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5篇
系统科学   34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7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运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一个RBF神经网络,依据某地实际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和天气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进行了考虑历史天气状况因素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的预测和仿真,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较小,满足精度要求,并将此RBF负荷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建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显示了在相同预测条件下,RBF神经网络相比于BP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2.
运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一个RBF神经网络,依据某地实际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和天气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进行了考虑历史天气状况因素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的预测和仿真,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较小,满足精度要求,并将此RBF负荷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建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显示了在相同预测条件下,RBF神经网络相比于BP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3.
P2P信息检索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资源搜索机制,而P2P存储系统是一个多结构数据存储系统,系统中有多个数据源,数据有各种表示形式,不同的用户对相同的现实世界的实体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描述数据,有不同的表示,这样必然会产生语义异构的问题.首次将体裁互文性概念拓展到信息空间,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体裁互文性的P2P信息检索模型,探讨了基本概念和性质,并以原型系统的数据为样本,对理论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本文所设计方法在Bpref信息检索典型评价指标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4.
对采用正三角形布管且螺距相同的4种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方案,即倾斜角为20°三分周向重叠(20°TCO)、倾斜角为18°四分周向重叠(18°QCO)、倾斜角为18°首尾相连(18°QEE)以及螺旋角为18.4°的连续(18.4°CH)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流动和传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了子午切面、同心正六边形切面上速度矢量叠加压力或速度云图分布以及60°扇区的9根换热管和4层同心换热管层的局部热流密度分布.结果表明:每个螺旋周期中均存在二次流,非连续螺旋折流板V形缺口处存在"逆向泄漏",但4种方案中20°TCO方案泄漏量最少;20°TCO方案具有最大壳侧传热因子jo、摩擦系数fo和平均综合性能指标(jo/fo);18°QCO方案中的传热因子jo和摩擦系数fo其次;虽然18.4°CH方案摩擦系数fo最低,但其壳侧传热因子jo和平均综合性能指标(jo/fo)均最差.  相似文献   
155.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沉积了ZnS多晶薄膜,研究了衬底温度和Ar气流量对ZnS薄膜质量的影响.利用表面轮廓仪测量了薄膜的厚度,计算了薄膜的沉积速率.使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薄膜的微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量了薄膜的透过谱,计算了禁带宽度.结果表明:所有制备的ZnS薄膜均为闪锌矿结构,所有样品在(111)方向具有明显的择优取向,沉积速率随着村底温度升高而降低,薄膜有较大的内应力,导致禁带宽度变窄.衬底温度为300℃时,薄膜的结晶质量最好.随着Ar气流量的增加,沉积速率增大,但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能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6.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绿洲盐碱化威胁着生态环境.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遥感已被广泛应用于土壤盐碱化监测与制图.当前基于遥感技术的盐碱化信息提取方法主要归为基于图像光谱的直接提取方法和基于辅助数据的间接提取方法两大类.间接提取方法精度相对较高,但在缺乏辅助信息时并不可行,此时提高基于图像光谱特征的直接提取精度就尤为重要.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优化波段组合的盐碱地提取方法,并引入了热红外波段,提高了直接提取方法的精度.以敦煌绿洲为研究区域,基于Landsat TM遥感图像中盐碱地的光谱特征,采用最佳指数因子确定盐碱化信息提取的最佳波段,结合图像变换及数据融合等图像处理方法,利用最大似然分类器进行了图像分类,提取出了敦煌绿洲盐碱地的分布区域.将不同波段组合、不同图像处理方法的分类精度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得知,陆地卫星TM3,5,6和7波段组合的总体分类精度和盐碱地提取精度最高,增加热红外波段可使总体分类精度提高9%,盐碱地提取用户精度改善最高可达18%.  相似文献   
157.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合成MCM-41分子筛.利用XRD、SEM、FT-IR、TEM和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探究不同的反应温度及老化时间对MCM-41分子筛形貌、粒径及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反应温度在2080℃时,合成的纳米MCM-41分子筛的颗粒形貌呈球形,随着温度的升高,球形颗粒的直径逐渐增大,当温度升高到110℃时,MCM-41分子筛呈现出不规则的颗粒形貌;当老化时间为015h时,纳米MCM-41分子筛的单分散度较好,但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粒径也在增加,同时颗粒团聚也比较严重.通过对纳米球形MCM-41分子筛形成机理的分析,得出合成纳米MCM-41分子筛微球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158.
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研究了Na3AlF6(冰晶石)-Al2O3熔盐体系的总电导以及CaO加入对其电性能的影响. 根据测得的阻抗谱,提出了等效电路,用EvolCRT电化学软件对阻抗数据进行了拟合. 获得了Na3AlF6-Al2O3体系电导率随温度及Al2O3浓度变化的数学关系. CaO加入使得体系电导率增加.  相似文献   
159.
寄主植物对中华稻蝗四龄若虫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以α-NA、α-NB为底物测定了经狗尾草、水稻、小麦三种不同寄主植物饲喂1 d、3 d和5 d后中华稻蝗四龄若虫雌、雄虫的酯酶比活力.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中华稻蝗四龄若虫的酯酶有诱导作用,且水稻组酯酶比活性显著高于狗尾草组和小麦组.以α-NA为底物测定酯酶活性,喂食1d后,水稻组雌、雄虫酯酶比活力分别是狗尾草组、小麦组的1.35、2.00倍和1.44、1.63倍.喂食3 d后,水稻组雌、雄虫酯酶比活力分别是狗尾草组、小麦组的1.40、1.67倍和1.62、1.43倍.喂食5 d后,雌虫酯酶比活力水稻组分别是狗尾草组、小麦组的1.63、2.00倍,雄虫酯酶比活力水稻组分别是狗尾草组、小麦组的2.00、1.71倍.上述结果可能与不同寄主植物所含的次生代谢物质对酯酶的诱导作用有关,且在三种寄主植物中水稻的诱导作用最强.饲喂同一寄主植物1 d、3 d 和5 d后,害虫体内酯酶比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总体趋势是饲喂1d后的酯酶比活性稍高于饲喂3 d和5 d后的,这可能是害虫在饥饿后进食的应激反应所造成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寄主植物诱导后中华稻蝗体内酯酶对不同底物的水解能力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60.
滴落状血迹是刑事案件现场常见血迹类型之一,因其包含丰富的信息,在现场分析及重建中是技术人员重点分析的内容.通常,针对犯罪现场滴落状血迹,需要推断是人体何部位出血,是直接形成还是间接形成.其中,推断滴落状血迹的量以及滴落高度是常见的问题.本文在考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自主研发的测量记录程序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并利用SPsS16.0 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线性回归模型和对数回归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实验数据.而对数回归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结合使用两种模型推算出的高度范围可以作为分析现场滴落状血迹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