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7篇
系统科学   44篇
丛书文集   96篇
教育与普及   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00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71.
为了挖掘十味益脾颗粒中治疗脾虚食滞症的主要药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通过相关文献以及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十味益脾颗粒中10味药材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构建化学成分库,通过多个数据库构建相关靶点库;运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TTD数据库搜索积食、健脾有关的疾病靶点;通过化学成分-潜在靶点网络筛选关键成分和关键靶点,构建中药-关键成分-关键靶点-疾病网络筛选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使用SwissADME数据库对核心成分进行分析;采用CB-Dock网站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槲皮素、茯苓酸A、茯苓酸C、β-谷甾醇是十味益脾颗粒中的核心成分,CA2、PTGS1、PTGS2是十味益脾颗粒作用的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的亲和作用较好。该研究为深入诠释十味益脾颗粒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72.
动态频谱接入技术在确保授权用户权利的同时,允许认知用户暂"借"空闲频谱,可有效解决频谱资源匮乏问题.针对认知无线电网络,只有一个信道但有多种数据需要发送的情况,提出基于损失制的多优先级轮询动态频谱接入机制.通过运用马尔可夫排队论理论,求解平衡状态下系统平均排队队长、平均排队时间等重要参数结果.数值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提高了认知无线电网络系统的排队性能,可有效减少频谱空洞.  相似文献   
973.
利用原种红椿(Toona.ciliata Roem.var.ciliate)在云南实际分布数据及19个生物气象因子数据MaxEnt软件对其在当代、未来(2050、2070 s)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分布及面积(包括云南省和全国2种区域尺度)进行预测.原种红椿最大熵模型平均训练AUC值、测试AUC值分别为0.820、0.826,表明该模型对它们适生区的预测精度能达较好水平.最暖季度降水量、昼夜温差月均值、年均温变化范围、最暖季度平均温度、最湿季度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最冷月最低温、最湿季度平均温度、年均温原种红椿分布的主要因子,在云南省尺度下原种红椿的适生区,特别是中、高度适生区与实际分布高度一致,对它们在该区域内的人工林发展区域的选择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在全国尺度下,适生区范围和面积可能大于实际分布,但中、高度适生区与实际分布记录相似度较高,可为其物种保护、异地引种保存提供借鉴作用.另外,与当代相比未来的适生面积变化不大,但有一定幅度增加,说明全球变暖有利于原种红椿繁衍(至少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74.
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由于被过渡挖采而濒临灭绝.人工培育其无性型作为冬虫夏草野生资源的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由于已经报道的冬虫夏草无性型很多,确定冬虫夏草的真正无性型对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规范冬虫夏草市场非常关键.作者对采自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冬虫夏草子实体进行了微循环产孢研究,利用真实的产孢图片作为证据证明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是冬虫夏草菌的真正无性型;同时利用3株子实体及其来源的无性型菌株作为材料,基于ITS nrDNA区域的系统发育分析在此验证了中国被毛孢是冬虫夏草菌的真正无性型.此外,作者新报道了冬虫夏草的子座生长速率和子囊孢子生物量等新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975.
超级电容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安全储能设备。碳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高稳定性及高比表面积,因此其能够广泛的应用于电化学领域。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化不可再生能源被人类无节制的攫取及其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传统的碳材料受到严峻挑战,而生物质作为前驱体,廉价易得,制备的碳材料绿色环保,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着重综述了生物质衍生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容性能的提高与改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6.
针对土工膜防渗工程在各个阶段不可避免的土工膜缺陷问题,在阅读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适用于不同阶段的土工膜缺陷探测(含质量检测和渗漏监测)方法,重点对各类电学探测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阐述评价。最后,归纳总结各种缺陷探测方法的适用性,提出若干土工膜缺陷处理技术建议。总结表明:电学法与其他探测方法相比,具有适用性强和精度高等优势,是未来进一步重点发展的土工膜缺陷探测主流方法;电学法若与缺陷处理技术相结合,可形成一套有效的土工膜缺陷预防和处理措施,以提高土工膜防渗体系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977.
为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_(2.5))对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松酶(PIN1)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在肿瘤发生中的影响,揭示PM_(2.5)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为日后研究提供有益资料。本研究将Wistar大鼠暴露于PM_(2.5)中2~4周,使用MAS-SON染色的方法观察其肺组织胶原产生情况,用Western blot、Real-time q PCR检测肺组织以及H292细胞中PIN1的mRNA和蛋白质变化情况;不同浓度PM_(2.5)(0、100、200μg/m L)处理H292细胞24 h后,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Akt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随PM_(2.5)暴露时间的延长大鼠肺组织中胶原产生受到抑制,PIN1的蛋白表达在组织和细胞中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均下调(P0.05),PIN1的mRNA表达均上调(P0.05);p-Akt表达随PM_(2.5)浓度的浓度的增加受到抑制(P0.05)。研究发现PM_(2.5)能够在蛋白水平抑制PIN1以及p-AKT的表达。  相似文献   
978.
为了解决在知识经济时代突破专利壁垒的问题,通过分析目标技术并搜索专利得到专利群数据,结合技术成熟度预测作出相应的专利规避策略;利用国际专利分类(IPC)-技术-功效三维图分析核心专利群,缩小核心专利范围,在圈定的专利范围内选取与目标技术侧重点一样的专利作为核心专利;通过组件功能得分法确定核心专利群中的目标组件,并结合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进行专利规避设计新方案的设计;以辐射井水平钻机专利群为例,应用IPC-技术-功效三维图和组件功能得分法确定目标组件,结合TRIZ进行新方案的设计,以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IPC-技术-功效分析法和组件功能得分法分别提高了核心专利和目标组件确定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79.
980.
采用体外透皮扩散池法,以离体大鼠腹部皮肤为屏障,对丁姜和胃膏贴剂透皮释药液中的丁香酚含量测定方法和不同时间段单位面积透皮累积释药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水(65∶35,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的色谱条件,丁香酚含量测定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0.932%,24 h内样品溶液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为1.84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19 2%,相对标准偏差为1.426%。透皮释药呈现一种先快后慢趋势,10 h以内累积释药总量占20 h内累积释药总量的76.71%,10~20 h内累积释药总量仅占23.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