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选取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的糙隐子草占优势的退化草地进行氮素添加实验(添加梯度为0,30,50,80 g·m-2),以研究在退化草地中糙隐子草根系特征对氮素添加的响应。结果显示,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加,糙隐子草根系长度和根系表面积没有显著变化,根系直径和根系体积在50 g·m-2的处理情况下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而0,30,80 g·m-2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这表明退化样地中土壤氮素的适量增加会显著促进优势种糙隐子草根系的增粗生长,而对根系增长生长没有影响,且氮素对于糙隐子草根系的影响存在阈值。糙隐子草根系的长度、直径、表面积、体积与氮素添加量之间都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动态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1985~1988年四年的动态监测资料,研究分析了人工草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的水分含量波动剧烈,对降水反应迅速,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影响.0~40cm土层的水分含量从生长季初期到7月下旬逐渐减少,随后开始回升,其波动情况除受大气降水的影响以外,还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节律及根系吸水有密切关系.下层土壤水分含量波动幅度较小,有比较明显的滞后现象,在整个生长季中表现出“U”形曲线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草原与荒漠区几种锦鸡儿种群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野外调查资料,利用Greig-Smith的格子样方法对在内蒙古草原与荒漠区广泛分布的五种锦鸡儿的种群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种植群的空间格局包括形学格局与环境格局两个方面,五种锦鸡儿的形态学格局差异较大,主要取决于各自的生物学特性,而环境格局则可能受土壤和气候的影响,在研究灌木植物种群格局的过程中,绘图与Greig-Smith格子样方法结合使用具有比较明显的优越性,可以提供比较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火烧对草原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野外的实地调查资料,同时参阅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就火烧对草原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火烧会减少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其中以连年重复火烧最为明显,而火烧当年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减少较少。根据草原植物的自然分解速率,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恢复约需2~3年,另外,土壤中、下层中的有机质含量在火烧后略有增加.在矿质养分中,火烧会增加土壤中交换性钙的含量,而交换性镁和速效磷的含量则无规律性的变化,因此,本项工作对探讨火烧对草原土壤的影响效应,以及在草原管理和草场改良等生产活动中制定合理的用火措施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羊草草原退化群落恢复演替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本文根据1983~1991年获得的羊草草原退化恢复演替过程的野外调查资料,通过对种的重要值、群落的生态多样性和均匀指数的计算分析,研究了在退化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组成及其群落学作用、种的饱和度、层片结构、生产能力以及群落综合特征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退化草原的恢复演替是一种中途演替过程.在封育恢复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不同植物种群作用的交替变化方面.适应地带性气候条件的植物种类的群落学作用明显增强,构成恢复演替过程中的增强种组.而在过度放牧条件下形成的退化草原群落中占优势的植物种类,群落学作用逐年降低,构成恢复演替过程中的消退种组.另外,有些草原群落伴生植物,其作用在整个演替过程中变化不大,构成恒有稳定种组.在恢复演替过程中.组成群落的层片作用也表现出明显的交替变化规律,在围封后的前4~5年,冷蒿等组成的半灌木层片是群落的优势层片,其后,由羊草组成的根茎禾草层片和由大针茅等组成的丛生禾草层片逐步取代了半灌木层片的作用而成为群落的优势层片.此外,在整个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的饱和度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基本上保持稳定,草群高度和群落地上生物量则表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纵向岭谷区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GIS手段和统计方法相结合,选择地貌因子和气候因子,研究各类因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强度和函数形式,并通过人口分布影响因子法模拟西南纵向岭谷区的人口密度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各类自然地理要素对纵向岭谷区人口的空间格局均具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影响形式存在差异.地貌因子和交通网密度对人口分布影响较为强烈,而温度和降水因子对研究区人口分布影响甚微;人口分布与海拔和交通网密度分别呈现负线性和正线性相关趋势,水网密度和坡度对人口分布分别表现为指数和对数的函数关系;(2)受自然条件影响,人口在纵向岭谷区的分布不均匀,具有整体零散,局部集中的特点,在纵向岭谷区中部形成人口高密度分布带,在东南部形成人口高密度片区;(3)西南纵向岭谷区的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的人为活动指数(HAI)具有很好的线性回归关系,人口密度可以反映人为活动对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4)人口密度提高导致植被指数NDVI降低.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住宅行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而住宅工程的质量通病屋面渗漏也尤为突出,我国的建筑防水工程多年来一直以纸胎石油沥青油毡为主要防水材料.但是自八十年代以后,各种新型的防水材料发展迅速,我国通过自力开发或引进技术等方式,建立了多种新型防水材料的生产方式,其中部分材料的性能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不同,防水工程新技术的推广情况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施工队伍的水平也有高有低.所以彻底解决屋面渗漏也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相似文献   
18.
19.
结构裂隙控制看来是一个比较简单、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却是一门与力学、热工学、材料学等专业知识关系十分密切的、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是建筑工程中确保工程质量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该领域中,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指标可循。本文仅从一般理论和多年实践经验方面,通过对砌体结构裂隙成因的分析,阐述控制裂隙的措施和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科学技术已有了飞速发展。同时,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理论研究方面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涌现,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方法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卸荷对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