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2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传统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忽视了知识之间的兼容互补性和渐进性,限制了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的课程体系依照训练目标,将其划分为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基础实验培养模块、综合与设计性实验提高模块和研究性实验拓展模块.更新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模式,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和平台.  相似文献   
12.
通过球面波谱变换, 将包围散射体的两同心球面上的声压分解为一系列传播形式已知的球面波单元, 再利用波场的外推规则建立了两球面上相同阶次的球面波单元间的关系, 在波数域中建立了球坐标系下入射与散射声场分离公式; 运用分离得到的散射声压, 即可重建和预测整个散射声场. 为了克服声学逆问题的不适定性, 提出了一种波数域的滤波技术; 并且从理论上证明只需保证两全息球面足够接近就能克服分离公式的奇异性问题. 数值仿真的结果充分证明了该分离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分布源边界点法的声散射场全息重建和预测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边界结点法向方向上,背离分析域一定距离处构造虚构点源;用虚构点源在边界结点、全息测量点、重建点和预测点处产生的特解,形成满足系统方程的特解矩阵,来计算散射场声学量之间的传递矩阵;建立了基于分布源边界点法的声散射场重建和预测理论模型.该方法避开了基于边界元法的声全息重建和预测模型中的变量插值、数值积分和奇异积分的处理,具有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计算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电子设计自动化》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要掌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必须通过实验。实验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改变传统实验教学理念,根据实验室资源以及学科竞赛项目等状况,遵循知识结构体系、渗透性和交融性、创新性和趣味性的设计原则,开发设计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型实验。通过开发创新研究型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开放式创新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了地方本科院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电子科技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思路。通过资源共享建设硬件平台,搭建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实行灵活的开放形式和多样化的开放内容,建立了适合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实践的体系,探索了一种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经过四年多的实践,创新实验室开放运行效果显著,培育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全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为使电子测绘仪器更好的服务井下测量工作,通过对尼康Nivo2.M全站仪在鹤煤八矿的应用分析及所取得的成效,表明了激光免棱镜全站仪在井下测量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改革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实验教学地位、编写实验指导书、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考核体系出发,提出了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蓝牙3.0+HS和802.11n的关键技术,将蓝牙适配器应用于实验室仪器与工作站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同时组建了实验室仪器无线局域网,并测试了实验环境下客户端与无线路由器之间网络通信的吞吐量、信号强度、上传速率、下载速率,最后分析了实验室组建无线局域网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实验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单片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改进教学方法、调整实验内容、完善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经实践证明,新改革措施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卫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4701-4707
洞室围岩中主应力随掌子面推进过程动态发展变化的研究较为少见。假定了三种较为常见的初始应力场分布特征,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分析了圆形洞室洞壁围岩应力随掌子面推进过程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围岩二次应力场中主应力变化发展规律与初始地应力场相关。不同组合下主应力表现不同变化特征。掌子面推进过程中主应力主要于一倍洞径范围内动态变化,这一范围亦为洞室临时支护及其他工程措施的关键部位。洞轴与最大初始主应力平行情况最有利于洞室稳定。研究结果可为地下工程支护设计及支护等措施施加时机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