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6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近期藏东南帕隆藏布流域冰川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威  姚檀栋  徐柏青  马凌龙  汪志辉  万敏 《科学通报》2010,55(18):1775-1780
青藏高原海洋型冰川在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但对其近期变化的研究却相对薄弱. 通过对藏东南帕隆藏布流域内6条海洋型冰川的物质平衡和末端变化观测研究, 揭示出2005/2006~2007/2008物质平衡年内, 6条监测冰川的物质平衡均为负值, 冰川末端持续后退的事实. 从面积等级来看, 面积较小的冰川相对于面积较大的冰川显现出更大的相对物质损失. 结合横断山、喜马拉雅山地区海洋性冰川物质平衡变化趋势及藏东南冰川近期面积萎缩的事实, 如果现在气候变化趋势继续, 预测该区海洋型冰川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将处于物质损失和末端后退状态.  相似文献   
72.
敏感脆弱、影响深远的青藏高原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是全球中低纬度冰冻圈最发育的地区,是湖群密布的水乡泽国,是亚洲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物种多样性的天堂和自然资源的宝库……青藏高原不但是全球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更是维系高原与周边地区环境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  相似文献   
73.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地区...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姚檀栋  丁良福 《科学通报》1991,36(20):1570-1573
  相似文献   
74.
古里雅冰芯中过去400a降水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檀栋  焦克勤 《自然科学进展》1999,9(A12):1161-1165
通过古里雅冰芯研究,恢复了过去400a来该地区降水变化历史,分析了这一时期内降水变化特征并研究了与其他地区降水变化的关系。从公元1571年以来,从不芯可以明显分出两个低降水期和两个高降水期,两个高降水期的降水平均值要比两个低降水期的降水平均值主mm,亦即高21%。  相似文献   
75.
慕士塔格冰芯中近百年来NH4+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H3作为大气中主要的碱性气体, 在大气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研究历史时期大气NH3含量, 借以冰芯中NH4+浓度变化来反映大气NH3含量的变化. 2003年在东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峰海拔7010 m处钻取了一支长54.6 m的透底冰芯, 分析了该冰芯上部51.6 m近百年来NH4+浓度记录. 结果表明, 慕士塔格冰芯中NH4+浓度自20世纪初突然降低后平缓过渡至1930s, 其后缓慢增加, 在1966/1967年略有下降后呈持续增长趋势, 至1990s末达到最大. 冰芯中NH4+浓度的增加与邻近气象站和北半球升温趋势相似, 反映了温度对NH3排放的影响. 慕士塔格地区大气中的NH3主要受中亚及周边地区排放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青藏高原冰芯积累量的近期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侯书贵  秦大河  姚檀栋  张东启  陈拓 《科学通报》2002,47(20):1588-1591
研究结果表明:喜马拉雅山中段(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川和远东绒布冰川,希夏邦马峰达索普冰川)的冰芯积累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急剧减小,与北半球低纬地区(5°~35°N)和印度降水的变化趋势一致;而青藏高原中部和北部地区(唐古拉山小冬克玛底冰川,西昆仑古里雅冰帽和祁连山敦德冰帽)的冰芯积累量在相同时段内有增加的趋势,与北半球中、高纬地区(35°~70°N)降水变化趋势一致.相比而言,冰芯积累量变化幅度更为显著,表明高海拔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异常敏感性.20世纪60年代北半球气候系统和亚非夏季风系统的突变可能是造成青藏高原冰芯积累量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7.
距今40~30ka青藏高原特强夏季风事件及其与岁差周期关系   总被引:69,自引:10,他引:59  
施雅风  刘晓东  李炳元  姚檀栋 《科学通报》1999,44(14):1475-1480
古里雅冰芯记录、青藏高原和其北侧的高湖面记录、植被变化记录指示40-30kaBP即欠冰期间冰阶或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后期,青藏高原异常的温暖湿润,温度高于现代2-4℃,降水有4成至成倍以上的增长,代表着一次特强的夏季风事件,推测其动力一方面为高原夏季低气压强盛,增大了对夏季风的吸引力;国一方面热带洋面的旺盛蒸发,助长了西南季风携丰富水汽吹越青藏高原,特强夏季风形成背景是40-30kaBP正值20ka  相似文献   
78.
杨梅学  姚檀栋 《自然杂志》1999,21(6):330-334,335
季风的存在及其强弱变化对季风区国的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具有重大影响,季风区又是全球大气运动能量和水汽的主要供应区,全球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变化都直接与季风活动有关。本文就亚洲季风尤其是东亚季风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9.
慕士塔格冰芯记录的近50年来大气中铅含量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真  姚檀栋  田立德  徐柏青  李月芳 《科学通报》2006,51(15):1833-1836
分析了慕士塔格冰芯记录的过去45年以来Pb浓度变化. 研究发现, 冰芯中Pb浓度从1973年开始大幅度升高, 中间分别在1980和1993年附近出现了两个高值阶段, 从1993到现在, Pb浓度又逐渐开始降低. 研究表明, 慕士塔格冰芯中Pb浓度变化主要与来自于西面的中亚5国Pb工业活动有关, 而当地的人类活动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