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9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21.
自然循环蒸发器的结构设计以动力矩强化能够低流速自动清洗和以强化的自然循环推动力替代强制循环泵为优化目标.研究建立了进入管内斜齿扭带自转动力矩理论计算式,由此得到蒸发器加热室结构优化设计的原则是加热管Ф38×3×2000的立式短管加热室结构,管内安装宽度26mm、斜角35°、齿距60mm的斜齿扭带.以自然循环推动力计算式为理论基础,得到蒸发器自然循环推动力强化的沸腾室结构优化设计原则是较大深度、较大横截面、出口部形状逐渐扩大.按此原则结构设计的蒸发器的试验研究表明,齿带加热室传热系数提高了171%—91%、阻力在7000Pa以下、循环母液的进出口温度可以提高3℃左右,自然循环推动力可以达到12000Pa以上,显著地高于自然循环阻力;自然循环流速可以稳定在0.80m/s以上、甚至更高,斜齿扭带能够可靠地连续自转清洗防垢.因此,这种蒸发器能成功地解决传统蒸发器周期性停车清洗和强制循环泵高电耗两大难题,为蒸发生产企业创造很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2.
合成了5个不同烷基链长的半菁化合物:Me2NC6H4CH=CHC5H4NCnH2n+1Br(n=16,12,4,2和1)。由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差热、热重谱、微分扫描量热分析和偏光显微镜研究结果,讨论了烷基链长的变化对半菁化合物有关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3.
介绍了激光散斑干涉法的原理和测量方法,通过对倾斜条纹的分解,得到了插合过程中连接器接触簧片的二维形变,计算了接点的接触压力,结合SEM的分析,研究了磨损对接触压力和形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4.
本文研究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线性系统的鲁棒性控制问题,提出并证明了不确定系统在H∞边界约束下使L2指标最小的充分条件,由此导出H∞/L2综合方法可将参数摄动系统的鲁棒控制器的设计问题转化为其标称系统当干扰强度增大时的鲁棒控制器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25.
参照文献的方法并加以改进制备了1.10—菲罗啉氮氧化物(phenNO),合成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和phenNO的三价轻稀土三元配合物[Nd(PMBP)_3·phenNO]。测定了phenNO的pk_a及用氯仿作溶剂时的两相分配常数logkd及该化合物和三元配合物的热谱、红外光谱,并对它们的组成进行了元素分析。研究了phenNO作为协萃剂用于HPMBP萃取稀土体系的协萃效应。  相似文献   
126.
在CKS触头材料试验机上,对不同Ni含量的AgNi触头材料作了分断试验,试图解释在电弧侵蚀过程之后.由分断电弧引起的各种表面形貌形成的机理.首次探讨了由单次分断电弧烧蚀成的阳极和阴极表面的侵蚀形貌特征,归纳了由单次和多次电弧烧蚀引起的8种表面形貌类型,解释了这些表面形貌类型的形成机理和在电弧侵蚀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7.
影响Li_2ZrO_3材料吸收CO_2性能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四方相ZrO2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一系列用于高温下可直接吸收CO2的Li2ZrO3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及热重分析仪(TG)分别对其进行了结构、形貌及其吸收CO2性能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原料ZrO2的粒径影响Li2ZrO3材料吸收CO2的性能,与微米级ZrO2相比,以纳米级ZrO2为原料合成的材料其吸收CO2的速度明显变快.Li2ZrO3材料的结构影响材料吸收CO2的性能,单斜相Li2ZrO3材料几乎对CO2无吸收,而以四方相为主相的Li2ZrO3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收CO2的性能.此外,气氛中CO2的分压影响材料吸收CO2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8.
不同包衣剂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的棉花型包衣剂和玉米型包衣剂处理棉花种子,选择2种温度条件进对其进行培养,测定发芽率、幼苗长度和幼苗重量,研究不同包衣剂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包衣剂处理的棉花种子在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状况上均优于未处理的种子,对棉花型包衣剂成分进行调整,能有效影响棉花早期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9.
壳聚糖在近临界水中降解及其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采用近临界水降解壳聚糖得到一系列具有生物活性的寡糖,并研究其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壳聚糖在自制的超临界流体反应装置中降解,通过红外光谱确定产物的结构,用硫酸一蒽酮法测定寡糖含量,并用薄层色谱测定寡糖聚合度的分布。结果 在近临界水中,壳聚糖能够短时间内降解成小分子产物,寡糖产率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升高及时间的增加,寡糖的产率先增后减。结论 壳聚糖在近临界水中降解的适宜压力为25MPa,温度为250℃,时间为5min。  相似文献   
130.
提出了改革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技术系列课程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建立了“1个体系、2个平台、3个层次、4种基本技能”的培养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