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7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介绍,根据国际疫情形势以及传染病防控的经验总结,加快疫苗接种,是当前有力的防控手段,全国已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0241.7万剂次,正式突破1亿大关.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能在短期内研发出疫苗既是人类的幸运,也是人类智慧和科技力量的结晶.这方面,中国彰显出独特优势,一是“五线并进”快速研发出多种疫苗,二是以符合科学原理的管理和接种方式推行全民接种.目前中国已经获批上市4种疫苗,在实际接种中显示了较好的效果,没有严重副作用发生.这种情况既证明疫苗的质量安全,也表明中国的接种策略符合实际情况并遵循科学原则.  相似文献   
42.
43.
<正>基因驱动,是让修改后的基因(基因突变)在目标群体内迅速传播,从而让一个种群和物种由于绝育而完全灭绝。日前,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会议上,各国否决了一项暂时禁止释放携带基因驱动生物体的提议。基因驱动是基因工程技术的一种,目的是让修改后的基因(基因突变)在目标群体内迅速传播,从而让一个种群和物种由于绝育而完全灭绝。CBD会议中提到的释放携带基因驱动生物体最典型的例子是蚊子,是英国进化遗传学家的疟疾研究项目,计划最早于2024年  相似文献   
44.
在媒体报道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共同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至此,屠呦呦已经创造了好几个"第一":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大陆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女科学家;第一个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女科学家.  相似文献   
45.
1990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地做肾移植和骨髓移植术的美国医学家约瑟夫·默里和唐纳尔·托马斯,但去年的移植技术发展不太显著.1990年国外医学的主要进展主要体现在分子生物医学、肿瘤和诊疗新技术等领域.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6.
世界上最快的心率可能是蚊子的心率,每分钟可以搏动1200次;鲸的心脏电信号比人的要快,更像人的神经系统的电信号;海鬣蜥为逃避鲨鱼的捕食可以停止心跳长达45分钟.  相似文献   
47.
在工作和生活中,下级与上级处于既合作又对立的关系。下级与上级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博弈。如果相处得好.这种博弈的结果是双方心情舒畅,有利于工作;反之则是人人心中别扭,甚至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48.
49.
张田勘 《广东科技》2001,(12):51-52
不断有研究人员指出,已经公布的人和果蝇的基因数遗漏了大量的真正的基因。“人类基因组科学”生物技术公司称,人类基因遗漏了50000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塞莱拉公司的果蝇基因测序与公立人类基因组公布的果蝇基因有一半的差异。塞莱拉公司也透露,他们正在研究人类基因组变体,不久将公布变体图谱以完善人类基因组图谱。  相似文献   
50.
张田勘 《世界科学》2012,(10):22-23
随着"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EN-CODE)开展以来,科学家们发现,曾一度被认为的无用的基因并不存在,垃圾DNA也并非是垃圾,而是非常有用,只是过去人们并不知道这些基因的作用而已。2001年2月12日,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发现人类的功能基因只有2万~3万个,数量只是人类基因组的1.5%,其余的98.5%的基因由于不知道其遗传信息的角色和功能,曾一度被称为"垃圾DNA"。新的研究发现,这些所谓的垃圾DNA并非是垃圾,而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