温分为8个等级,对灾害过程进行逐小时动态化空间分析,研究并计算气温变化的垂直运行项,结果表明,致灾焚风增温对干热风灾害中气温升高的贡献率约为8成.  相似文献   
177.
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研究了e e对撞Zo强子衰变事件中胶子喷注和夸克喷注的硬度特性.发现夸克喷注和胶子喷注的硬度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味的夸克喷注的平均多重数、平均横动量和平均快度随硬度的分布特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不同味的夸克发射的胶子产生的喷注的硬度特性是一致的;胶子喷注与夸克喷注的平均横动量、平均多重数与硬度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关联,而平均快度与硬度之间存在较强的负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