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渤海湾盆地黄骅拗陷天然气中幔源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骅拗陷天然气中存在强烈的幔源氦入侵,氦同位素比值3He/4He0.12Ra至3.62Ra,表明天然气中氦组分有1%至45%来自幔源。3He/4He频率分布图呈双峰式特点,低值峰0.12Ra至1.19Ra,位于新生代中后期构造、岩浆活动不发育和远离断裂交汇带地区,其仍远高于壳源流体特征0.02Ra,表明拗陷区总体上存在较强的幔源氦混染。高值峰1.28Ra至2.80Ra,均位于长期活动断裂,特别是断裂交汇带和新生代火山活动区。幔源氦自断裂交汇带释放.沿NE—NEE向伸展断裂带运移、聚集,并向四周扩散。早第三纪伸展活动与幔源岩浆作用期是幔源氦主要释放期;晚第三纪至第四纪NW向深断裂活动和深源岩浆作用对区内幔源氦聚集亦具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在普光气田三叠系储层中发现一批高密度甲烷包裹体, 其均一温度Th=−117.5~−118.1℃, 相对应的密度分别为0.3455~0.3477 g/cm3, 测定的甲烷包裹体的拉曼散射峰v1位移主要为2911~2910 cm−1, 也反映甲烷包裹体密度很高. 样品中与甲烷包裹体主要共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Th=170~180℃, 结合拉曼光谱分析的甲烷包裹体组成, 用PVTsim软件模拟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在地质历史中的捕获压力达153~160 MPa 以上. 观测数据表明, 普光气田目前虽然为常压气藏, 储层中流体压力在56~65 MPa左右, 但在白垩纪时期原油裂解气大量产出阶段可能形成高压. 高密度甲烷包裹体的发现, 为气藏在地质历史中的超压现象提供了重要证据. 同时, 根据拉曼光谱分析, 发现部分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含少量H2S, CO2和重烃等信息, 也揭示了包裹体捕获的地球化学环境可能与H2S的生成有关. 甲烷包裹体的观测结果为研究油裂解气藏的压力条件和探讨H2S成因的硫酸盐化学反应(TSR)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腾冲县硫磺塘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戴金星 《科学通报》1988,33(15):1168-1168
腾冲县是我国著名的火山地热区,这里第四纪火山活动频繁,从而为地壳及地壳下无机成因的天然气向地表运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15.
煤岩显微组分的成烃实验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选取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煤和煤岩显微组分样品进行煤成油、成气的模拟实验、Rock-Eval热解、色谱、色总-质谱等分析测定,提供了不同热演化阶段各类煤样的气态烃、轻烃、氯仿沥青A、液态烃和总烃产率数据和曲线。综合研讨了煤的成油和成气规律及煤岩组成、热演化程度等对油气产率和产物组成的影响,并通过新疆吐哈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煤成油气田样品的分析测定与各类煤岩样品生油生气模拟实验结果的对比研究,提出了烟煤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